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85|回复: 1

世界上最贵、最重的服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6 17: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界上最贵、最重的服装——航天服

供《小学生周报》稿,已发表

作者:布衣布舍图片均来自网上



太空中没有氧气,压力、温度均与地球不同,时时对航天员的生命构成威胁,科学家设计出航天服,为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生活提供防护和保障。



穿不穿航天服大不一样。1971年6月29日,前苏联发生了一起重大航天灾难。三名航天员在完成任务后,乘“联盟”11号宇宙飞船返回。在进入大气层前,返回舱的压力阀门被震开,空气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返回舱平稳着陆,但3名航天员因急性缺氧,已经遇难。



同样的情形1966年曾经发生过。完成任务返回的前苏联“上升”2号飞航空气短期泄露,飞船舱内突然减压,但航天员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穿了航天服,舱内减压时,航天服发挥作用,为航天员提供正常的压力和氧气,保证他们渡过了最艰难的一刻,两人平安返回地面。由此可见,航天服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航天服又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舱内航天服是指航天员在飞行器内穿的衣服。我国舱内航天服研究最早始于1968年,科学家葛申然、单连国等承担航天服的设计任务。他们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和设备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制作出了航天头盔、手套、靴子及结构复杂的多层航天服,达到了美国初期航天服的水平,获得了国家科技大会奖。



1978年,中国领导人做出了“先处理好地球上的事,地球外的事往后放放”的决定,第一代载人航天计划“714”任务下马,这套航天服最终没能随航天员上天,但它为以后的航天服研究奠定了基础。



1992年,代号为“921”的中国新一代载人航天计划实行,航天服研制提上日程,陈景先等曾参与第一代航天服研制的科学家,也投入到新航天服的研制之中。科学家们经历10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航天服的研制工作。



我国设计的舱内航天服呈乳白色,间有白色条纹,十分漂亮。航天服由外至内分限制层、气密层和散温层三层,工艺复杂,据说做一套航天服,要8名技术工人干一个月。航天服重10公斤,航天员在太空中穿脱一次,需要十分钟。2003年,杨利伟穿着中国自己研制的航天服,飞上太空,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飞天梦想。



航天员到太空行走,要求航天服能够保证供氧、供暖、降温、供电、通讯和工作等,因此舱外航天服比舱内航天服复杂得多。一套舱外航天服,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的航天器。美国和前苏联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每套造价达上千万美元。



一套舱外航天服重约一百公斤,由于航天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穿上如此沉重的衣服,倒也不觉得吃力。不过,它毕竟非常笨重,加之人在太空,用力方法与地面也有较大区别,所以航天员在太空行走和工作,需要经过反复训练。1993年,美国4名航天员出舱行走5次,在太空逗留25.5小时,成功修复了哈勃望远镜。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们每天在地面上对要带到太空使用的280多件工具反复练习一年多!



2008年,我国神舟7号宇宙飞船将要发射,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就必须穿舱外航天服。据专家介绍,我国从俄罗斯购买了舱外航天服,而我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也已研制完毕,专家们要对两套航天服性能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航天员究竟穿哪套航天服出舱行走。



(注:此文写于两个月前,昨夜神七问天,专家介绍,两名航天员将分别穿中国自己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期“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气闸舱,然后,航天员穿着国产“飞天”航天服到舱外行走。“飞天”舱外航天服历时三年半时间研制完成,重约120公斤,造价约3000万人民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
发表于 2008-9-26 19: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现衣服的重要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