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70
UID12436
注册时间2005-9-8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一
一个著作等身,大名鼎鼎的人,一个把家从北京城搬到三河县的作家,一个头发,眉毛都白了的老者,一个善良、朴实、热情、厚道的老人,这,就是浩然。
二
1989年,浩然来到了我们这个与三河搭界的县。请来全县的业余作者,浩然和这些可怜的人们坐在一起。那时我二十几岁。我十几岁的时候读过浩然《金光大道》和《喜鹊登枝》。我大瞪着双眼望着这位神话传说中的老人。浩然说,我已经从城里搬到了三河,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有一项工程,叫做文学绿化工程。你们这些业余作者太苦了。你们是文学的小苗,你们应该成为参天大树,你们应该用你们的作品染绿全国的乡村。我这棵树大了,也老了,但我可以给你们遮荫。我希望你们早早地超过我。
浩然说,他在三河县成立了文联,他当了县文联的主席。三河文联办了一份专门刊发业余作者作品的《苍生文学》,希望我们多投稿。他说他同时还是《北京文学》的主编,好作品他还可以给登在《北京文学》上。
随后,浩然便仰靠在椅背上,深情地回顾他的人生道路和成长经历,一条条地介绍他的创作经验。他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更要热爱文学事业。他让我们相信持之以恒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他说,农村的业余作者一定要甘于寂寞,安于贫困,扎根农村,埋头苦写。
那时候我还不会写任何文章。但我非常想靠文学出名。浩然的出现让我相信了命运,让我的胆子大了起来。从那儿以后,我便拼命地写。像许多农村业余作者那样,我终于看到自己的钢笔字变成了铅字,而且,蒙浩然老师垂爱,我的一篇小说发在了《北京文学》的头条。
三
浩然孜孜于他的文学绿化工程,他在京东大地上不停地走着。
十多年来,浩然每年都到我们县来,每次来都和我们这些业余作者见面、聊天。浩然也请我们到三河去,到他的家——“泥土巢”中去。
跟浩然接触多了,便真真切切地感到,浩然是一个好人,一个难得的好人。浩然在我们这些“文学小仔”们面前,从来不摆架子,总是和蔼可亲地回答着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时候,他的话被打断了,便那么停下来,认真地听我们说,然后。再接续他自己的思路,或者干脆顺着我们的话题就说下去了。
我们县离三河县一百多里。我们去拜望浩然老师的时候,他总是很热情地接待我们。我相信他一定非常喜爱我们,从心底里喜爱。他让我们坐好,然后给我们沏茶、找烟、然后便坐在我们中间,和我们聊,而且,总是让我们先说话。
中午,浩然便留我们吃饭。他知道我们想和他多聊一会儿可又怕耽误他的时间,他也知道我们“怕”他,于是他说,“谁不听老师的话也不行”。他把我们领到三河县城的小饭馆里,亲自点菜,陪我们吃饭。每顿饭都吃得轻松、自然。浩然不喝酒,也不让我们多喝。临了,他会让我们尽量把饭菜吃完,他说不能糟踏东西。有一次,剩了几块肉饼,他还用塑料袋拎回了“泥土巢”。
每次到“泥土巢”中去,浩然都在适当时候主动提出送书给我们。他说,“你们等着,我给你们拿书去。”然后,到书房去拿书。回来的时候,便抱了一摞书,放在写字台上。都是他近期新出的书。他确实是大作家,他总能窥透别人的心思。他了解我们的渴望。他一个个地问着我们的名字,然后签上名,盖上章。
照相也是这样。每次,都是他主动提出来,自然、亲切地与我们合影留念。
四
接触多了,不免就要求浩然一些事。我们县城征集文史资料,我便带着人去“泥土巢”,浩然便在不久后把写好的回忆文章寄来,县电视台要拍名人专题片,我带了他们去,浩然便很听话地配合,让小台记者们眼泪汪汪的。我的一位朋友要开一间文化味儿的买卖,求我请浩然给写一幅字,我便给浩然打了电话,浩然便答应了,说过几天寄过来。几天后我收到了一期《苍生文学》,是浩然亲自写的信封,我想那幅字一定在里面了。可是没有。我很纳闷。打电话给浩然,浩然说,我老了,可能装进别的信封里了,我再给你写一幅吧。几天后,收到了浩然的挂号信。撕开信封,看到了折叠好的一幅字,还有一封信。打开那幅字,竟然掉下来一片寸方的小纸片,也不知干啥使的,只顾着欣赏浩然那古朴、自然的书法。信的原文是:
舒欣同志:
嘱写的字,既然丢失,又补写了一份,请查收。如再收不到,告之,再写,不要客气。
字写得很差,请人美化一下,对付着用吧。能回个话最好。
握手
浩然 五月廿五日
匆匆
我突然明白,那个小纸片是用于遮盖印油的。浩然一定常给别人写字,他怕搌了卷。
五
浩然的“泥土巢”是三河城里普通的四间平房。院外有一片小小的菜园,夏天里种着白菜、豆角、大葱。院门口的墙壁上,刻着“泥土巢”三个字。院里有一棵石榴树。屋里的摆设和一般的县城人家几乎没有区别,所多的只是几幅名人送的字画。
浩然的老伴身体不好,老有病。浩然对老伴照顾得很周到,请医买药,喂水喂饭。但是浩然还是不放心,他生怕他不在老伴身边时,老伴犯了病。他便在老伴的口袋里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老伴有心脏病。她晕倒了,请不要折腾她,她口袋里有速效救心丸,放到她嘴里几粒,一会儿就会好的。谢谢救命恩人。浩然。
六
浩然还给我们讲过一个笑话。浩然说,南方有一位业余作者,发明了一种饮料,发了财,请我去玩儿,我就去了。去了以后,他热情地接待我,我也玩得挺开心。可我老觉得他心里有事儿。果然,让我给他的饮料拍广告。我没应。回到三河后,他又来信,说报酬是一百万。我就有点动心。周围的朋友也都劝我,我老伴还说,写了一辈子也没写来一百万哪!我就想咋办呢?打电话跟他商量,不说话行不?他说不行,他说只让我说一句话,喝了他那种饮料,我还能写出一部《艳阳天》来,我一听,就说,我不拍了,我就值一百万吗?
七
几年前,浩然得了血栓病,治好了,恢复得也挺好。我想,这绝对是好人有好报。年前,我去看望浩然老师。我到“泥土巢”的时候,浩然老师已站在门外。他的头发和眉毛都白了。他苍老了。他站着不动,向我挥手,微笑。我握住老人的手,一面扶着老人走进他的“泥土巢”,一面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着,祝福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