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166
UID34426
注册时间2009-3-4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mp3=1]http://download.xinli110.com/jiangyanfang/yingxiongdeliming.mp3[/mp3]
近几日偶感风寒,用过药后,依旧昏昏沉沉,食欲不振,午饭时,来到桌前望着满桌油腻正在犹豫之时,母亲从厨房端来一碗煮好的热挂面,里面还卧了鸡蛋,淋上香油,嗯,真香!
就着几根咸菜条吃着热乎乎的面汤,那叫一个舒服。看着母亲忙里忙外的炖肉,熬鱼,于是,夹了一块肉放进嘴里,觉得味道还真是不错呢。母亲见我有了胃口,便又往盛满面汤的碗里夹了几块肉,一边看着我吃,一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以下就是母亲口述,由我整理后的那个真实的故事------
1948年,据说那年的冬天特别冷,有很多农户家的大牲畜连脚掌都冻掉了呢,那时,已经临近解放了,林彪等高级将领指挥集结部队,前往北京和天津进行作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津战役”……
12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一支部队驻扎进了村子。刚下过雪,天却还是阴沉沉的,那天也似乎是出奇的冷。据说这支部队是从蓟县急行军而来,中途都未曾歇过,虽然疲惫但是士气旺盛,士兵们进入村子后,很有秩序的就地休整,没有丝毫打扰乡亲们的意思。(事后觉得这支部队应该是到前线负责修筑工事的部队吧,因为他们带着很多骡马和手推车。)那时乡亲们只知道咱们的解放军是咱们人民的军队,是替老百姓做主的军队,他们要去前线打仗,而且是打胜仗!
为了给战士们鼓舞士气,村上给战士们捐赠了两口猪,宰杀了来慰劳咱们的解放军。
就在村公所门前的空地上,支起了锅灶,老乡们帮忙生火,炖肉;炊事班的几名士兵很麻利的把肉切好,准备下锅。战士们看样子也真是饿了,好多战士在一旁边搓着手取暖,边低声聊天等待开饭。有一名小战士,也就十六七岁,很清秀的模样,只是脸色很难看,蹲在旁边的一棵树下,不停的咳嗽,像是染了风寒。
旁边的一名战友进到对面一位村民的家里准备为小战士讨碗热水喝,一位大婶得知情况后急忙从屋里出来,来到小战士跟前,拉着小战士让他进屋休息,小伙子执意不肯,说部队上有纪律,请大婶给倒碗热水喝就行了,这大婶便回屋给倒了热水出来,小战士捧着热水咕咚咕咚的喝着,脸色逐渐好了一些,起身站起来把碗还给了大婶,还敬了个军礼,大婶接过碗便急匆匆的回屋去了。
猪肉的香味已经从锅里飘了出来,估摸着再过一会儿就可以吃了,就在这时,传来了号声,是集合的号声!于是战士们纷纷起身入列,炊事班的几名战士,手里拎着勺子,又看了看锅里的肉,跑到队伍中间,跟一位像是首长模样的人说:连长,咋这么快呢,大家还没吃上饭呢。
那位首长说:刚刚接到的命令,让咱们立刻开拔!让战士们先吃几口干粮顶顶!
“连长,那,那这肉呢?”
“留给老乡们吧,大家准备出发了!”说完,正了正帽子和武装带便朝队伍的前面走去!
这时,刚刚那大婶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从屋里出来,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到那个小战士跟前,递过碗去,命令似的口吻,说:来,快趁热吃了!吃完了出点汗就好了!小战士扭头看了看正在整装的大家,又看了看大婶手里的碗,给大婶敬了个军礼:大婶,谢谢您,部队要出发了。
这大婶把碗塞到小战士手里,几步便追上了刚刚那名传达命令的领导跟前:“同志,首长,您等等,您那有个战士病了,我刚刚给煮了碗面,您能让他吃完再走吗?”
首长愣了,笑着对大婶说:“大婶,我们有纪律,真的要出发了……”
话没说完,只见大婶竟然双眼含泪,道:“同志,我儿子也和他差不多大,两年前参加咱们解放军去打反动派了,到现在也没给家里写过信……”
首长听完大婶这话,忙转身叫旁边的一个战士:“去!传我的命令让他把那碗面吃完,再出发!”
小战士吃完了大婶的面汤,起身朝大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便起身出发了……
村公所门前的空地上,锅里的炖肉,呼呼的冒着热气,一块都没动过,乡亲们一直目送队伍出了村子,这两口锅的肉,也成了乡亲们一直以来的遗憾……
据说,那位大婶的儿子在战斗中失明了……
后记:
据资料记载“在平津战役中,中共中央华北局和东北局领导两解放区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组织了154万民工和38万辆大车,2万副担架,为人民解放军筑路、修桥、运输物资、转运伤员,并调集了3.1亿斤(1.55亿千克)粮食到前线,有力地保障了人民解放军作战的胜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