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11|回复: 2

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4 19: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很多记者看到有关我的报道,就来铁岭找我。我还是不习惯,也不喜欢接受他们的采访。我还是想踏踏实实地做点好事,我觉得这才是对老班长最大的告慰。
  
   在所有找我的记者当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王兴东,后来我才知道他是长影的编剧,不是记者。
  
   王编剧刚来找我的时候,我也认为他只是想来挖掘一点雷锋的事迹,尤其是雷锋的死因,所以也没怎么当回事。我始终觉得,学习雷锋,宣传雷锋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仅仅是拿雷锋事件当一件新闻就失去它的意义了。再说,当时班里有那么多战友,他们都和我一样同雷锋生活、工作在一起,他们都比我优秀,想了解雷锋完全可以去采访他们。因此,当王编剧通过铁岭运输公司,甚至我的老朋友千方百计找到我,说想写一个有关雷锋的剧本时,我就对他说,还有很多雷锋战友,做得很好,请你去采访他们。
  
   没想到他转身就走了,一连很多天都没有回来。
  
   我心里想:挺好,又打发走了一个记者。
  
   过了好久,有一天我刚到家里,就看见王编剧已经等在我家了。我想,人家来了第二次,再不接待就不好了,所以我就招待他坐下,心想:你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我不回答就是了。要是非得写我,我就说我没啥写头,请别写我。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他根本没有向我提问,而是向我介绍起了战友的情况,庞春学、于泉洋、田生绵这些曾经亲如兄弟般的名字忽然从他的嘴里冒了出来,而且庞春学在干什么,田生绵又如何如何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学雷锋的情况,都被他说的活灵活现,我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的编剧。想想他下了这么大的功夫还真是不容易。
  
   他又跟我讲了封闭式学雷锋和开放式学雷锋的道理。他说:“您是雷锋的战友,您熟悉雷锋,你不但有自个儿学习雷锋的责任,还有向大家宣传雷锋的责任。你是当过兵的人,为什么做了好事没有勇气站出来?你是雷锋的战友,为什么不勇敢地宣传雷锋精神?你一个人默默地做好事,能做多少?你就是带领全家人,你的老伴儿、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都去做好事又能做多少?如果你站出来,现身说法宣传雷锋,让全社会的人都学雷锋做雷锋,那是多大的力量,那是怎样的情景呀?”
  
   想想也是,这些年,我在家里教育孩子要学雷锋,可是孩子们还有那么多的糊涂认识,更何况那些根本不知道雷锋是谁的孩子们呢。这些年来,我默默地学着班长的样子,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是却受了那么多的误解。尽管每年都有一个月是学雷锋月,可是,学习、宣传的时候,把雷锋捧上了天,说他是楷模、榜样,简直无所不能;更多的时候,又根本不提他了,什么都是钱,一切向钱看,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雷锋是谁呢?
  
   王编剧也看出了我的疑虑,就对我说:“正因为这样,像你这样的知情人才应该站出来说两句,恢复雷锋的真实面目。”正是他的这句话打动了我,我才答应向他说出所有的经过。直到现在,每当提起王编剧,我老伴还不住地夸他,说他真是个好人,把雷锋的事宣传的这么好。
  
   《离开雷锋的日子》开拍以后,王编剧他们又请我去做顾问,到了那之后才知道,原来顾问就是每天什么都不干,吃饭、睡觉就行了。
  
   看到别人都那么忙忙碌碌的,我想咱也不能每天吃闲饭呀,就找机会帮他们搬点东西,扫扫地什么的,没想到他们都很客气,说我年龄这么大了,还这么努力,真不愧是雷锋的战友。
  
   听到大家的表扬和嘘寒问暖,我突然感到了雷锋当年做完好事后的感觉,我好像又回到了30多年前。
  
   开机的第三天,我正在房间里坐着,剧组的王浙滨带了一个人进来。
  
   “乔师傅,您看谁来了。”
  
   我抬头一看,忽然愣住了,矮矮的个头,胖乎乎的圆脸,一身军装透出无比的英气,还有掩饰不住的稚气,尤其是当他用满口的湖南口音跟我讲话的时候,恍然间,我好像回到了30多年前,班长就站在我面前。
  
   像,太像了!那时我就相信他一定能把雷锋演好。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我对宣传雷锋充满了信心。
  
   我们摄制组的那辆老解放汽车刚开进抚顺,就意外撞车了,交警看到这辆车没有牌照,就连人带车一起带回了交通大队,制片主任去了之后求了半天也不管用,人家不但不放车,还要罚款。
  
