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302|回复: 11

说读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6 2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错。通过不断的阅读,一个人的知识面确实是可以开阔很多,判断事务和理解事物也越发的能够比较客观冷静。同时,对人生、对世事,乃至对生命等也都会有更加具体的理解甚至是明悟。重要的是,读什么样的书和怎么读以及为什么读?这些也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
  客观地说,书籍本身本没有好坏善恶之分,都是经了印刷的白纸黑字而已。有好坏善恶之分的是写书的人和读书的心。书籍也没有“有用”和“无用”的明显分界线。无聊的人读“有用”的书仍是无聊,奋进的人读“无用”的书也会从中汲取到营养,尽管这养分有多寡之别,但总归是养分而非糟粕。
  读书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带着功利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封建时代读书人心目中所谓的至理名言其实就是功利读书论。历史经验证明,这种散发着浓郁的铜臭味的功利读书论调下培养出来的所谓“国之栋梁”大多是一些只会空谈、清谈的赵括式人物。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人民就思想活跃,有学习各种文化的优良传统。于是秦始皇才会在横扫六和不久后就残酷地进行了焚书坑儒。血腥的屠杀,就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树立起君权天授,唯我独尊的老大思想。这种做法其实在中国的很多朝代都发生过,尤其是清代的“文字狱”更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遑多让。
  我国隋代的时候,封建王朝为了选拔所谓的经治天下的人才而实行了科举制。科举制度虽然从一个侧面推动了读书的风气,但也真正把读书以修身养性、固识陶情的本真涂抹得面目全非。可以说,科举制度才是真正把功利读书论“发扬光大”的罪魁祸首。古代士子皓首穷经,读的大多是一些经史子集。为什么要读这些书呢?因为这些是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是拥抱“颜如玉”和“黄金屋”的铺路石。所以《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这类具有很重大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书籍甫一问世便被视为洪水猛兽般加以禁止。
  其实,只有摒除功利欲而独抱着一颗平常心去读书,才会读出真乐趣,弄懂真学问。读书本是清高的事,是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怀着龌龊的目的去读书只能把书读歪了。
  读书也要具有一颗“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奋进心。要通过读书不断增长自己的识见,真正使自己成为于国、于家、于世人都有用的人材。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年轻时候在天津南开读书时说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仍是我们亿万华夏子孙务必牢记的至理名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管儿 + 5 我也读书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2-16 23: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大多数时候是使人变傻,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7 07: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书都是有用的,就看读书人自己体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7 09: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楼主学习!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5 1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凑凑热闹。。。。。。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6 02: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读到这么经典的文章。认真学习,只是老师在论证“功力读书论'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自古人民就思想活跃,有学习各种文化的优良传统。于是秦始皇才会在横扫六和不久后就残酷地进行了焚书坑儒。血腥的屠杀,就是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和树立起君权天授,唯我独尊的老大思想。这种做法其实在中国的很多朝代都发生过,尤其是清代的“文字狱”更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遑多让。”------这一段我不太明白,恳请解惑,谢并问候!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10: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它还有更深远的意义。我认为读书的关键在于‘挖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 21: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读书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6: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5楼(蓝印妈妈) 的帖子

不敢说解惑,其实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这个历史事件本身也是存在着争议的。有学者认为焚书是真,而坑儒实际上是坑杀方士而非儒生,对这个说法我自己不敢苟同,联系到焚书的事实,秦始皇当时坑杀的应该是儒生,或者说绝大多数是儒生。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大多都是用儒家的那套“天地君亲师”以达到愚弄人民,巩固皇权的治国方略,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这个道理。当年秦始皇初定天下的时候,下令把已泯灭的其他六国的很多书籍焚毁,一方面是去掉那些亡国之人的故国之思,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把各阶层的人民思想加以禁锢,以达到唯我独尊的目的。清代以少数民族而问鼎中原,其情形和秦始皇当初大一统初期在政治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其大兴文字狱的目的也基本和秦始皇差不多,因为当时有很多明朝遗民从事反清复明活动,这也使清王朝迫切从思想上使人民树立起君权天授的意识。既然是君权天授,那么大清取代大明那就是“天意”了。胡乱作答,很多方面没有说透,其实以我的认识也说不透。呵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1 17: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