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92|回复: 1

[口耳相传] 王爷买宝记(李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6 18: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朝末期,朝廷内有位叫达么苏王的王爷。这达么苏王很爱古董,尤其酷爱珠宝玉器,并且有很高的鉴别能力,能说出每件珠宝玉器的来龙去脉与产地……
  北京琉璃厂大街是清朝时节买卖古董和珠宝玉器的聚集地。大街两旁古董和珠宝玉器店一个连一个,招揽着公子王孙、达官贵人进进出出。在这条大街中尤其有一家规模更大的珠宝玉器店象羊群里突然出现骆驼一样矗立在众珠宝玉器店之中。这家珠宝玉器店,高大楼阁,雕梁画柱,甚是雄伟,门口正中上前方高高悬挂着一块“万宝全”匾额,气宇轩昂,令人望而生畏……
  这天,达么苏王闲中无事,乔装成一个普通市民模样,独自一人信步朝着琉璃厂大街这边走来。达么苏王来到这家令人眼花缭乱的珠宝玉器店楼前,抬头望着高大的珠宝楼,端详着写有“万宝全”的匾额,倒引起这位十分酷爱珠宝玉器王爷的恼怒。有官位的人,脾气自然大,何况达么苏王是王爷身份。他啐了一口,心想:“万宝全、万宝全?……呸!你敢在圣人面前卖百家姓?目中无人。我叫你吹牛,今天本王爷给你出道难题,答不上来,哼!就别怪我当场把你着‘万宝全’牌匾砸烂,把你这珠宝楼一把火烧掉。”达么苏王想着,气呼呼一步跨进珠宝楼,见到柜台里面坐的小伙计劈口便说:“你们这家珠宝楼叫万宝全吗?你们老东家呢?我要买你们店里三件宝,见识见识他。”
  小伙计是十年九涝京东宝坻人氏,因家里连年灾荒,实在无法生活,他便托亲戚靠朋友到这家珠宝楼来学徒谋生。他今年十五岁年纪,白净净脸膛,一双弯弯细眉下掩映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显得格外机灵精神。小伙计见猛然进来这五十多岁老头,红光满面,操着浓重的北京口音,就觉得此人非同寻常,必有来历。他忙站起来,笑容可掬地应酬着:“大爷,您消消火,坐下抽烟喝水,有话儿咱慢慢说。”
  老王爷余怒未息,扫视一眼小伙计,在大厅一角的八仙桌旁太师椅上坐下,继续吼道:“去,去!把你家老东家找来,我要买宝。”
  店堂里有人大吵大闹,早惊动了老东家。他忙从屏风后面转出来,客客气气应酬着:“大爷,您想买宝?”
  “啊!”达么苏王唬着脸继续和老东家说:“你这家珠宝楼叫‘万宝全’吗?今天我要买宝不知你这里有没有?”
  老东家回敬着:“我夸一下海口,这样说吧,不论是海底的、大陆的、深山老峪的,总之世界上只要有的珠宝玉器可以说我这里都有。要什么宝,您尽管说。”
  “那好!那好!既然你这么大口气,我就说了,我要买你三件宝:早来石(时)、晚来石(时)、正来石(时)。”达么苏王亮明身份,振振有词地威胁着:“本王爷家里金银堆积如山,今天我到你这买这三件宝,你随便要价,你先准备准备,我后天来取宝。到时候拿不出来,你取笑本王爷,当心你的脑袋。”说完想起身离座,拂袖而走。
  老东家见眼前站得是当朝赫赫有名的达么苏王,非要买他无处去寻的三件宝,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赶忙跪下磕头,拉住老王爷的衣袖央求着:“王爷、王爷!您高抬贵手。都怪我有眼无珠,都怪我这臭嘴,胡说八道,打死我也无处去寻您要的宝贝啊。”说着自己狠命抽打着自己嘴巴……
  “方才你还夸海口,说你是‘万宝全’?怎么草鸡了?今天我非要买你这三件宝,而且少一件也不行,我后天来取。如果没有,当心我砸烂你‘万宝全’牌匾,放火烧掉你的万宝楼。”达么苏王一口气说完,气冲冲走了。
