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77
UID11148
注册时间2006-6-23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6-6-26 16: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防止雷击事件
随着雷雨季节的到来,近来一些地方发生雷击造成的事故时有出现。我院正处于雷电感应高发区,虽然已经安装了避雷针等防电措施,但各建筑物尤其是实验室在正常实验时,容易引发因电磁感应作用引起金属体产生极高电压而毁物伤人的感应雷。希望各相关单位、实验室管理人员能掌握一些雷电常识,主动采取措施,防止和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如何防止雷击事件呢?每年雨季来临之前,一定要检测接地电阻是否合格。对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必须按规定安装避雷器,对家用电器如电视机、计算机等在雷雨天气要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室外天线要安装避雷器,或者在出现雷雨天气时将天线接地。由于雷电有尖端放电现象,在雷雨天气时,人们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人不要靠近自来水管、电线灯头等易传电的金属物;也不要穿湿衣服或靠近潮湿的墙边;雷雨天气出现时,还要关好门窗预防雷击,确保人身安全。
附:雷击灾害的隐患——感应雷
雷电引起的雷击是夏季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界中的雷击有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类,直接雷击声光并发,咄咄逼人,老幼皆知。而感应雷击悄悄发生,不易察觉,后果严重,直接雷击与感应雷击破坏的对象不同,前者主要击坏放电通路上的建筑物、输电线,击死击伤人畜等,后者主要破坏电子设备。如:1992年4月27日,南昌江西医科大学遭感应雷击,160门程控电话有120门被毁。同天,江西财经管理学院200门程控电话全部被毁;1992年5月1日,长沙湖南广播电视大学200门程控电话、6台计算机和多台彩电因感应雷击被毁,损失100多万元;1992年6月22日,北京国家气象中心计算机室遭感应雷击,大型和小型计算机网络中断,多台计算机接口被破坏,计算机系统工作中断46小时,经济损失20多万元;1993年4月21日,第一届东亚运动会前夕,上海奥林匹克俱乐部大楼遭感应雷击,楼内控制程控电话的电脑被破坏,损失数万元。
感应雷击是由于雷雨云的静电感应或放电时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建筑物上的金属物件,如管道、钢筋、电线、反应装置等感应出与雷雨云电荷相反的电荷,造成放电所引起。一台电子设备招引感应雷击的通道主要有4条:1、天线、馈线引入;2、电源线路引入;3、信号线路引入。信号线路的种类很多,高频信号传输线路、程控电话线路、电脑数据处理线路等等都可能引入强大的雷电信号而击坏电子设备;4、接地线路引入。对于建筑物中电子设备群体来说,引入感应雷的通道主要有7条:1、建筑物中一切电子设备的天线、馈线、电源线、信号线、接地线都是建筑物的进雷通道;2、出入建筑物中各种电源线路及建筑物内部“长”距离信号线路;4、具有公共接地的建筑物中的一切金属管道,在直接雷电流流经其上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涡流在金属表面感应出来的雷电冲击波;5、雷电放电时,在金属表面感应出来的雷电冲击波;6、直接雷击落雷点建筑物的雷电高位冲击;7、直接雷击落雷点建筑物的雷电反冲电流。这种电流可通过相邻建筑物的接地线路进入其电子设备,使电子设备的机壳和机芯之间产生放电现象而损坏。
200多年前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防避“直接雷击”具有盖世之功,而防避“感应雷击”却无能为力。因为,当时没有什么电子设备,感应雷击的现象不明显,防避直接雷击就足够了。而现代社会,电子设备大量应用,感应雷击的危害日益严重,仅依靠“避雷针”防雷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防雷专家们也早已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进行了一系列防避感应雷击的试验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