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386
UID21974
注册时间2007-6-4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转载文章)
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了
90年代初期,受全民经商风的影响,也有类似现象
但当时盲目跟风的那一代年轻人很快就在90年代末期受到了惩罚,不得不通过自学考试和**高等教育去补课
典型的短视!
其实,再继续关注下所谓放弃高考的内容,就会知道,所谓知识无用论再现,仅仅是个虚伪的话题而已。
大学目前的氛围,令家长和学子们担忧,也是弃学的一个因素
学的本质是要就业,否则花那么多的钱就没有意义.
而这也是教育的本质.即教育在现实的中国是一个产业,是一个讲投入产出的赢利的产业.是一个国家大力推进其市场化的赚钱工具.
知识有用还是无用不取决于知识,而取决于其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作用.
如果上学还没有不上学来钱快,不如不上学赚钱多.
那么上学就是无用的.
而现实是,上学的成本太大,而收益太低.
所以,在目前,知识是无用的.这是正确的,是必然的.
原因是很多的其实很多问题我们普通人也能指出来可是怎么解决呢?比如高考不公平比如河南的考生考北京的学校要考差不多640-670才可以目前的国情可以解决吗?
还有就是农村孩子考上大学后学费问题我以前就有一个同学因为家里太穷了自动放弃高考了其实他学习还是很好的真的很可惜这个怎么解决?
还有就是大学教育本身也存在好多问题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农村家庭在城里可以说是没关系又没钱加上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将来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会非常困难这个又怎么解决呢?
这并非是什么读书无用论而是目前国情和教育现状下农村孩子的一种无奈
读书无用论是无知者的自我安慰,大学生就业难,难道农民工就没有就业难?技工生也不是人人能就业,也许大家不知道,技工是单独命题考试的,对于一些贫穷的技工学校,几乎没有考实操!
1.就业问题到底是社会分配问题。(周孝正),譬如我们社会栏目有这么多人写小说,但是张纪中不给机会这班人,偏偏翻拍金庸剧。您说,我们写小说的怎能有出路。(月冷千山,翠袖均赞同的看法)
2.我们哈韩,哈日,不哈大陆,大陆人有怎能发展,各行各业都有潜规则。表演人人会,水平有高低。吃演艺饭的,凭真本事没几个,读演艺大学的却近百万,据说赵薇的同班同学还得走后门做主持,你说,就业形势能不严峻
3.作文当广告发,不但没有稿费,还得倒贴钱,黑白颠倒。当官的还要吃作家这碗饭,当官的子承父业。另文人相轻,大家靠贬人家来抬自己。譬如{在某些权威看来格律诗才是诗,自由诗不是诗}这种排斥文化的行为在流行
4.崇外。外来和尚好念经,中国人的事交给外国人做,中国人还用做事吗?
5.学非所用,有工没人做,有人没工做。学做点心的开发软件,学厨师的当电工
结论,重庆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可能是知识无用论的误导,也可能是被利用,他们现在不觉得怎么样,将来会后悔的。要解决就业,我觉得
1.抵制潜规则,公平竞争
2.提倡慈善,让有钱人回报社会。我知道,香港是这样做的
3.建立轮流上岗制度
4.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是一种讽刺,为国为民,我们应该改革高考制度,改善就业环境,读书无用论永远是讽刺。。。
各行各业都要一定得文化基础,一个高中生或者初级技工懂得很少,高级技工可以等同大专水平,要做高级技工还得读书
一个人没文化,其他的不说,恐怕对食品安全也未必理解,文盲的社会无可救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