   王浙滨去找交通大队的大队长,向他介绍了我们正在拍的电影,并说这辆车是专门借来做道具的,如果没有这辆车,电影就无法拍下去。大队长听了之后,和同事一研究,不但没有罚款,还带头捐款给摄制组,希望能把这个戏拍好。原来这个大队长跟教导员都是望花小学的学生,当时雷锋是他们的校外辅导员,还给他们做过报告。他们都是跟着雷锋长大的。听说我是这个戏的顾问后,还让给我带回话来:“见了乔安山同志,给他带个好儿,就说雷锋的学生问他好,让他多保重。”
  
   听着这些,我当时就忍不住流泪了,心想:“班长啊班长,天下爱你的人可真多呀!你教过的学生已经长大成人了,顶起了大梁了。你如果能活到今天,该有多好呀!”
 楼主| 发表于 2009-3-4 19: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1997年电影首映的时候,我和编剧王兴东、演员吴军、刘佩琦等都到了现场。那是电影第一次跟观众见面,能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我们心里都没有底儿。毕竟雷锋牺牲那么多年了,现在社会上尽管每年都在学雷锋,但大多是学生和部队在学,雷锋在社会上还有多大的影响谁也不好说。

   因为担心电影看完之后观众都离开,所以电影院经理希望我们能够在电影开演前和观众见面,以免造成放映后演员上台见面而观众所剩无几的尴尬。我们几个商量了之后觉得,要吸引观众,靠的还是影片的魅力,有多少观众和我们见面并没有关系,我们要相信影片的力量,相信雷锋的影响。于是就一直坚持到影片结束后再和观众见面,为这事还和影院经理闹了点不愉快。
  
   电影开始了,喧闹的观众席一下子安静下来,静静地看着他们心中英雄。当看到雷锋牺牲的镜头时,全场发出了一声惊呼。之后,电影院哭泣声越来越大,大多数的观众都哭了。
  
   电影结束后,电影院里一片静寂,没有一个人离开,仿佛都还沉浸在刚才的情节里。当影院经理宣布电影的摄制人员、演员及原型也来到了现场和大家见面时,很多人都涌到前面来。大家争相和我们握手,一起留影,许多人的脸上都挂着泪花。
  
   大家都争相说着他们所了解的雷锋,他们对雷锋的怀念,那场面真是太感人了。
  
   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干部在两名警卫员的搀扶下挪上台来,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安山呐,你不容易呀。这个电影太好了,这样的电影太少了。”
  
   一位小朋友跑到台上来,扯着我的衣襟说:“乔爷爷,你真见过雷锋么?我们学校正在学雷锋,我还是我们班的学雷锋积极分子呢,你能不能再给我讲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呀?”
  
   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哭着跑到台上,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老乔呀,看了这个电影我太感动了,你的遭遇很多我都碰到过。我是棉纺厂的职工,当年我也是学雷锋的标兵。坐公交车从来没有一次坐着的,都是站着,把座位留给别人。后来厂里不景气,有部分工人要下岗,我听了后主动要求下岗,把岗位留给了家庭生活更苦的人。没想到有一次我病了,要到医院去看病,在公交车上,我浑身发软,满身的汗把衣服都湿透了,可是没有一个人给我让座,我只好紧紧抓住扶手,以免自己瘫到地上。我的心都凉透了,我就是不明白,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天天喊着学雷锋,可怎么就没有人行动呢?今天见到你们,我算是见到亲人了,真希望这个电影能在各地上映,让更多的人认识雷锋学习雷锋,让社会多一些‘雷锋’。看了电影,我觉得我这些年学雷锋没有白学,我家人都说我是傻子,整天学雷锋自己遭罪。看到你们,现在我不后悔了。”
  
   接下来,我们跟随电影的放映路线,到各地做宣传,那段时间是我最忙的时候,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的。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跑了60多个城市,做了近百场报告。每到一地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人们几乎都抱着同样的感情,他们喜欢雷锋、怀念雷锋、呼唤雷锋。雷锋似乎唤起了整个国家的记忆,大家争相传颂着雷锋。看到这些,我真替班长感到高兴。每次从外地回到东北,我都会跑到他的墓前向他汇报这一段的经历,向他讲述他在各地受欢迎的情况。
  
   为了配合影片的上映,那段时间几乎没有时间呆在家里,因此茶叶生意也没法做了,只好把它交给了我的儿子,也有些人说我傻,瞎跟着凑热闹,把自己的生意耽误了,将来吃什么呀。可是我觉得我过得特别快活,特别充实,有一种回到了部队岁月的感觉。我感到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为班长做些有意义的事,让我可以还一些班长的债,将来到地下见了班长,也好向班长交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5 2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都怀念你,我学习的老班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5 22: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