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56|回复: 0

房市“再调控”剑指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7 23: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张建高)今春以来部分城市房价的非正常上涨,引起社
会各界要求对房地产市场宏观“再调控”的呼声越来越高。房市“再调控”会剑指何
方,是公众关心的一个焦点。
   房地产市场目前的非正常现象主要表现为房价逆市上涨。近来引起舆论热议的几份
相关调查报告和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对房地产消费信心不足,购买住房的
意愿今年一季度再创新低,前两个月的购房定金和预收款下降了24.5%。同时,全
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仍在以每年数千万平方米的速度增加,2005年房地产购置土地中
有一半以上未完成开发。

   然而,尽管买方意愿低迷,房地产开发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今年前两个月全
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上升了20.5个百分点,有12个省、区、市一季度的房地产
投资增幅超过了30%。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完成开发的土地面积、商品房施工面积
与竣工面积同比分别增长33.23%、25.7%、44.27%。一批房地产上市
公司的年报显示,开发商们还在大量囤积土地,个别开发商圈地累计囤积上万亩。

   按理说,紧俏的商品价格才会上涨。而目前的商品房价格却是在供给加大、需求萎
缩的局面下一路走高。尽管有以稳定住房价格为主要目标的“国八条”宏观调控措施,
一年来不少城市房价涨幅仍然超过10%。今年3月以来北京、天津、深圳、广州等部
分城市的房价更是持续猛涨。北京市商品住宅预售交易平均价格自2003年以来首次
反超上海。深圳市虽有市政府新近出台的“深八条”稳定房价政策,商品住宅均价还是
首次突破了万元大关。

   房价逆市上涨及其背后的种种怪现象,有关人士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
的错误政绩观、利益观或明或暗地在推波助澜。经营城市好大喜功,热衷于大拆大建,
导致部分居民对住房的被动性需求;一些地方政府被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领
导、市长决策、规划局执行”,造成了房地产开发的结构性缺陷及开发商大量囤积土地
现象;土地审批从无偿划拨到高价招投标猛拐弯,使商品房建设成本突然加大;一些城
市为“托市”出台“购房入户”等土政策;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发放贷款持续增加……如
此等等,加上开发商普遍炒作房价、房地产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外资不断流入内地房
地产市场等市场因素,房价逆市上扬成为必然。

   房价问题说到底要靠市场解决,但房地产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其中扮演好监
管角色。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再调控”,仍应坚持去年以来的大方向,以抑制房地产开
发投资和投资性购房为核心目标,但在策略上应改变“重市场、轻政府”的办法,切实
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确保城市规划发挥调控职能,惩戒用“土政策”对抗宏观调控
的地方政府。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让各地政府真正负起责任来,促使房地产市场循着市
场经济的规律走。到那时,房地产市场才可能出现一个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详细>>




====== 稳定房价 政府当施重典 =====

   许多地方房价一涨再涨 我国房地产面临再调控

   许多地方房价一涨再涨,职能部门着手加强监管——

   进入5月,以稳定房价为目的的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已实施一年。去年的宏观调控
在5月11日进入高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
工作的意见》,后被媒体称为“七部委新政”。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房地产要面临新一轮的调
控”的猜测顿时风生水起。

   ·房价上涨:购房者心理恐慌
   ·上涨主因:政商观点相左
   ·加强监管:职能部门发出调控信号

   中国各地不存在房源不足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社会上流传着少数城市商品住房可售房源不足等消息,引起了各方
面的广泛关注。中国建设部新闻发言人14日明确指出,这类消息不属实。

   ·40个重点城市对外发布房地产市场信息网址
   ·稳定房价:别开空头支票

   房地产调控,不能只听到中央政府声音

   随着房地产调控走向深入,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房地产行业新的调控和规范措施

   近日,许多城市纷纷出台了房地产行业新的调控和规范措施,不仅更具体也更有针
对性,这标志着我国房地产调控正在走向深入。

  ·有关部门不排除对楼市持续过热城市采取行政手段
  ·深圳特区内一手房平米均价超过万元

   专家: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 政府应下“猛药”

  “五一”黄金周里,两件“网事”引起了众多购房者的关注。一是广州网民投票评
选“最不诚信地产发展商”,二是深圳市民发起“不买房行动”。截止到8日,共有8
000多名网友参与了投票评选活动,而支持“不买房行动”的人数则达到了1600
0多人。一些专家表示,两起“网络事件”反映出当前消费者和开发商矛盾日趋尖锐,
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不能单方面依靠市场的手段。政府作为社会公平的守护者,应
“该出手时就出手”,切实采取措施平抑房价。

   楼市网谈:政府当施重典 圆百姓买房梦想

  今年以来,全国特别是大中城市的房价飙升,引起广大居民的普遍担忧。究竟房价
与收入之比如何?百姓购房负担怎样?到底是哪些人在炒房?政府该如何作为?日前记
者就北京房市作了深入追踪,并请专家给予评析。同时,也介绍了国外规范发展房地产
业、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需求的一些做法。衷心希望飞涨的房价尽快得到有效控制,希
望更多的百姓早日能圆住房梦。

   开发商何以能够囤积居奇?

   据北京市建委的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30日,北京市可售的期房项目共计15
12个,其中未售住宅109106套,面积为1541.39万平方米;已取得房屋
所有权证的现房销售项目855个,其中未签约住宅17815套,面积为289.1
4万平方米。两者相加待售房面积达到1830万平方米,占全部可售房面积的60
%。

   ·谁在掌控楼市供求的核心信息?
   ·“饥饿销售法”:垄断信息渔利的典型伎俩
   ·用什么样的“道”来与开发商的“魔法”试比高?

   \"惜售\"助推房价暴涨 \"招惹\"中央政府二次调控

   在全国房地产价格新一轮上涨的当口儿,中央已经开始对热点城市的房地产基础情
况进行摸底,其结果无疑将成为中央政府是否对房地产业展开二次调控的重要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7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