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661
UID32662
注册时间2008-12-29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10-12-6 09: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做法或许不够人文,但是对于那些滥竽充数者,绝对是一个鞭策!
一位老师担心地说,一些新教师因经验不足,如果被评为“最差”,可能会一蹶不振,这不利于今后的提高。新教师经验不足是必然的,如果真的因为被评为“最差”就会导致“一蹶不振”,那就说明他根本就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那还不如及早另谋高就,免得误人误己!而有的老教师,可能教学节奏难合学生的口味,但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如果背个“最差”的名声,岂不是伤害了这些老教师的自尊和感情?作为教师,“老”并不是资本,更不能以此作为自己的教学不合学生口味的托词!不合学生的口味本身说明我们自身已经落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进修,提高专业素养,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形势,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尽量做到不要误人子弟。如果真的是“一丝不苟”,又怎能因为自己的不思进取而使学生每天味同嚼蜡,遭此折磨呢!尊重是需要互相的!倚老卖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遭遇淘汰是早晚的事!“赏罚有度的施政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苛政却令人齿冷,只会吓走人才。我觉得学校搞这一活动是对老师人格的不尊重。”客观地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状态并力图加以改进就是苛政吗?这样就能被吓走那还算得上“人才”吗?如果有人因为被评为最差而感到人格未被尊重,那不过是觉得丢了面子。须知,要想争足面子,必须做好里子:加强专业修养,苦练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才是根本!实际上,对于那些被评为最差的,或许是一种打击,但是,对于那些被评为最优的,又何尝不是一种鼓励呢!看问题不能片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