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91|回复: 0

千年之优秀民族:炸桥,中国人的智慧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4 21: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长江大桥要不要炸,时下成了众多热心人谈论的焦点。赞成方认为,长痛不如短痛,炸桥固然有损失,但是炸完后巨大的经济收益又很快能补回和超过炸桥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放眼长远,早日炸掉南京长江大桥以便尽早实现长江的成为“黄金水道”的千年战略梦想。反对者更是神情激昂,想当年为了建成南京长江大桥,在文革特别时期,我们几乎举全国之力共用了9年时间,有5000多人参加施工,用去钢材10多万吨,水泥100多万吨,耗资计人民币2.8亿元。大桥修建的技术难度之高;工作环境之险、劳动强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这座完全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建成的大桥,曾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也打破了外国垄断性建造世界级大桥的局面,充分显示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立自强的英勇气概。因此,如今的长江大桥,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也不再是简单的一座桥所承载的经济价值而存在了,而是体现着我们的一种民族自豪感。
  面对双方截然不同的观点,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加入了“炸”或者“不炸”的激烈争论。在此,本文并非妄言要给这场争执划上一个句号。笔者想说的是:究竟有多少人试图想过能融合双方观点,找出一个最好的既不炸桥,又能够恢复“长江黄金水道”的二全之策呢?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看似困难重重最后凭借着我们先人高超的智慧又能加以解决的成功事例。二千多年前的大禹治水,把当时认为秉承“天命”的洪水加以引导,成功的为广大老百姓解除了水患如今早已成为千古美谈。而东晋的曹冲则利用船与石头浮力的原理成功的称出了一头大象的重量又是何其妙哉?至于后来张衡利用了地心引力的原理发明的地动仪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此次因南京长江大桥“高度”的缺陷而引发的“炸桥”争议又何尝不值得我们思考?当我们在谈论“炸”与“不炸”这座有着特殊地位的桥时,我们又有没有认真想过我们能否继续发扬我们整个民族的智慧以便最终找到一个“二全之策”的努力?
  笔者虽然不是某些方面的专家,但是凭借笔者个人有限的知识认为解决的方案也许是存在的。例如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使大桥桥面整体升高的办法,以便让万吨巨轮能够从桥下通过?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山西某地为了避免该地交通对一千年寺院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采取的整体平移寺院的方案也不是成功做到了吗?又例如我们是否还可以在南京长江大桥的下方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建一个“巨轮水道”,在巨轮通过大桥时先让其驶入“巨轮水道”然后把水道的水排出一部分,待巨轮的高度达到能够通过大桥的高度时再让它驶过大桥,然后灌入江水,打开水道继续通行。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呢?以上仅仅是作者凭借有限的知识想到的方案,要是大家都加入到这些方案的论证中,我们会不会出现更多好更好的解决办法呢?
  美国纽约的“世贸双塔”在“9.11”被恐怖袭击毁灭掉之后,纽约人决心继续在世贸的遗址重新建立起一座比原来双塔更高的建筑。为什么?因为在纽约人民的心目中,世贸双塔曾经是他们引以为豪的象征。如今我们同样有着引我们自豪的这样一座南京长江搭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和颜面去炸掉它呢??
  我们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优秀民族,中华民族从来都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延续着我们整个民族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暂时的困难面前,我们不如发挥一下我们民族强大的智慧和现有的先进生产力,也许一番风雨过后,我们又是万里晴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7: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