  达么苏王走后,整个万宝全珠宝楼大祸临头。老东家愁眉苦脸,哭哭啼啼,一把鼻涕两行泪,饭不吃茶不饮,担心着到时候老王爷来取宝他拿不出早来石(时)、晚来石(时)、正来石(时)三件宝,将给兴旺发达的珠宝楼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两天过去了,小伙计看出来老东家的心思,忙上前劝慰着:“东家您不必着急,不就是三件石(时)吗?……!到时候达么苏王来取宝,由我应付他。”
  王爷来买宝这么大的事情把老东家已经搞得焦头烂额,无所适从,这关系着珠宝楼的生死命运,谁敢拿这件事当儿戏!“你一个不懂事的小伙计能应付?你真不知道自己的脑袋是否还长在自己身子上?难道你是血糊住心了咋地?”一连串的疑问,老东家瞪大眼睛不相信刚才的话出自这个小伙计之口。“你!你真能行!”老东家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追问了一句。
  “您放心吧!我说能应付过去准能应付过去。”小伙计胸有成竹地说。然后趴在老东家耳朵旁说出了自己对达么苏王来买宝这件事的看法和其中蹊跷。
  老东家听后转忧为喜,当场许愿:“你要真能应付过去这场灾难,这珠宝楼有你一半,你就是这里大掌柜的。”
  小伙计侃侃而谈:“我不求索取,只求老王爷亲赐我们珠宝楼一块‘万宝全’金匾。”
  三天后,达么苏王果然来取宝。偌大珠宝楼看不见其他人,里里外外只有宝坻籍小伙计一人应酬。
  达么苏王进到店堂见到小伙计劈口便问:“你家老东家呢?”
  小伙计含笑说:“我就是这珠宝楼掌柜的,您要的三件宝贝早已准备好。”
  “那好!你拿来我看。”达么苏王一愣。
  小伙计不慌不忙回答:“这三件宝吗?老王爷您觉得称心如意,我们一分不要,只求老王爷您亲赐我们珠宝楼一块‘万宝全’金匾。”
  达么苏王坐在太师椅上上下大量着眼前站立的年龄不大,说话泰然自若、胸有成竹的小伙计说:“亲赐金匾,小事一桩。你赶快把三件宝拿出来吧。”
  小伙计含笑说:“王爷您要的不是宝石,只不过是三个时辰。这早来时,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宰相,能说不早吗?晚来时,若良浩八十二岁才做状元,能说不晚吗?正来时,王爷您来时正是我们珠宝楼兴旺发达之时!您说您所要的三件宝对不对呀?”
  达么苏王听后目瞪口呆,连声称赞:“奇才!奇才!你小小年纪真不愧这珠宝楼掌柜的。三天后我要亲赐你家珠宝楼一块‘万宝全’金匾。”
  这时候,老东家在后间屋听见老王爷连声称赞对答如流的小伙计,赶忙从屏风后面转出来给达么苏王跪下磕头,并连声称赞宝坻籍小伙计确实是奇才。当即设盛宴邀请达么苏王庆贺宝坻籍小伙计荣升“万宝全”珠宝楼大掌柜。
  
  
赤 脚 大 仙
  
  解放前,上海天字号资本家的名字叫赤脚大仙。
  这赤脚大仙究竟叫啥名字,谁也说不太清楚。只因这赤脚大仙家境十分贫寒。幼年时,房无一间,地无半垅,缺吃少穿,成年累月衣衫褴褛,甚至一年四季都混不上一双鞋穿。为活命,讨口饭度日,他只得光着两只脚在人间四处奔波,沿街乞讨,因此得名“赤脚大仙”。
  当时,上海有一位小业主,虽然说在上海称不起十分富有的首户,小日子流油总算不愁吃穿混得过去。小业主人很精明,在上海南京路一旁开了一桩小买卖。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小业主管理有方,眼看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强。光阴不饶人,小业主也变成了丢了四十往五十里数的老东家。最让老东家不称心如意的是他已到了这把年纪,老婆还没有给他生下顶门立户的儿子,只是连续生了两个闺女。眼看闺女逐渐长大了,又要寻个可靠男孩嫁出去;小店铺又要扩大经营,老东家盘算着这偌大家业将来究竟落入谁手?因此,老东家愁得终日饭不吃茶不饮,千方百计想物色一个不次于他的经营有道伙计进入他的店堂。
