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386
UID21974
注册时间2007-6-4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古以来,我们这个民族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其实,我们教育界也有一大批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一线教师,正因为他们有着恪尽职守、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取得如此成就。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教育事业的脊梁。
但是,当前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怪现象:一些埋头苦干的教师不但得不到重视,反而受到冷落。在一些学校,部分平时埋头苦干的教师得到重用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有些人将那些教师的埋头苦干行为当作相互调侃的谈资。
事实上,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家庭,都需要有埋头苦干的奉献者。工厂需要有埋头苦干的工人,教育同样需要默默奉献的教师。与其他职业不同,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思想的启迪者、道德的引导者。教师埋头苦干、甘于奉献、不为名之所追、不为利之所往的品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特别是那些长期扎根于偏远农村的教师,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从而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尊重和爱戴。在许多地方,正是因为有老百姓的这份尊重和信任,所以一些教师长期甘守清贫、躬耕于教学一线。
当然,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也有些教师为了能尽快“脱颖而出”,往往不失时机地忙于“作秀”。究其原因,恐怕与学校对那些埋头苦干的教师不够重视有关。试想,一位长期埋头苦干的教师,如果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长期被学校忽视,很可能会挫伤其工作积极性。
因此,笔者认为,不论社会,还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不仅平时要注意关心那些默默奉献、埋头苦干的普通教师,而且还应建立一种科学机制,让那些想干事、肯干事的教师能够干成事,让那些能干事、干成事的教师都能受到人们的尊重,让他们的心里感到“暖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