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63
UID29334
注册时间2008-7-12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0 18: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独乐寺来了若干趟了,之前没有照相,这次不能错过,工作人员是我学导游的同学,命真好,里面溜达溜达,免去了费用若干。没有学过古代寺庙建筑的朋友可能不太了解独乐寺,我原来也是认为就是个寺庙,几间破房而已,学了相应知识后才知道这里的水还是很深的。
像平时老说的晨钟暮鼓,其实就是说的寺庙建筑特点,钟楼在东,鼓楼在西,山门两侧伽蓝神,老百姓说的哼哈二将,还有很多知识,挺有意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下资料。
下面是我百度出来的一些资料,不是很全,建筑与佛教介绍的不全。
独乐寺山门的屋顶五条脊,四面坡。檐角如翼似飞,使建筑物庄重而高昂,表现出了中国建筑特有的艺术效果。
走过山门就看到了观音阁,
阁上的匾额“观音之阁”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在52岁北游幽州时所题写的,观音阁中间的观音像高16米,头上还有10个小头像,所以还被称为11面观音。
观音阁后的八角小亭名“韦驮亭”塑像韦驮身着铠甲,双手合十,以往看到的韦驮像一般都在天王殿或大雄宝殿里,而单独给韦驮设亭的寺院在中国还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观音阁与山门同在一个中轴线的原因,当你站在山门正中,从山门的画框里,能把观音阁高耸的雄姿全纳入镜头,这种把高层建筑放在山门之内的布局,是南北朝及以后建立寺院的传统手法。
修建于唐朝的独乐寺,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史载多年的战乱地震到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至如今,独乐寺依旧安然无恙。梁思成先生说,“在蓟民心中,实为无尚圣地”。
观音阁的西北,有28块乾隆皇帝的书法碑帖,都是乾隆的书法真迹,如今看上去已经字迹斑驳,不过,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里却能看到如此的珍宝,主要原因就是,清朝的东陵在遵化,皇帝去遵化祭祖,蓟县成为一个重要的中转休息站。
谈到蓟县独乐寺,就不能不继续说到梁思成先生,梁先生曾亲自撰写《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三卷第二期)“独乐寺专号”,在解释观音阁上咸丰皇帝手书“具足圆成”时,梁先生认为,“具足”是佛家语,“圆成”不是佛语,应为“具足圆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