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08
UID34860
注册时间2009-3-11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绩效工资的愿望也许是好的,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可事与愿为,民怨沸腾,绩效工资的出台实在是教育的一大败笔。
首先,绩效工资通过经济利益驱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根据就是错的。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工作,育人周期长,见效慢,受制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且教育成果往往以集体劳动显示,很难在短期内通过效益来衡量其效果,更难在这样的成果里显示其个人的贡献。教育不是工业生产,不能实行按件计酬式的短期绩效工资。
教师教书育人,思想工作如何衡量其价值?
文理工作性质不同,如何衡量其强度?
就理科而言,对一个实验,可以黑板上“讲实验”,可以“照方抓药”做实验,可以反复改进实验,可以花大气力创新更好的实验,如何用金钱来衡量其价值?
就客观来说,有农村、山区教师长期在落后偏远艰苦地区工作,有在城市条件优越的地方工作,他们的价值如何衡量?
所以教育是一个非工业生产难以量化的育人工作,教师评量只能定性弹性模糊对待,不宜实行短期的量化绩效。
短期的量化绩效工资强行推开,造成的后果是,学校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科学的绩效办法,而学校又必须人为地把教师分为三六九等,这样教师整天计较自己的绩效工资如何,造成领导、教师,教师、教师之间关系紧张,哪有时间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教学上?
所以,现行的绩效工资制需要急刹车,需要改弦更张,以免好心办坏事,造成更大的灾难。
绩效工资应以有利于均衡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为原则,以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为原则,以有利于稳步提高教师收入为原则,宜粗不宜细 ,可以画个基本框架,比如国家可实行东、中、西分类对待,城市、农村、山区分类对待,城市又可分大、中、小分类对待等。以城市为基本标准,农村的高一级,山区的再高一级,计入基本工资,这样稳妥易操作,能切实让教师收到实惠,教师也好集中精力用于教学。
同时,短期的量化绩效工资不宜,更在于教师工作的精神性质所决定。教师和其它行业相比,更注重精神的形象与品位。年终奖励,评出教育教学、教学改革、思想教育成就突出的,评出模范,主要以荣誉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这样激励表彰先进,既体现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神圣,也有利于教师的稳定与发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