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774
UID8188
注册时间2006-3-5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论坛上跑题是必然现象,考试中跑题是偶然现象。现实中考试跑题可就有悲剧发生了。
但也有例外,胡适参加清华留美生资格考试,第一场国文,作文题目是“论无规矩无以成方圆”。老兄一时兴起,在考场上考证起“规”和“矩”的起源来,将一个带有道德性的论述题,做成了考据文章。即使不是现在的语文老师,碰上个按规矩的考官,恐怕也会判他跑题,就算开恩不给他零分,成绩无论如何也好不了。可是,奇迹出现了,那场考试的判卷人恰巧是个和胡适有同好的“考据癖”,阅卷之后大喜过望,提笔给了胡适100分。考虑到另外几门胡适考得很水,而且最后录取的名次也很靠后,所以说,实际上是这篇跑题的作文,把胡适先生送到了美国(如果他按规矩做,不跑题,估计十有八九不会得这么高的分)。像胡适这样的的好事,基本上无法复制了。
现在高考很多学生和教师都不在基本功上练本事,琢磨考官今年可能出现的题目去赌题。考官和考生就像一场角力,你赌我就出偏题。这才有了今年高考让考生大眼瞪小眼的题目《景愿》。这个词在北方别说用,就连语文老师也讲不透它的含义。有了这样的题目,跑题就不足为怪了。
这种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百思不得其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