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235|回复: 0

[转贴]编外教师尚学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5 19: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个边远的村庄,叫凹坑,离乡里约三十多里,只有一条窄窄的山道通往外埠。

因附近没有学校,凹坑村的孩子想上学都是一种奢望。家庭条件好一点的,都把子女送到三十里以外的乡里去就读。

住在凹坑上屋的尚学问,为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大伤脑筋。孩子才七岁,乡里又没有亲戚朋友,万般无奈之际,他想:我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何不自己办一所学校?

尚学问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点点头:“是好办法,去和村长商量商量。”

尚学问找到村长,把集资办学的事跟村长说了。

村长的头摇得像个拨浪鼓:“不行,不行!你瞧瞧,村民们维持温饱都靠救济,办学校谈何容易!”

尚学问苦苦哀求:“村长,你就想想别的办法吧!村里的孩子不上学,我们村不就永远是这个样子吗?”

村长思来想去,舒展开眉头:“办法倒是有一个,向乡里打报告,申请扶助款。”

尚学问如获至宝,跑到家里东翻西找,拼拼凑凑,总算把申请扶助款办学的报告完成了。他兴冲冲地来到村长家,要村长批字。

村长读罢申请,欣然提笔:“办教育造福子孙后代,我代表村委会同意这个申请!”

尚学问双手接过这张批好字的报告,带着满心的希望上路了。走了近一上午,他来到乡政府门口。当他见到李书记的时候,眼里盈满了泪:“李书记,这是我们村申请扶助款办学的报告。”

书记握了他的手,看了他的报告,留下他来吃饭。

“不用,不用!”尚学问有些受宠若惊,“我就想报告……”

“哦,这个报告嘛,我们还要研究研究,”李书记站起来,“要不,你到家里去等消息。我们一有批复,就派人告诉你。”

尚学问听书记这样一说,觉得挺在理,他没有理由再呆在乡里,就回村了。一路上,他都想象着学校竣工的情景,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样子,他乐得合不拢嘴。

尚学问一回到村里,向村长汇报了事情的经过。村长在高兴之余说:“乡里批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耐心等着吧。”

交上报告后,尚学问在家除了干农活以外,就多了一件事:等待批复报告。

辗转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日子。尚学问来到村长家,问问有没有批复的消息。 村长说,乡里李书记上星期上调县里任职,批字的事等新任书记来了再说。尚学问的心里有一股酸酸的味道……

时光不等人。眼看着村里的适龄儿童多起来,没有学上的日子,村里到处是小孩追追打打叫嚣的声音。尚学问心里哭了。他曾经有一个梦想,要通过读书走出大山,去到那些书本上所描绘的城市。然而由于家中的缘故,他只读到初中就回到了山里,像他的父辈们一样,守着大山,守着贫穷的家。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啊!后来孩子出世了。现在,孩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

尚学问决定不等批复了。他觉得实在没事可做,索性联系了邻家的几个孩子,加上自己的孩子,摆上几张小方凳——开学了!他给学校取名叫“阳光小学”。

日子过得不紧不慢。大山深处,随着尚学问和孩子们的读书声,日子开始有了一些异样的过法。

村长终于过问这事了:“你怎么就办起学来了呢?不等批复了?”

尚学问说:“不知要等到啥时候呢。孩子可不能这样等啊!”村长想想也是,总这么等下去,孩子们错过了启蒙的年龄,负不起呀!

下学期又开学了,尚学问来到村长家,问批复的事有没有眉目。村长面露难色,吐出一口土烟,抹了一把嘴说:“乡里的书记到省党校学习去了,据说又要调走呢,再等等吧。”村长还说:我的任期也快到了,这事留着下一任村长去办吧。

又一个学期开学了,村长卸任。乡里也换届,书记走了,乡长接任书记。

一日,新任书记破天荒来到凹坑村,由新任村长陪着,实在没啥看的,就走进了阳光小学。此时尚学问正斜靠在木椅上教孩子们读课文。书记说,还有这样的学校?新村长说:都办了好几年了呢。我小孩在这里读了再到乡里去的,在那考了第一名呢。

书记走了。临走时,抹了一下眼睛。尚学问发现:书记好像流泪了。

就在尚学问送走新一批学生的时候,村长兴冲冲地告诉他:乡里的批复下来了,还同意拨给20万元建校费。

躺在病床上的尚学问吃力地接过乡里的批复,瘦削的脸上泛出一点红晕,嘴角噏动:“我们村终于有自己的学校了!”

新学校开工的日子,尚学问在妻子的搀扶下,来到阳光小学的旧址,想看看新学校的设计图。村长把图纸摊开给他看。慢慢地,尚学问闭上了眼睛,嘴角挂着一丝浅浅的笑。

村长哭出一声:学问啊,新学校才刚刚开始建,你怎么就去了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11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