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0
UID41194
注册时间2009-11-2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3 2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课堂提问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问自答式提问:
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 之后停顿一下, 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 最后由教师自己说出答案.
2.集体式提问:
由教师向全班同学提问, 再由全班同学回答.
3.学习小组式提问:
事先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根据每个学习小组进度的不同,来选择向其提问的问题, 之后再由此小组回答.
4.二人小组式提问:
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其回答完毕后, 教师不作评论, 而要求另一名同学对其进行评论.
例如:“张同学已经回答完了, 李同学, 你认为张同学的答案对吗?”
“王同学将这道题解开了, 但这道题还有另外一种解法, 赵同学, 你知道吗?”
5.单一式提问:
由教师向某名同学提问, 再由其回答. 但这种单一式提问非常的粗陋.
课堂提问是相当重要一门教学艺术.
然而, 在现实中把它当作一种艺术或技术加以重视和揣摩的教师, 也并不是很多.
十六、
许多教师已经发现了:与问题学生的家长打交道要比与问题学生本人打交道困难得多。
我给教师的建议有以下几点:
1. 使用建议性的,帮助性的语句,不宜使用直接生硬的审判性语句。
例如,“我建议您怎样怎样”,
“我向您推荐一个家庭辅导计划,您试着做一做,效果不好再回来找我”
而不宜带有审判性口吻说:“你这么做是错误的,我这么做才是正确的”。
2. 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当着家长面训斥孩子,或是当着孩子面训斥家长。
3. 如果你发现对方家长经常打骂孩子,那么,你宁可去想其他方法,也不要采用向家长告状的方式。
4. 诉诸家长和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例如,“如果我们不加强合作,解决孩子的现实问题,那么,这将会给孩子带来怎样不好的影响,
会给您的家庭带来怎样不好的未来”,而不宜正好相反地说:
“你是怎么教孩子的,你的孩子给我带来了多大的麻烦”。
5. 不要因为某名学生有位不良家长,便对此名学生有所抛弃。
毕竟,如果十全十美的家长教育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教师了。
11.我个人不支持用推举法选举班干部,而是主张用先报名,后投票的方式,
即先由学生自己报名,自己是否想当班干部,想当什么样的班干部,
之后在黑板上写出他们的名字和竞争职务,只允许学生们对报过名的学生投票。
也就是说,某名学生成为班干部,必须满足二个条件:
一为报过名,表示自己自愿想当班干部;
二为拥有足够的票数。
推举法往往重视后者,而忽视前者。从而使某些学生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不当班干部吧,又怕伤了大家的面子;
当班干部吧,自己又有私人的原因当不了,不愿当。
有时,我们会以了解学生,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名义,干出窥视学生,刺探隐私的事。
某同学不愿当班干部,这是他的自由,我们可以程序上问一下原因,他则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一个真正尊重学生的教师,必须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一些小秘密。
作者:朱惜惜 回复日期:2009-7-31 13:21:00
谢谢!9月也要新手上路了。
不知道与学生共同制定班规,可行吗?
-----------------------------------
可行的。但我个人主张开学一月之后才施行。
因为,新生进入一个新环境,会显得比较拘谨,基本上过了一个月之后,彼此的本性就会暴露出来。
这时你在有的放矢地行动。在第一个月,你需暂时使用校规。
提醒你一点,在头几次讲课,你的教室会比较安静,
但过了十几天之后,学生们彼此混熟了,你的教室会变的乱哄哄的,你应做好预防。
12.对于班干部,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有助于你的日常教学;
如果使用不得当,则会凭空增加你的烦恼。
在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方面,我对你有几点建议:
在执行纪律和调解学生矛盾时,务必一视同仁。
虽然,班干部往往会比普通学生更多与你发生接触,某些班干部也喜欢经常往你的办公室跑,
但这一切不应使你产生偏袒行为。
我不止一次目睹,某些班主任在执行纪律和调解学生矛盾时,产生了偏袒班干部行为,
导致班集体分裂,离心离德,一方是班干部集团,一方是普通学生集团,
双方水火不容,班主任整天忙于处理双方的矛盾。
对此,你一定要引以为戒。
并且,如果你发现某名班干部认为自己是班干部,自己就可以在违纪时得到“豁免”,
