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寒冬

传奇人物·李小龙先生 (资料超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3: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杜惠东回忆:那天下午,李小龙约好嘉禾老板邹文怀去吃日本菜。那天李小龙拍戏拍到六点,片场的下面就是写字楼,李小龙下楼来到邹文怀的办公室,喊道:“邹哥,吃饭去!”邹文怀有事未办完,约好八点一起去。这两个小时中,李小龙来到位于片场附近的丁佩家中歇脚,坐了不久就说很热,出了很多汗,而且头疼。丁佩拿了一罐冰啤酒给他,又给他吃了一点止疼药,李小龙连衣服和鞋都没有脱就进房躺下了。丁佩在外面化妆,打电话,再回去看李小龙,躺在那里毫无动静,面庞已经发冷。她惊慌地打电话给邹文怀,邹文怀说赶快打999急救,晚了就来不及了……结果还是来不及了。救护车将李小龙送到伊丽莎白医院,后被证实已经死亡,当时李小龙还未满三十三岁。

盛年猝死,巨星陨落,这个意外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3: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出殡当日,数千人聚集在九龙殡仪馆附近,场内场外拥挤不堪,警方不得不出动大批警察控制人群。

当然,和通常观看名人葬礼的人们一样,大家的好奇远远大于悲伤,从镜头中可以看到,许多人的表情是嘻笑。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达在邹文怀的陪同下来到殡仪馆。

莲达按照中国人的习俗披麻带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3: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达送上的花篮上写着:“缘续来生”。

李小龙的亲人前来吊唁。李小龙的哥哥李忠琛是香港天文台博士,在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他的第二位妻子张玛莉是1975年香港小姐选美大赛冠军,能文善画,热心公益事业,曾获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是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香港小姐。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3: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龙的同事和好友,如苗可秀、小麒麟等也纷纷到场送别。诸位亲友瞻仰了李小龙的遗容。

 李小龙的遗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3: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葬礼会场。横幅上写着:“艺海星沉,哲人其萎”。

李小龙的棺木被抬出殡仪馆。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4: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家的保姆保护着李小龙的子女突出重围。李小龙的儿子李国豪当时刚刚七岁,在葬礼上指着父亲的遗体叫“Movie!Movie!”——他以为父亲还是在拍电影。
  
  李国豪后来也到好莱坞当了演员,20年后,在电影《乌鸦》中扮演一个死不甘心的亡魂,结果在片场发生意外:道具枪居然射出了真子弹,李国豪死于非命,与父亲同样是匆匆离去,一句遗言也没有留下。

由于李小龙的死亡太过突然,公众舆论一片混乱,各种猜测层出不穷。李小龙的家人始终保持沉默,直到在护送李小龙遗体离港前夕,他的妻子莲达才公开发表了一个简短的声明:
  
  “我希望香港的传媒不要对我丈夫的死做出任何推测。虽然还没有最后的验尸报告,但是我深信,我丈夫是死于自然。我不认为任何人需要对他的死负责任。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李小龙已经离开了我们。他会在我们的回忆和他的电影中长存。请大家记住他的天才,他的武术和他为大家带来的奇迹。我希望这些会永远陪伴我们和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
哀而不伤,猝而不乱,清醒理智,明察大局。看了这段发言,我觉得莲达真是一位非常可敬的女性,懂得李小龙的事业亦懂得李小龙的理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4: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达和一双儿女陪伴着李小龙的遗体回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举行了李小龙的第二次葬礼。他的棺木旁边,放置着鲜花拼成的截拳道的阴阳标记。

与李小龙合作过的众多美国演员、导演、制片人,他的徒弟,都来祭拜。李小龙的棺木在鲜花环绕下安然下葬。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4: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以后,莲达写过一篇追忆文章,展现她心目中的李小龙:
  
对所有要看这篇追忆文的读者,我有一点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请你先把所有的偏见与想象抛弃,原原本本地接受李小龙,了解他的为人,认识他自生至死始终是一个男子汉,因为你如果想了解一个人,你就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观察他。相信你绝不至于仅以书的封面去断言一本书,或以一枚落叶去决定一棵大树吧。同理,根据一小部分是无法把一个人的全部加以定论的。请你现在就把有关李小龙的所有想法都抛弃。其实,与别人的人生事实的接触是一件有益的事,或许多少可以受到影响也说不定。
  
