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21|回复: 7

中国的“过度教育”和“教育不足”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6 17: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年初(1月4日),中国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总理温 家 宝的署名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文章。文章说,“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收入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时,但是教育不公平会影响人的一生”。
  文章特别提到要关注农村孩子受教育问题,“有个现象值得我们注意,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了,农村孩子上学的机会多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温 家 宝的这番讲话再次充分显示出其亲民总理的风格。其任总理以来,无论从经济、社会和教育等改革方面,中国政府的政策一直在努力向社会的弱势群体倾斜。但无论什么样的政策,无论从制定到执行,总会受到现存体制的制约。在教育改革问题上也是如此。

  温 家 宝的这番讲话当是有感而发。这里提到了两个不公平,一是收入不公平,二是教育不公平。但两个不公平显然具有相关性。再者,在任何社会,政府在解决这两个不公平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过度消费与消费不足

  实际上,中国的教育和中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同样一个模式。在收入分配领域,无须多说,中国的分布是少数人的过度消费和广大弱势群体的消费不足。

  掌握中国大部分财富的少数人,他们的消费方式现在是尽人皆知,令很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富人也会自感不如。同时,广大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农村人口和城市平民存在着消费严重不足的状态。

  很多人仍然处于不足温饱阶段。中国尽管在消除贫穷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穷人的绝对人口数还是非常庞大。

  很显然,少数人过度消费与广大弱势群体的消费不足是今天中国建立全面消费社会的一个结构性矛盾。无论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还是经济增长模式都是有利于财富向少数人转移的。
发表于 2009-2-26 18: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向少数人转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6 18: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没作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6 19: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的孩子更要自己知道努力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6 21: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很多在村里的亲戚的孩子都初中毕业就不上了。好一些的当兵走了,差一些的就进乡办厂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06:5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很无奈!求学基本是农家娃的出路 但是 教育的不公平一时还很难改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07: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大不说,还生了那么多的人.难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27 10: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口众多,造成国力不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5: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