你还是劝他不要当班干部的好。
你要使每名班干部意识到:
你们之所以是班干部,是因为你们为班集体服务和做贡献,
而不是你们讨我的欢心,你们才是班干部,
班干部在发现某名同学违纪时,应把自己努力劝导放在首位,
自己无力劝导,再去向班主任汇报。
而不是把向班主任告状放在首位;
若经由自己劝导,事情以完满解决,则可不必向班主任汇报,
切勿在学生中形成一种
“班干部出卖同学讨老师欢心”
“班干部只会打小报告”的映像。
在班集体活动时,班干部应主动寻找做贡献较多的普通学生,向班主任汇报,申请对其的奖励。
这是改善双方关系的极重要的一点,你务必切记。
你需要在班规中加上一条:
若自己感到班干部对自己下达的命令不合理,可向班主任寻求仲裁,
不宜采用直接顶撞班干部的方式,更严禁任何打骂班干部的行为。
你要使每名班干部意识到:
在领导相应班集体活动时,你们是班干部;
在其他时间,你们需要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返回班集体中去。
我不止一次目睹,某名学生成为班干部之后,渐渐与普通学生疏远,显得与普通学生格格不入。
即使自己辞职,自己也无法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返回班集体中去了。这真是悲剧。
作者:yanglioushu 回复日期:2009-11-3 19:23:00 9#
13.语言权威对于班主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建立和维护你的语言权威呢?我对你的建议有几点:
言必行,行必果,作出的赏罚承诺,就一定执行。我还进一步建议你准备一个本子,每天对学生作出的赏罚承诺,都要记录在本子上,经常翻一翻,看看哪条承诺兑现了,哪条没兑现。须知,随着你言而无果的次数的增加,你的语言权威会被一点点稀释,学生们就会对你产生一种印象:“你这个老师说话不算数,你的话说了就像没说一样。”相应的,你在对学生作出赏罚承诺时,也要反复斟酌,多想事后如何执行。
不要事后改话。什么是事后改话呢?例如,你对学生下了一个命令,学生也照原话执行了,但产生了不好的结果,于是你便篡改你当时下的命令,将其说成另外一个样子。事后改话是比较平庸的班主任常犯的毛病,你务必加以克服。相应的,你在给学生下命令时,回避一些笼统,歧义多的字眼。对于比较重要的命令,你还要采用让其复述一遍的方式:“王同学,我刚才下的命令,你能不能从头到尾讲一遍?”检验其是否理解了你的意思。
在批评学生时,回避一些带有拱火性的言辞。例如,“你老犟什么犟”,“你就老实听着得了”,“你这个小孩子懂什么”,这些带有拱火性的言辞,只能使学生感到不与你吵架也要与你吵架。
平时努力工作,多作出些实质性的成绩。有了成绩,你的威望自然上来。不要以为这种方式很土气。事实上,很多成功道路,都是需要人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能摆出足够多的成绩,自然能服众,即学生感到值得被你领导(这是核心的关键)。这种威望和权威,是建立在他人对你努力和成绩的认可上,是任何所谓高超的语言技术也代替不了的。
作者:0晴天小猪0 回复日期:2009-8-29 8:04:00
补充下,都是新来的孩子,对孩子也不了解,一开始就选举还是等等啊?谢谢
-------------------------------------------------------
我个人主张先等等。如果在学生们还不互相了解的情况下急于选举班干部,很容易在日后产生这样一种现象:“刚与李同学见面时,我以为他是这样的,相处久了,我才发现他是那样的。早知道这样,我当初就不选他了”须知,任命班干部容易,撤掉班干部难。一来,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撤掉班干部有时会给他极大的打击,使他成为普通学生时也会受影响;二来,有时也会滋生一些谣言:“李同学为什么被撸下来?是不是他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14.身为班主任,读些什么书好呢?考虑班主任工作繁忙,我努力压缩书单,挑选了几本经典的,实用性强的作品,以供参考: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马卡连柯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陈鹤琴教育文集》
《班主任工作漫谈》
如果也涉猎一下家庭教育,那就更加地锦上添花了。比较好的作品有: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系列》
《教育漫话》
《卢勤家庭教育系列》
《颜氏家训》
作者:yanglioushu 回复日期:2009-11-3 19:23:00 10#
15.总结一下,你若想成为成功的班主任,应努力具有以下的品质:
你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从一些细节中看出问题,学会品读班级的无形气氛。
你要经常将心比心地思考问题,经常将自己假设成学生,想想你的学生在班级中是何感受。
你要使学生认为被你领导是值得的。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班主任的工作,真可谓千头万绪,单靠这样小册子似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加强自学。也就是说,
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