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3004
UID29631
注册时间2008-7-20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29 13: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李小龙并不满足于开班授徒,他的目标是好莱坞,希望通过电影来弘扬中国功夫。但是好莱坞电影界对他一直比较冷淡。最终让李小龙对美国失望,从而回港发展的导火索,是好莱坞筹拍电视剧《功夫》,李小龙竞争男主角落选。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
看到此处,我非常八卦地怀疑周星驰的《功夫》与此事有关,是蓄谋已久,要为偶像出这口气。众所周知周星驰是铁杆李小龙迷,少年时看到李小龙的电影惊为天人,从而立志投身电影界,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认为我现在做的所有事情,还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龙先生对我的影响。从他的电影里我得到许多能量。……”周星驰几乎每部电影中都有李小龙的影子,几乎每部都有,李小龙的招牌动作、招牌形象、招牌服装、招牌口语、招牌招数,甚至李小龙的大头照,频频在周星驰电影中出现,到了《功夫》,向李小龙致敬的细节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可以拿权力、名誉、金钱等许多东西来搞笑的周星驰,从来不肯拿李小龙搞笑,“因为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尊敬他,非常崇拜他,所以不能搞笑。”周星驰电影中的李小龙,更多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力量的象征。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功夫》评论称:“周星驰在其一直以来的作品中,都善用了李小龙在功夫上的创见。……
《功夫》里无疑继承了李小龙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的精义。片中火云邪神说天下武功无不破之理,惟快不破,这正是截拳道的原意,即以最短的距离、最快的速度打到对手的要害,故此李小龙提出不要闪避,进行截击(Don‘t Block, Strike),并要求应变迅速,而不需讲求甚么形式化的修饰。在片中,周星驰最后在猪笼城寨以一敌百所施展的正是截拳道式的功夫。……周星驰《功夫》与李小龙电影殊途同归,源出一辙,表达手法和电影结构或有不同,对于现代城市丑象的批判却同样深刻。功夫不但作为一种中国传统价值之具体表现形式,也作为一种人本精神的力量表现。所谓功夫,科学化点说便是把人类潜能发挥出来的一种手段,因此在电影里周星驰强调的是功夫的高低源自对功夫研究的专注和对潜能的开发,同时功夫无分派别之好坏,却只有功夫修习者个人道德的好坏之分,而周星驰与李小龙一样,在这方面皆是取孟子性本善之说……”
跑题跑题,不多说了。周星驰是幸福的,他是被偶像的星光照亮生命的范例;同时他也是可敬的,做到了FANS所能做到的极致,值得各位FANS同仁研究学习……向星爷致敬……
1970年,李小龙意外受伤,脊背重创,卧床四个月,伤愈后仍须服用止痛药。这段时间里,香港多家电影制片厂登门拜访,希望请他回港拍戏,包括当时香港最大的制片厂邵氏。邵氏开出的片酬是一万美金,当时相当于六万港币,比当时最红的影帝级演员的片酬高出一倍;而嘉禾公司则出到一万五千美金,也就是九万港币。
嘉禾不惜血本一定要请到李小龙的原因,是由于老板邹文怀慧眼识英雄。他在电视上看到李小龙的一段功夫示范表演,拍案叫绝,多年以后还在采访中津津乐道:“他侧踢一寸厚的木板,一脚踢断四块,力度和时间都掌握得无懈可击……”邹文怀还回忆说,与李小龙洽谈合作时,李小龙提到当时正在热播的一部功夫片,问:“这是不是香港目前最好的动作片?”邹文怀答:“是。”于是李小龙很有诚意和信心地说:“如果是我来演出的话,会演得更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