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457|回复: 2

家 乡 情 愫(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22: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老屋

家乡实行小城镇建设,农村的平房拆除,农民也要住进楼房了,我家的老屋在几年内可能也要拆除了。
我家的老屋其实并不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建的。
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到我的老家,村里的房子倒了八九成,余下未倒的也都是七扭八歪,没人再敢住进去。村庄重新规划,将原来弯弯曲曲的街道改直,统一高度,建成整齐排子房。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人民公社派出推土机为村民垫好地基,谁家要建房了,向村里汇报一下,村里就按规定划出一块。建房的材料自家准备,材料准备齐了,村里的建筑队负责建筑。这是一个临时建筑队,成员都是本村的村民,不论为谁建房,生产队都给这些工人记工分。
父亲是这个建筑队的队长,带一群生龙活虎的庄家汉子,连说带笑地为每一家建新房。
我家的房子一九七七年底建成,门窗用的是城里才用的大格子洋门窗,上面镶了明亮的玻璃,这在当时的农村还是相当少见的。建房的那些叔叔伯伯们逗我:“大生呀,这房子是你爸爸给你盖的,将来给你娶媳妇用,你快把自己收藏的好东西拿出来给我们吃吧,不然,我们就不干了!”我说:“这房子是我家的,全家人都住,我爸已经把他的好烟好酒都拿出来了,你们就尽情享用吧。”逗得大家哈哈乐个不停。
在随后的几年里,父亲又在老屋的前院盖了厢房和倒房,中间还留有一小块地,母亲在上面种上各种时令瓜果,又栽了两棵枣树,不大的院子规整、洁净。一家人在这里生活得其乐融融。
后来姐姐和我相继考学在外工作,老屋里就只剩下父母两个人。每逢年节假日,都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小院里,欢笑声飞出不高的花墙,流得满街满巷。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街坊邻居们陆续拆旧房建新房,一家比一家漂亮,我们姐弟俩都动员父亲把老屋拆盖一下,父亲总是吸着他的大喇叭纸烟,慢悠悠地说:“咱家的房子真材实料,建得结实,再住个三五十年也没问题,我现在干不动了,你们在外工作挣点工资也不容易,等你们都住上城里的大高楼,我跟你妈就每年去你们那里住几天……”
由于父亲的坚持,我家的老屋终于没有拆盖。但依旧洁净、规整。每当回家,见到老屋,心里总有说不出的温馨、幸福。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管儿 + 10 温馨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8-9 1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屋就是一个温馨的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4 17: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楼(管儿) 的帖子

是呀,想到老屋,就感到温馨。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06: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