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
UID23571
注册时间2007-8-5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教师心中的痛
做教师的大致有三种人。
一类是农家子弟,为了跳“农”门,为了求得将来稳当的职业;一类是理想者,对教育充满幻想,对未来充满信心;还有一类是不得已而为之,做公务员不会欺上瞒下,做生意又不会坑蒙拐骗。
但后来,离开教师队伍的也大致有三种人。
一种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一种因为学校、社会以及家长等方面的压力太大,心理承受不了;还有一种是因为不满于教育现状却无可奈何。于是,很多人就习惯产生这样的疑问。教师究竟是什么?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但实际上教师并不是春蚕,因为春蚕吐丝没有目的,甚至没有对象,它的使命只是为自己筑一个永远的巢。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我们却忽视了这样一个常理:人类的灵魂不会是一台机器,它不能让工程师任意修理,也不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或者改变。况且教师的灵魂又由谁去塑造呢?还有人说“教师是蜡烛”,显然这种说法也经不住推敲,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发展建立在教师自我牺牲的基础之上。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这样定义教师:“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是危险的职业,伟人与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如履薄冰,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教师就是教师,他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的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现在和未来工作。教师更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就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无论生活质量,身心健康。无论家庭社会、城市乡村。遗憾的是,总有方方面面不能如愿,很多一线教师总是在希望中迎来失望。
理由一:国家的教育方针在部分地方上的学校被长期严重地扭曲。地方政府、学校领导肆无忌惮地侵犯教师的合法权益,而广大教师又无处奈何。
理由二:教育本身是社会共同的责任,而事实上我们的思维习惯于教育等同于学校,教育等同于教师。处于学校教育观和社会教育观不同步发展的社会,老师实在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而又无可奈何!
理由三:提高教师的地位的口号一而再,再而三地呼喊,但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地位。即使经济发达地区想到了为教师加些工资,但实际上领导层忽略了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尊师重教还局限于口耳。
理由四: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似乎什么人,什么单位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教育已经渐渐演变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砝码,再也听不到教育自己的声音了。
理由五:我们一味关注学生,很少关注教师群体。教师正渐渐被定格为弱势群体。种种因素造就了教师生活的困窘,而我们还有心思去嘲笑和歧视因为这窘困而导致的精打细算。
理由六:在追求物质文明的今天,教师的精神文化极度贫乏,除了教科书,还有什么?教师聚会被曲解成大吃大喝,教师扑克娱乐被说成聚众赌博,教师洗澡休闲被定性为师德败坏,教师听流行乐曲看流行影片被认为低俗情趣。一直以来,教师的言行举止被一张张无形的网包裹着。
理由七:教育的净土已经被严重污染。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严重,学校的教育经费成了个别领导、地方政府的“小钱袋”。更多的教师是敢怒不敢言。
理由八:教育的服务功能被严重扭曲。教育的服务本来是就教育本身而言的,现在的情况是学生永远第一,家长就是上帝。当教师与学生、家长产生矛盾时,学校习惯于责难自己的老师。
理由九:逼迫自己做些违背良心的事情。一边高喊着素质教育,一边推行着应试教育。长期以来,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里,艰难而无奈的生存着。
理由十:教师的个性逐个丧失,教育学生几乎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把尺子。该批评时批评,该严厉时严厉。而如今这样的“尺子”统一由学校、社会制造,批评变成鼓励,严厉变成讨好。
理由十一:教师“教”不好所有的学生,这本身就是正常的事情。在应试教育的旗帜下,终归有所谓的“差生”、“差班级”、“差教师”。很多学校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别出心裁”,教师则苦不堪言。试问,竞争的意识是仅仅靠排序形成的?
理由十二:教师的种种遭遇令人寒心。人见人欺家常便饭,身患绝症无钱医,养老保险一纸空文。
理由十三:教师的工作量永远是超负荷的,周课时数多达20节以上,早上六点起床等学生起床,晚上等学生睡定自己上床已经十一二点。放学回家,还要想着备课,想着第二天的工作日程;周末放假,还要忙着家访,盘算着帮助个别学生补课;即使寒暑假期,也整天学个没完没了,什么函授、自考、业务培训等等,美气名曰“继续教育”,实际上是对教师的继续搜刮和盘剥。
理由十四:“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再卖力的教师也有可能被认为是工作随便敷衍的对象。在学生们荣誉感和羞耻心日渐淡薄的今天,学校丧失了开除,甚至批评极难管教的学生的权力,实际上就是失去了维护教师威严的最后防线。
理由十五: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一系列教育内部制度的出台,成为学校整顿老师的“法宝”。当考试分数被转化成评价教师的唯一的手段时,使得教师无所适从。
理由十六: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的超负荷状态。职业的神圣感在客观上迫使教师不得不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再加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教师只能是在现实世界中倍受煎熬。
理由十七:教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教师要扮演多重角色:知识传授者,生活管理者,父母代理人,学生心理治疗者,人际关系的交往家等等,而这些多方位的角色转换极其容易造成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冲突,造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言为心声。教育的束缚太多,教育的附加太多。 教育的内部,无限夸张教育的功能,教育的外部,缺少对教育的心平气和。
教育如今的尴尬,教育现状的无奈,教育面临的苍白!这些的确值得每一个国民,每一个有良知的国民深思熟虑!或许,教育到了非谈不可的地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