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737
UID9438
注册时间2006-4-14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之际,出品了一个电影【建国大业】。被这个电影吸引的就像结婚买房子似的,弄得你不得不看,好像革命任务。此时观看【建国大业】是否也是刚性需求呢?
有几个情节感觉很搞笑,跟房地产联系起来野蛮有意思,就此扯一扯吧。
情节一:王宝强发现了一个“地主大院”,非常坚固,炸药不好用,爬也爬不上去。看来六十年前的建筑工艺已经非常了得了。哪像如今的“楼脆脆”和“楼歪歪”?何况那并不是地主大院,而是上千年的北京城墙,屹立千年不倒,这才是我们中国建筑业的光荣传统啊,这个传统,我们得坚持,打倒了旧社会,老祖宗的好传统不能打倒。
情节二:蒋介石说当时的国民党腐败:“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看看如今的中国楼市,“打压房地产败坏GDP增长,不打压房地产败坏科学发展观”。说“中国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也实在并未言过。
情节三:蒋经国奉“大总统”之命调控上海经济,无果而终。中国楼市的调控不是一样吗?总理、部长经常喊口号,不也是“空调”?
情节四:毛 泽东爬上房顶看锦州。咱们这代人上过房顶的都已经越来越少了,下一代估计很少有机会了。不要以为上屋顶有啥意思?记得小时候爬上房顶的喜悦就跟过年似的。可以360度观景、视野辽阔深远(那时候全是这么高,房间距还特别大)、真正有种高高在上的感觉。那种感觉是摩天大楼的窗户和高层的阳台无法比拟的。
情节五:范伟为了“毛主席的早餐”,冒着飞机轰炸,回到厨房抢“饭桶”。我们很多购房者不也是具备这样的精神吗?通宵排队、挤碎售楼处的大门,砸坏桌椅,就为了“抢”一套房,作为从业者,这些年这些事,真是司空见惯啊。就是没有一个客户因此被“嘉奖”。
情节五:研究【国歌】时开会的情节真是非常的民主、愉快,会上有激烈的辩论,冯巩频繁举手,最后还真是得到发言的机会了。联想当下很多地方政府搞的听证会,你就觉得好像不再是电影里那个党的领导。找几个御用代表,隔靴抓痒提几个问题,然后举手通过。什么动迁、规划、城市建设的听证,不都是这样草草收场吗?
脱离房地产不讲,电影中还有很多感人至深的场景:冯玉祥痛打黑社会、冯将军被暗杀后周 恩来痛斥地下党的失职、毛 泽东节省蜡烛书记处摸黑开会等等。
太多的情节让人感觉痛快淋漓!
影片充满了当时中国社会“质朴、纯洁、真诚、正直”等人性的光辉,令人忍俊不止!令人荡气回肠!
人性的光辉不会被打倒,更不可能被革命,它顽强的生命力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看到了这些,就看得值了!想到了房地产,就觉得不值了!呵呵,看不看由您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