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22
UID23975
注册时间2007-8-19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楼市调控再出组合拳
取消二手房营业税优惠政策仅仅5天后,楼市的另一只靴子——信贷政策也终于落下。
国务院昨日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是中央政府年内首度对国内房价走势做正面表态,“遏制”的提法也暗示着未来楼市政策有望进入新一轮的紧缩周期,“有保”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有压”。
在市场最为关注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继续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切实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
楼市风险增大 百姓负担加重
当前楼市中政策的因素不可忽视。从去年的低迷到今天的过渡繁荣,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楼市实现了绝地反弹。
在“后百亿时代的战略抉择论坛”上,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张曙光认为,为了保增长,去年各个地方和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对于房地产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甚至各种各样的补贴办法。国内房地产业在去年没有调整到位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反弹,政策的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未凋整即反弹的副作用开始显现。张曙光认为,房地产业由于没有调整到位而快速反弹,加上今年各地“地王”的频现,房地产业已经出现了泡沫,整个房地产业的风险在上升。
近期,相关研究机构也多次发布了国内楼市存在价格虚高和投机的报告,预警楼市的风险。
过高房价也给普通购房者带来了极大的负担。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的统计显示,北京11 月份二手住宅家庭负担比为68.85%,即对于年收入9.3 万元的北京普通家庭而言,购买一套均价在20685 元的60 平方米二手住宅,今年11 月的抵押贷款月还款额占家庭月收入的68.85%。
调控政策组合拳
在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中央政府决定不再延长去年年底出台的二手房营业税减免优惠政策,此举被认为是对充斥于楼市的投机性购房行为的打压。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朱中一表示,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中,投资型需求的购房比例相对比较高。营业税征免时限恢复为5年,增加了“快进快出”的投机成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非理性的购房行为,形成更合理的供求关系。长期来看,对稳定市场、抑制房价快速上涨有好处。
不过,在业界看来,如不在信贷政策上进行调整,单凭营业税调整能否真正产生效果还有待观察,在当前楼市卖方市场的格局下,甚至有可能再度上演2006年的场景:营业税的交易成本被转嫁到买方身上,房价依然上涨不止。
而昨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始决定对楼市调控打出组合拳。会议决定,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除前述差别化信贷政策外,国务院要求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适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用地供应,提高土地供应和使用效率。
住建部要求,商品住宅项目一般不能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对已经办理预售许可的,应一次性将全部房源公开对外销售,不得分批、分次销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