  李小龙是一位非常敏感的人。我们的婚姻属于国际婚姻,但丝毫未曾有过国际婚姻常见的问题。那些人种、文化、教育、习惯上的差异,可以说反而使我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我们互相吸取对方的文化的长处。我们的婚姻与其说是1+1=2方式的结合,倒不如说是两个一半合而为一。换言之,虽然没有喝同样的一杯茶,但茶壶却是由两人所分享的。我们一向都很尊重个人。我们的爱情起初燃烧得非常炽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熟,爱情也变得像静静燃烧的煤炭般,更为深厚。有些人或许会说最大的悲哀在于没有被爱,但我倒觉得不爱才是最大的悲哀,因为如果不爱就不可能给予,也就不可能获得。如果我们的婚姻能被搬上银幕,只有一个地方希望能加以修改,那当然就是结局。与一般的夫妻一样,我也经常为李小龙的事感到焦急万分。但因为看多了小问题演变成两个人决定性的问题的例子,所以我们都努力去避免它。重要的是,互相帮助。如今回想起来,发现有三种因素是支撑我们婚姻最大的力量,其一就是宽容。或许有很多情形使你很难作到宽大为怀,但这时不妨用忍耐来解决问题。其而就是忍耐。李小龙是个急性子,有时会在应该矫正过错时大发脾气,这是人所皆知的。但在私生活中,他是非常温柔的,他曾经以最大的耐心使我能在香港住得舒适而不至感到格格不入。李小龙曾以身教告诉我所谓忍就是透过忍耐去了解。宽容与忍耐是只能存在于人与人的结合之中。但率真不同,率真是一种不在乎别人的想法,可以自由而毫无隐瞒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率真就是支撑我们婚姻的第三个因素。以一个演员也好,以一个真实的人也罢,李小龙在肉体上、心理上都是一个可以表达自我的人,所以才会把观众迷倒。
  
  唯有宽容、忍耐、率真,才能获得观众的爱,启迪他们的想法、感受以及自觉。人的心灵是很奇特的,给得越多,所得也越多。当然,去爱一个人既不是期待,也不是施舍。如今回想,我发觉李小龙曾在精神上给予我太多的鼓励。我和他的婚姻生活虽然只是短短十年,但他留给我的是生活中极重要的判断力、生命力以及决断力。我们的两个可爱的孩子,也都承袭了他这种精神。
  
  不过,李小龙却没有把他自己完全地交给任何人,甚至是我。他知道他想要完成一些什么,他的一生就将花在那些事情上。而且,为了要完成那些事情,他也具有必要的能力、创造力以及无穷无尽的精力。过去他难免也有抉择的痛苦经验,但最后还是发现自己的目的在于成为一个演员,透过电影来表现自己。当然,他也具有完成此愿所需的洞察力、献身、勇气、忍耐以及伟大的爱情。在他喜欢讲的话中,有\"光是知道是不够的,必须要加以应用\"。\"光是希望是不够的,非去做不可\"等话。李小龙一向不坐等机会,而是自己去制造机会。他是把使自己样样要比别人好视为一种义务。
  
  他的目标不在富有或成名,而在于完成高品质的工作。虽然工作完成后而获得财富和声望,但那只不过是副产物而已。但要坚守原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为了要成为一个有自我主张的演员,把全副精神都灌注于工作。李小龙丝毫没有偏见,与所有不同人种、宗教、阶层的人之间都搭上了桥梁,就像对我一样,跟他有过私人交往,一齐分享过人生的人来说,他也许会永远变成我们的一部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和创造力,而过的是每天均以事实证明这一点的生活。他的三十二年是充满了生命力的人生,要比活了两倍长的人更有所创造,更值得满足。一个人充满生命力而生活时,对死是不感到惧怕的。我相信他自己走过的是正直的人生而安息在平静中。李小龙并不希望我们为了想念他而哭泣,他只为我们能够从他那里学到如何辨别是非而高兴。
  
  我愿意在这里对他表示敬意,给他所应得到的赞美。


  在香港,李小龙猝死带来的轰动余热未消,怀疑和猜测继续进行着,众多矛头都指向丁佩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9 14: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佩后来回忆说:“我受到很不公平的指责,但是我不想解释什么。他的死是很突然的,我也受到了很大压力。他是我的好朋友,无论什么也不能破坏我们的关系。我对自己说,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我很珍惜与李小龙的友谊,所以我不做任何评论。”

丁佩直到十年之后,才首次在香港电视节目中开口,否认当天与李小龙发生过性关系。她对李小龙的评价是:“他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家。他把他的思想用他的身体完美地表达出来,所以他创立了截拳道,这是很了不起的。”后来的丁佩逐渐淡出影界,开始研究佛学,国家女子游泳队队员庄泳、乐靖宜、王大力都曾经是她的徒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6:0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