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347|回复: 0

西安旅游导游确实和我这么说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6 17: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了导游的介绍,兵马俑博物馆在几十年前,被一打井的农民——杨志发,无意挖出了秦俑的陶片而得以发现,从此,这里就出现了世界的第八大奇迹。想那昏睡了千年的秦皇,又怎能知道因自己的霸气之举而创造了人类的神话。
    兵马俑由三个俑坑馆及展览大厅和全方位立体演播厅组成。当一号坑的兵马俑展现在眼前时,我的热血也为之澎湃,眼前仿佛出现了摇旗呐喊的百万雄狮和战马扬起的滚滚黄沙及呼啸而过的战马车。看那手起刀落,血流成河,惨不忍睹的景象,也只能将所有的悲叹都洒向历史记忆的长河里。随着幻觉声渐渐的远去,当真人一般大小的秦俑又列队整齐的站在我的面前时,其形态、神态逼真,表情、高矮、胖瘦却各异。他们个个都像在对我述说那段依然代代承传的千年神话。此时,在众多的外国游客面前,我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因修复工程巨大,所以兵马俑只小部分得以开发。目前,一号坑道的兵马俑还有2/3之多没有被开发出来。二号、三号坑相对一号坑的规模较小,多由战马车、骑兵、将军俑、步兵及驽兵组成。资料上介绍,这些兵马俑就相当于秦始皇的护卫部队。
    全方位演播厅里,展现的是从兵马俑的发现和经考古研究出来的资料。它记录了兵马俑的制作,项羽对兵马俑的毁坏及开发和恢复兵马俑的过程。
当地的农民,因兵马俑的出现而富裕了起来。去过兵马俑的游客们都应该知道这样一副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横批:感谢老杨。在刚下飞机时就听到说这个老杨的故事,随行的导游在车上一直在讲老杨的故事,二个小时的车程,一个半小时导游嘴里都是老杨,1974年3月29日,他与村民王普志、杨彦信等人像往常一样,扛了把老镢头来到井下继续打井。村民问老杨,我们打井应该打哪里呢?老杨当即在发现兵马俑处划了一个圈,就打这里吧。当时井已挖到了两米多深,出现了红土层,里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灰之类的东西。这个井叫方坑井,直径4米,大家轮流挖土、运土。当轮到他下到井底挖土时,一镢头挖向西边的井壁,挖到了一个硬东西上。土块落地,井壁露出一个黑东西,再挖,挖出了一个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这样,第一个兵马俑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世界第八大奇迹就这样在他那把老镢头下震惊了世界。
他们当时将挖到的俑头和陶片装了两个架子车,星夜拉到县里,交给县文化馆。馆长的确是位专家,他仔细看过之后,判断是二千多年前的文物,喜不自胜,立即收下文物。为了答谢这两位农民,他摸遍全身,拿出他当月的全部工资三十多元人民币,交给杨家兄弟。
对于贫穷的杨志发兄弟来说,三十多元钱在当时已是一笔巨财,他们回村后,老实厚道的杨家兄弟不敢独吞,向生产队长上缴了这笔钱。生产队长作出裁决,奖励每位村民四个工分,当时人民公社实行工分制,男劳力劳作一天可以得到八至十个工分,到年底生产队按照农民所得工分的多少分配口粮。当年下河村每个工分值一角八分,杨志发兄弟也每人得了四个工分的奖励,价值七角二分,而且要到年底才能兑现。
到了展览厅,我就一个劲地问导游我们能否见到老杨,导游称,如果运气好,我们就能见到老杨,看来我们的运气不错,到了老杨签字售书的地方,我们真的见到一个年满78岁的老杨正在为众多中外游客签名售书。在来的当天就听到随车导游说,兵马俑博物馆的建成吸引无数游客,令陕西成为旅游大省,财源滚滚,但却没有人再记得起杨志发兄弟,他们仍在下河村当农民,仍住在自家的茅草土屋里。直至一九九八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首站到西安参观兵马俑。克林顿在参观之时提出要会见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陕西省政府才立即将杨志发从茅草屋里请了出来,穿上新衣服去见克林顿。
克林顿当场要求杨志发为他签名留念。正在此时,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杨志发不肯签名,急坏了在场的工作人员,一问,才知道杨没读过书,不会写字。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杨志发在签名本上划了三个小圆圈再印上了自己的手印。克林顿看到这三个小圈,幽默地说,“你真不简单,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了一个圈就打出了世界奇迹,真应该请你去我们美国多打几个圈”。
此事之后,陕西省省长程安东指示专门安排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写字,只写自己的姓名。经过几个月的苦练,如今杨志发的签名已经龙飞凤舞。杨志发后来被任命为兵马俑名誉馆长,月薪八千元人民币,年逾七十八的杨志发如果每月在馆内坐馆十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4-19 22: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