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802|回复: 4

婚恋网站火爆网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9 20: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的情人节,中国发布了《2008中国相亲征婚现象解读报告》。据该报告调查显示,近年来,随着相亲征婚人群的持续扩大,人们观念的改变,以及相关环境与市场的成熟,我国婚恋市场尤其是新兴的网络婚恋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

    一直以来,婚介所的数量就可以直接反映出某一地区相亲者的需求,婚介公司数量成了相亲现象风向标。根据杭州市工商局的最新统计,截至2008年11月,作为“爱情之都”的杭州,其注册婚介机构的数量超过了500家。

    网络婚恋交友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广告等其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根据CR-Nielsen调查数据显示,世纪佳缘2008年的中国互联网广告投入市场价值(非广告投入费)达到了4.8亿元,远远高于耐克、中国移动、联想控股、中国银行等知名企业,排名第一。由此可见,相亲征婚热带来的市场影响绝不仅限于婚介服务机构的范围。

    网络上的征婚则也走上了小团体、小圈子的路线。与“鼠标+水泥”电子商务颇有类似的“网上网恋+网下约会”的形式,逐渐被人们广为接受。与此同时,人们也不再盲目追求虚拟爱情,而是根据不同的阶层、兴趣、理想寻求着自己的目标。作为网络单身的聚居地,包括中国红娘网在内的新兴婚恋交友网站成为了众多效率最高的红娘,而论坛、博客、QQ群也应单身人士们的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对此,浙江大学教授、全国知名婚恋心理学专家姜乾金认为,网络恋情年轻化,网络交友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化和网络交友方式的普及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专家还表示,在一批婚恋交友网站通过相关技术提升和法规约束之后,网络征婚的安全性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更多的单身群体追求一种更个性、安全、自由、高效的相亲方式。而相亲和征婚的目的始终是为了走进婚姻的殿堂,那些为了相亲而去相亲的人一定会有所迷失,所以相亲的目的和婚恋价值观一定要有正确的引导。

    进入2009年,80后们将步入30岁的而立之年,但相对较高的闪婚率和离婚率却成为其突出的特点,致使“短婚未育”成为不少80后男女婚史一栏中的定义。这种现象既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婚姻观念变化的结果,也恰好反映出了这个年代的人群特性:缺乏宽容、经济能力有限、家务能力不足、责任感不强等等。


    很多人会说90后只不过是个性张扬的80后的升级版,但从某种程度上说,90后的相亲征婚行为特征,将引领着这股热潮的发展。未来的相亲征婚派对将走向个性化、兴趣化、情绪化的小团体路线,网络将成为他们赖以集聚的地方。而2008年风靡一时的万人相亲,在五年后也许只是80后的家长们参加的聚会。

    人们一直在探讨着网络的广泛性、虚拟性和快速性,也在衡量着传统婚介机构的限制性和口碑度。两种手段的互补性结合,创造出全新的婚恋模式。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类网络婚恋交友平台也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来。据统计,中国目前运营中的婚恋交友网站已经有数千家,2008年网络婚恋交友市场达到3亿元,到2011年保守预计将增加至7.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4%。
发表于 2009-12-30 0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婚恋板块并不“火”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0 08: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位版主,我来捧场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30 18: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30 21: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趋势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03: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