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659|回复: 2

做孩子心灵的指引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9 09: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提供:启心工作室志愿者
  
      作为一线的班主任老师,多年来,我一直把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面对成长中失落、过度的学业压力、社交的困惑、青春期的躁动、家庭的困境等诸多问题,如果没有家长、老师的帮助,很多孩子将很难走出困境。

      今年,我任教初三住校生班,做班主任。由于班型特殊,需要和学生们朝夕相处,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也就特别多。对孩子的了解也就相对更深。也真的发现很多孩子不良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存在着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因此,了解孩子的心理,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的孩子,在大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大,有些孩子意志品质较差,又受到网络游戏,不健康书籍等现代诱惑以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从而不想学习,甚至逃学、辍学。前不久,我所带的班级中就出现了一例因厌学而离家出走的情况。那是一个女孩子,出走了三天。回来后,我并没有责骂孩子,也请她的父母不要责备她,而是静下心来,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告诉她在她失踪的这几天里,家长和老师是怎样去寻找的,去了哪些地方,我们是如何的焦虑,我们又是怎么想的,真正和孩子交朋友,而不是以权威的口气求全责备。真正走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孩子自己也很感动,告诉我她离家出走的原因:初三了,学习任务加重了,自己一时适应不过来,感觉学习比较吃力,听不懂,于是不想听,于是更听不懂,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时,又结识了几个所谓的好朋友,和她一样的情形,都学不下去了,也就都不想上学了,于是一起结伴离家出走,去尝试一下外面精彩的世界。后来我还了解到,孩子出走有她深层的心理因素: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缺乏信心,与别人缺乏沟通,遇事爱感情用事。与当了解到这些重要信息之后,我和她的家长决定从树立她的自信入手,和所有老师以及全班同学约定,即使她的成绩并不尽如人意,但谁也不许歧视她,及时鼓励她的点滴进步,在与同学相处方面,教会她“黄金规则”: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首先自己就要学会如何对待别人。再有遇事大度一些,不必斤斤计较,吃亏是福。一段时间以后,她真的慢慢在改变:学习劲头变足了,与其他同学相处也更加融洽了。

      面对不断的考试,有些孩子出现了严重的考试焦虑状况: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胡思乱想,头昏脑胀,严重的甚至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虚汗,手脚冰凉、脸色苍白。对于这些孩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注意渗透心理辅导。教会他们首先能够正确分析自身学情,正确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过高估计自己,也不妄自菲薄;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初三的课业负担很重,每天有很多的书面作业,还要大量地背诵,有些孩子整天埋怨生活的不公平,感觉学习太苦太累,为此我常常对孩子们说,当我们不能改变生活时,就学会适应它吧。有些学生感觉每一天的学习任务都很重,而且今天结束了,明天劈头盖脸的作业和学习任务又来了,感觉很不适应。我给他们讲了西西弗斯的故事:那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劳役,石头推到了山顶又滚下来,推到山顶又滚下来……然而西西弗斯在日复一日的劳役中,突然顿悟了,他不再期盼劳役的终止,因为他明白那是神的罚咒,他停止了哀叹,他活在了推石头的当下,他不再觉得难以忍受,他觉得这就是他的生活。这时,神觉得既然西西弗斯已经不再觉得这是劳役,那么这种惩罚对他来说也就算不上惩罚了,于是神停止了对西西弗斯的诅咒。告诉学生,当我们不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不把它当作家长、老师让我们怎么做时,而是把它当做我们自己的任务,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只活在学习的当下,就不会感觉到学习的痛苦,反而一路寻找快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自己意志品质的锤炼过程,体验与同学相处的乐趣,体验学会新知后的成功的喜悦……其实,境由心生,正如知心姐姐卢勤所说:“改变了心情就改变了世界!”

      和孩子们交朋友也是我的目标。初中的孩子正值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进入青春期以后,成人感使得孩子们在思想、行为方面更加渴望独立、渴望象成人一样被对待。另一方面,对大人的依赖依然存在,遇到复杂情况时仍然缺乏信心,难以走出困境。因此,这个时期更需要家长和老师朋友般的关心。

      一天,一位男生悄悄地来找我,说他“恋爱”了,他告诉我自己喜欢上了邻班的一位漂亮女孩,每天就想看到她,每天都会故意多次走过她们班门口,都会朝她张望,还给女孩写了情书,女孩也给他写了回信,这样一来二去,来往的书信也写了好几封,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自己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可不能自拔,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听后感到很欣慰,如果孩子没有把我真正当作朋友的话,这些话是不会对我说的。于是我告诉他我的真实感受,感谢他对我的信任,而且告诉他,我们可以象朋友一样交流。告诉他,在他的这个年龄,进入青春期之后,生理的急剧变化,性意识的迅速发展,开始向往异性、关注异性,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老师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但与异性的交往要把握一个度,如果两人正常同学交往也没有什么,但如果逾越了正常交往的范围,影响到彼此的学习和生活,就属于不正常了。告诉他,现在他们的性生理虽然开始成熟,但性心理仍然相对比较幼稚,他们并不真正懂得爱的真谛,更不能理解爱情所包含的责任与义务。盲目的早恋只会带来无法承担的后果。告诉他,青涩的果子不必摘,不如等到成熟时再去享受它的甜美。第二天,我又悄悄地把男孩和女孩都叫了过来,和他们谈了好多,告诉他们现在还是要以学习为重,如果两人真的有缘,等他们长大了,再交往也不迟。孩子很愉快的接受了。一两个月后,我再去问男孩,他早已从当时的困惑中走了出来,学习也很快赶了上去。

      遗憾的是,据了解,“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为此,我常利用家长会的时间为家长作心理讲座,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只会适得其反。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觉到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重要性。当你和孩子以朋友的身份交流时,当你不再是权威,而只是他们的大朋友时,你会发现,你们的关系是那么的和谐,学生和我的关系也正是这样。咱班的女生悄悄地告诉我:“我们都不好意思犯错误,因为你对我们太好了!”我想,这也正是走进学生的心灵所获得的最高奖赏吧。做老师,更要做孩子心灵的指引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
发表于 2010-8-29 11: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了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9 16: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有这样的老师,真好。学生之幸,家长之幸,教育之幸,社会之幸!
很多家长和老师,当然包括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忽略了孩子的心理的发展和真正适合他的内心需求,很少能真正走入孩子的内心去观察孩子。一味的把要求强加给孩子,一味的按照自己的理念、习惯去强制孩子,效果怎么样?结果显而易见---失败!有多少教育者、多少家长真正想过,我们给孩子的,不只是物质,包括教育方式,那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吗?真正适合他的吗?不管是鼓励还是批评,都是适合孩子心理发展要求的吗?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多少人关注过呢?总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抱怨:总说他,但是总说不到他心里去,就是不听。请问,你真正了解他的内心吗?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真正了解他吗?不低下头来,钻到孩子心里去看个究竟,永远都不会知道,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孩子的,真正有用的。
不知,宝坻的教育工作者有多少人,真正关注过我们未来的栋梁、当今花朵的心理发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4-20 15: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