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73|回复: 7

我爷爷的故事<四><五><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 10: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
??爷爷在香河做工时,也正是烽烟四起全国大乱的时候,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贫困,贼多如毛,有时候洗了衣服刚晾在院子里,一会的功夫就丢了,晚饭还没吃完,鸡窝里的鸡就被贼偷走了,甚至你还睡着觉,不知什麽时候盖着的被子也被贼由窗口抻走了,那是在香河的第三个年头,当时他正在一户人家做工,快过年了,男东家到外面讨债已经好几天没在家了,晚上只有东家奶奶和她的两个孩子,还有我十一岁的爷爷,每天天还没黑,他们就早早地关了院门,即使晚上东家奶奶在灯下做针线活,也带着东家的一顶毡帽,原因是怕让贼看出来家里没有大男人。这东家奶奶三十多岁,大高的个子,办事干脆利索,在那个时代的妇女中,可以算女中豪杰。一天晚上,东家奶奶对我爷爷说:“晚上睡觉轻点,听着点动静。”就因为东家奶奶的这句话,夜里我爷爷怎麽也睡不着。大半夜了果然院门有动静,我爷爷嗖的一下坐了起来,直奔窗台,东家的窗子是那种小窗棂框的,窗子都是用纸糊的,在窗子的最下边留有一个窗棂框没糊纸,挂了一个小布帘,这是给家里的猫留的猫道,我爷爷趴在窗台上,轻轻地掀起布帘,往院里望去,一个人手握尖刀,躬着腰直奔窗前的驴棚,我爷爷连忙捅醒了睡着的东家奶奶,这东家奶奶并没慌张,拿起炕沿边上放着的火枪,那时候好象刚有火枪,可以装上铁砂子,秋冬季节到田野里打野兔,野鸭什麽的,为了防贼又不至于打死人,东家奶奶早已把里面换上了绿豆,她悄悄的把火枪顺着猫洞对准了那个偷驴贼,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不说别的光这声音,半夜三更也得吓一跳,再看那个贼,一枪管的绿豆不偏不倚都实实在在地打在了那偷驴贼正在解驴缰绳的胳膊和手上,刀子打飞了“当啷”一声掉在了地上,那贼疼痛难忍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妈呀,!”吓得连滚带爬地向院外跑去,嘴里还吓得变了声地骂着:“XXX你他妈的骗我,他家的男人咋没在家呀。”
  多年以后他还觉得这件事既害怕又好笑。因为他的机灵,过后东家回来着实夸奖了他一番。

五、
??后我爷爷稍大一点,就开始到田里干活,虽然年纪小但比起大人来,一点也不落后,他和财主家的老长工们,风里雨里一年四季的劳作摔打,一干就是七八年,[p]