  招人海报一出,每天来此店堂应聘面试的年青人,络驿不绝,但老东家的脑袋摇得像个拨郎鼓,没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年青人被录用。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了,老东家仍然不肯降低录用标准,因此来应聘面试的年青人也越来越少。
  这天,老东家正端坐在大厅里一筹莫展认真面试着来应聘的青年们。此时,大门口来了一个十七八岁满脸污垢、衣衫褴褛、手拿一把破雨伞、赤着双脚的青年。赤足青年在大门口处看见进去的一个个青年,人人精神抖擞、衣冠楚楚、高高兴兴进去扫兴而归,这些从各方面都强他千百倍的青年们都没有被录用,他的心也就凉到了底。该赤足青年面试了,大厅里传来喊声。赤足青年听到喊声只觉得不寒而栗,毛发倒竖,转念一想,既然为活命讨个生活出路,也得豁出性命进去试一试。赤足青年只得壮了壮胆,硬着头皮往里走。刚迈进门槛,赤足青年看一眼大厅里威严端坐的老东家正在上下打量他衣衫褴褛、光脚赤足、手拿一把破雨伞这个寒酸劲儿。赤足青年倒吸一口凉气,心里不住猜测着自己这次来面试根本没有录用指望……赤足青年怀揣这种念头,看一眼大厅内各种陈设的富丽堂皇,愈加有些颤抖!再看一眼,这大厅里各种家具、陈设都很讲究,为啥在这大厅一角扔着一把地笤帚,显得很不协调,莫不是这种家庭日常生活习惯?……赤足青年实在琢磨不透其中蹊跷,只得本能地走向近前,放下手中破雨伞,双手轻轻地把地笤帚戳在墙犄角,然后他才胆怯地从老东家面前走过。此时,老东家看得清清楚楚,他脸上终于出现了少有的笑容,并赞不绝口夸讲着:“行,行!这孩子眼里有活计。将来肯定在我以上!我录用了。”
  赤脚大仙被录用后,搬到小店铺里了来住。他起早贪黑,十分勤快,精打细算,处处替老东家出谋划策,可以说整个商家店铺买卖,焕然一新,越来越红火。……一晃三年过去了,老东家便把这偌大家业和整个买卖店铺交给这曾经一年四季混不上一双鞋穿的小伙子,并招婿入赘,成为自己毕生寻觅的放心接班人。
  赤脚大仙入赘后,经营有方,已在上海商界小有名气。在一片赞扬声中,赤脚大仙愈加头脑冷静,便和岳父大人商量断然把十分红火的买卖店铺关掉,折卖了全部家当,从外国引进一批纺纱机、织布机,开起了上海首家纱厂,替代了老辈人的传统木机土办法织布工艺。产品一上市,自然也就成了人们当时响当当红极一时的时髦产品。同时,他们也日进斗金。……没几年工夫,赤脚大仙这个名字在上海也就越叫越响亮。他也就成了上海名符其实的首位天字号资本家了。
  在一次资本家大聚会时,小资本家们要这位赤脚大仙资本家巨头讲述一下自己的致富经验。赤脚大仙无奈,索性推开楼窗,手指着南京路上黑压压、密麻麻的人流,心有感触地说:“要想发!在众人头上挖。你们看这么多人都要吃饭,都要穿衣。如果每个人都用上我的产品,我的收入自然可想而知。”
  众资本家听后,全体肃立,洗耳恭听,愈加对眼前这位曾经一年四季混不上一双鞋的赤脚大仙,刮目相看。人人端起酒杯,痛饮称快:“真经!您讲得这才是真经!”
发表于 2010-4-17 17: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成功人的经历都是不可以复制的。但可以借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