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33
UID14175
注册时间2006-10-28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我觉得谈日本车,有三个事情虽然有关联,但是最好分开讨论。
1、日本人
2、日本车
3、中国人开日本车
1、日本人
日本民族是现在这个世界上一个十分特别的民族。他们经济很发达,但是我却不能用优秀来说他们,虽然他们某些事情做的很优秀。
这是一个自卑而且没有根的民族,但是却是个很努力拼的民族。
先说为什么没有根。关于日本人的起源,我看到不同的说法,但是有历史记载的,我们唐朝的时候,日本应该还是刚走出很古老的社会形态,他们向我们学所有的东西,文字、服装、礼仪、生产技术、兵法。我上周日去西安,游了华清池,才发现日本温泉的池子的祖师爷在这里。另外,不同的资料上,还有有些东亚国家在不同时代的移民,形成日本人后代,比如秦朝的徐福东渡,日本现在能找的徐福的墓和庙;还有不同的朝代,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的正规军和民间武装,去打日本的,赢的输的,都有留人口在日本的。
在明朝早些时候,浙江商人的船队,在日本的港口如无人之地,又开炮又抓壮丁。浙江商人的船队抓的日本壮丁,学到点东西,后来就成为明末的倭寇。
所以在清朝以前,日本在国际上,不要说国际上,就算在东亚,也算不了什么角色。
不过这个民族很敢拼。还好学,到了中国的清朝,跟中国人学不到什么东西,还象中国一样挨西方国家打。人家开始学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把英国的政治制度、生产技术和现代军事。终于,到了日俄战争,可以派军队到中国来了。日俄战争以后的日本,发展是非常快的,到二战,日本已经是世界强国了。但是结盟策略和殖民地管理有很大问题,最后让美国人狠狠打了一顿。
然后世界历史上有个一个非常无语的事情,麦克阿瑟将军踏上日本本土,作为受降大将,受到了君王一样的礼遇。日本军人,从机场到目的地,是列队迎接,麦克阿瑟将军享受了一把太上皇待遇。然后,日本政府(至少政府人员)再出面,组织了若干妇女队,很好地照顾了麦克阿瑟将军带来的士兵们。
但是今天,日本又是经济强国了。很有钱。东京的地价,可以比美国纽约高。
所以,这个自卑而且没有根但很努力拼的民族,十分擅长做一个事情,就是模仿、学习,而且模仿、学习得很好。
模仿、学习得很好不是非常赞美的话,我认为,因为“很好”的前提是跟在人家后面。
这也是为什么,我看来,日本没有一个产业是真正的领导着,他们在绝大多数产业都是追随者。在IT产业,美国人跑太快,日本人跟不上;在真正的奢侈品行业(如手表),日本人的品牌世界人民不认可;不过,在汽车行业,日本人还是成功的。
2、日本车
现在的日本人要感谢当年温柔认真地给麦克阿瑟将军的弟兄们打发海外驻军的寂寞时光的妇女队。我看来,朝鲜战争拯救和扶持了日本汽车工业,心情舒畅的山坶大叔,给了三菱这些企业很多的订单。
如果用美国人的战略管理的理论看日本汽车企业战略,我认为是个彻头彻尾的成本战略。日本人模仿欧洲车,做得小一点、轻一点,配件寿命短点,自然就便宜。便宜的东西自然受世界各国荷包不鼓的人的欢迎。
我想我们要承认,日本车是实惠的,日本工人做事情是认真的。日本汽车厂的工人,是一耳光一耳光地成为熟练工人的,用同样的设备、技术,更底成本的配件,日本人做出来的车,确是很精致的。优势非常明显,便宜、故障率低,样子也小巧。
这样,日本车在亚洲国家十分受欢迎,因为有相似的文化,亚洲人民对经济指标也比较敏感。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车是很多的。日本车还能耐的是,在美国的几次经济危机时,冲击美国市场,满足美国无产阶级的实惠需求。
后来,日本人还挺有志气,搞多品牌战略,凌志进入高档车领域还是成功的。
日本汽车工业是成功的,但是中国人开不开日本车,是另外一个问题。
3、中国人开日本车
我们承认,日本车是实惠的,符合一般亚洲人的消费文化。但我个人的观点,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要好好跟日本人学,我相信有一天中国的汽车会在国际市场对日本车产生威胁。但是,如果真的买日本车,作为中国人,有些问题是要审慎考虑的。
这个自卑而且没有根但很努力拼的民族是不够有社会责任的,他们在中国唯一的目的就是暴利。大众汽车练出了中国汽车的产业链,包括人才、媒体和配套产业,日本汽车品牌的贡献是什么呢?这几年,不同的日本汽车品牌都出现了刹车、发动机油封等事件。要知道,人家很好地控制了成本,而利润是人家的,车辆使用的风险是买车的人的。
日本车在中国的暴利,还使在整个的车辆使用年限,车主并不真的实惠。日本车10万公里以后的机械性能、底盘的折扣都比欧洲品牌的大,就是说10万公里以后的日本品牌车,是更差的性能和更高的费用。
还有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高挡消费品的价值核心,是文化认同。买日本车,意味着你认同自卑而且没有根的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