- 积分
- 13004
UID29631
注册时间2008-7-20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8-7-26 16: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肉麻】
也不过是嘴上说说的一个词儿。虚头八脑,极不实诚。真实情况经常等同于“酥麻”,酥酥的,麻麻的,一种近似陶醉的肉体快感,不愧为欲仙欲死的前奏吧。今年五一,有朋自远方来,酒酣耳热之际跟我说起这么个事儿,说他们那儿有一正值妙龄的女幼师,隔三差五老来找他(当然是总有理由的),一天傍晚在梧桐树下怡然漫步,他忍不住拉她手,谁想到那女的笑着来了一句——“好肉麻哟”,当时他几乎给愣住了——用当前最流行的说法,差点儿给“晕死”了,反正是兴味全消,于是找了个上麦当劳解手的借口,开溜了,再也没搭理她了。我听了乐不可支,差点儿让醇厚的老金威给呛住了,“你笑个什么呢彭希曦?”他满脸疑惑。这位朋友,原谅我当时没好好答复你,一般来说,笑是没法儿解释清楚的,但愿此文有幸被你读到,你至少会明白一些。你要还那么不开窍,那我这儿就不揣愚妄跟你明说了吧:人家那姑娘其实挺爱你的,遗憾的是那张嘴……唉,过于通俗了一些。
【恶心】
不瞒您说,我还的确稍稍留意过这个词的使用状况。据保守估计:近九成并非吐自男性公民。一部分女人特爱“恶心”。尤其是那些品质欠佳、长得冤屈、满肚子鬼怪的青春小怨妇,开口闭口就喜欢大肆喷吐“恶心”,“你真恶心”,“恶心死我了”,什么的。其实哪至于呢。就算确无好感,又何至于经常达到“恶心”的境界?那可是一种标准的生理反应啊,你得果真极度厌恶感觉快要呕吐了,才具备“恶心”之实,才可以嚷嚷你恶心。否则就是夸大其词,虚张声势,以此引人注目罢了。问题差不多找到根源了。唉,怎么说呢,话说白了难免要伤人的,但事理不可不究。你应该也留意到了,就是那些不招人喜欢的女人,无时无刻不在散播着这个词,从而也虚化了这个词原有的表现力。再深一步扯几句吧。女人们其实没多大就知道,只有怀孕才具有最真实的恶心感,而那些根本就没人疼没人爱的,自己个儿又怎么个怀孕又怎么能好好“恶心”一回呢?诸位,你要是听不了这个滥词,那不妨这样吧,以后谁要老跟你“恶心”“恶心”的,你该反问她一句,“你怎么也怀上了?”
【变态】
又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儿,使用范围和上面的“恶心”多有重叠,男女混混儿们最爱说了,“你好变态呀”,“我好变态哟”,嗲声嗲气,就像跟他(她)姥姥撒娇似的。其实呢,要说真格儿的,那些个东西哪能达到变态之境呢,至少还差了960多公里。这么说吧,世上没多少绝对正常的人,但更少人堪称变态。西方学界前些年差不多达成了共识:天才就是一些心理不正常的疯子,你说变态也行,可那得是极富创造力的。他们非要弄出新东西,不然就活不下去。继往开来的人类文明就指着这些个疯子了。还有一类变态分子,不说你也知道,就是那些穷凶极恶的罪犯。小偷小摸坑蒙拐骗的地痞流氓当然不在此列。还有,最不起眼的,那些可怜而无害的精神病患者。以上这三种人你都不是吧,所以嘛,你一口一个的所谓“变态”,顶多也就是使个小性子,充其量临时客串一番性情中人,罢了。这也没什么。但,还是别老“变态”“变态”的。不中听。
【老师】
可能是中国目前最虚伪的一个词;其源流之深,泛滥之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无出其右者。“赵老师”,“钱老师”,“李老师”,“孙老师”,只要是个看起来混得光鲜体面的东西,那是一定得赶紧甘拜下风,连呼老师的。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可好了,一点儿那个意思都没有了。不知扔哪旮旯去了。大伙儿都看开了。都练出一双火眼金睛了;只要一碰面儿,一句话不说,看着人西装比自己的挺括,皮鞋比自己的锃亮,头发比自己的有品,身板儿比自己有派,那当即毫无疑问,直接就料定眼前这位肯定比自己有钱有势有能耐有地位了,于是乎张嘴就老师长老师短了。还是把镜头转向文体娱乐圈儿吧,冠冕堂皇鸡飞狗跳的,更讲究的自然是名气人气之类的虚玩意儿,实质上也和上面的形状如出一辙。而且更胜八筹。这个星儿那个家的不全都被“老师”“老师”着吗。有一次,获邀参加某旨在吃喝拉撒的文人鸟会,亲眼目睹一年近半百的业余散文作者(正职据说还是个铝合金店的小老板呢),毕恭毕敬捧着一本花哨大著,走向一刚刚冒出来的当红光屁股作家(才20几岁),“X老师,您也跟我签一个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