期间辗转了几户人间,挣人家的钱,看人家的脸,有时遇到苛刻的东家,更是苦不堪言,真是饱受了心酸。艰辛的磨砺,锻炼了他忍辱负重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意志。
??那年春天在口头大地主杨三家干活,那天上午播种了十亩谷子,东家告诉爷爷在播种完了的谷垄上,用石磙轧两遍,东家叫爷爷下午全部轧完,爷爷实实在在地把每个谷垄都轧了两遍,爷爷的腿快又没歇着,拉着那五十多斤的石磙,在那松软的土地上跑了半天,出了一身又一身的大汗。尽管别人一天也干不完的活,爷爷在太阳还老高就已经轧完了。这时东家杨三叼着大烟袋走到地头看了看说:“我叫你轧两遍,为什麽不听话只轧了一遍?还想吃饭不?”爷爷擦着满头的大汗说:“我是轧了两遍。”杨三瞪着一双牛眼说:“你小小年纪还抬杠,你骗不了我,从地头转弯的痕迹我就看得出来。”爷爷说:“地头转弯时,我怕轧着邻家的禾苗,,都是用手把石磙搬过去的。”可杨三就是不相信,硬是逼着爷爷又轧了一遍,爷爷忍气吞声地一直轧到天大黑。这件事到晚年爷爷对家人说起时,表情还很悲凉,他常说:生活所迫时为了生存,就得负屈与忍受,这也是不受磨练不成佛呀。”
??
六、??
??爷爷天生聪颖,适宜的条件便可显现出他那蕴藏着的天赋来,那年他在一个财主家做工,财主家的邻居家住着一个河北梆子戏班,晚上他天天隔着墙头听人家练戏,那时候唱戏的也特别苦,唱戏的名角,几乎都是在老师傅的暴打下成长起来的。每晚爷爷都出神地看,认真地听人家练戏,简直是着了迷,河北梆子那优美的唱腔深深吸引了他,对剧中的英雄志士也充满了敬佩,他真想自己也能唱戏,
??也能去表现那威风凛凛地英雄形象,没人的时候他就偷偷地在东家的后院学唱,他不但嗓音甜美高亢,而且唱得抑、扬、顿、挫,有板有眼,他的记忆力相当好,杨六郎,杨宗保的每段唱腔,他学唱得一字不差。有一天邻居那边教戏的老师傅听到了爷爷的唱腔,一下子惊呆了,他趴在墙头上,发现月光下这个十二三岁的英俊少年,穿着对襟小汗衫,长长的大辫子,那麽投入地唱着连他的学生还没学会的《辕门斩子》,不禁连声叫好,看见老师傅我爷爷很不好意思地停止了演唱,老师傅奇怪地问:“你跟谁学的?”“跟您学的。”我爷爷一边回答一边指着靠在墙头边的小凳子。老师傅掩饰不住心中的喜爱说:“好!好!”。第二天老师傅找到东家,对老东家谈起此事说:“我昨天晚上看到唱戏的孩子可是你家少爷?”东家连忙问他十多岁的儿子可有此事,他儿子摇摇头说:“不是我,也许是咱家干活的梁伙计,他唱得可好了。”老师傅自言自语地说:“这孩子真有天赋,戏曲天才呀!我教这麽多的徒弟,戒棍打折了好几根了,也没这孩子唱得好,如果这孩子跟我学戏,用不了几年就得红遍京东。”后来老东家给我曾祖父捎信,把他的意思告诉了曾祖父,曾祖父说什麽也不答应,旧社会唱戏当演员那是下九流,社会地位最低,甚至家里有人干这行,也是家族的耻辱。曾祖父认为我们是正经人家,绝对不能入这行当戏子。这位教戏的老师知道了家里的意思,无限惋惜地叹了口气说:“咳,真可惜了,没处找的人材呀!”自此我爷爷一生钟爱戏曲,直到老年闲下来还常哼唱。也许是遗传基因,我的姑姑解放初期,乡村排练戏曲,她以表演.唱腔和一副好嗓子,而名传乡里。父亲也喜欢演唱和弹奏,我们姐弟不管走到那,都以戏曲歌曲而闻名机关和单位,可惜的是我家没出过一个表演艺术家,这就是传统观念造成的后果吧!
??爷爷在香河县辗转扛了八年活,吃尽了人间的苦难和艰辛,经受了数不清的风雨磨练,长成了一个一米八零的身材,精明能干,相貌堂堂的帅小伙儿,他在家里烧菜做饭,田间各种庄稼活计无所不能,这时的爷爷虽是扛活,但走到那家那家都舍不得让他走,工钱也给最高的了。
??
??
??
??
发表于 2007-11-1 10: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又看到了,旧社会人民生活的困苦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 10: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洗了衣服刚晾在院子里,一会的功夫就丢了让我想起了马三立大师的相声<<逗你玩>>!

看完意犹味尽![s:40]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 1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作品出自哪里?不是胡编乱造,异想天开。是出自生活。这篇文章就是一段生活的再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1 2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亮亮,努力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4: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的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5: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爷爷在香河县辗转扛了八年活,吃尽了人间的苦难和艰辛,经受了数不清的风雨磨练,长成了一个一米八零的身材,精明能干,相貌堂堂的帅小伙儿...


从这句话看,作者相当有文学造诣。谢谢亮亮给我们的精彩原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2 15: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9 05: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