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05|回复: 6

放放毒——关于徕卡镜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0 15: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了,我们该进入正题了:谈谈我们莱卡M的顶级镜头。
我当年(2002年)在伦敦的英国皇家摄影协会(The 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 Fenton House 122 Wells Road Bath United KingdomBA2 3AH)巴斯总部的实验室里我的老朋友ANDY MOORE 先生(英国皇家摄影学会的资深技师)帮我手工测试了所有主要的现在在产的M系列镜头。其测试结果和莱卡公司公布的官方数据差不多,证明莱卡极其严谨负责的作风。其中公认的几款顶级王牌 28mm 2.0 ASPH, 35mm 1.4 ASPH, noctilux 50mm 1.0, 75mm 1.4 ASPH, APO 90mm 2.0 ASPH 都以超群的实力证明他们是莱卡M系镜头里王牌中的王牌。这五款当中,如若再次萃取精选,则最终结果是:35mm 1.4 ASPH (新九枚玉), Noctilux 50mm 1.0 和 APO 90mm 2.0 ASPH.
我们暂且搁置复杂细微的技术数据和枯燥乏味的理论,全面考虑光学理念(注意:不是理论),影像艺术,市场及人文的亚文化因素,我们不难找出各种原因解释为什么这三只乃是现在莱卡M系镜头中的顶级王牌。我自己对此解释的原因很简单:28mm 2.0 ASPH 确实是顶级头。可是现在蔡司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之后,憋着一股狠劲来给莱卡搅局,新近推出的数款旁轴T广角头都非常出色,简直个个直逼莱卡,然而价钱――却便宜太多了!市道啊!!如此:莱卡的几枚广角王牌只能在蔡司的狞笑下暗自神伤。。。
75mm 1.4 ASPH 当然也是王牌一只,可是,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75毫米的焦段是比较难于构图的。因为中焦主要还是拍人像,75mm近不够近,远不够远。使得许多莱卡用家(尤其是欧洲莱卡迷)还是放弃她而是购进APO 90mm 2.0 ASPH.
如是,我们莱卡M系镜头王座镜皇也就产生了:35mm 1.4 ASPH, NOCTILUX 50MM 1.0 和 APO 90mm 2.0 ASPH.
1:SUMMILUX 35MM 1.4 ASPH

要买莱卡M镜头,几乎肯定的是一定先买她的看家王牌:35mm F1.4 Summicron ASPH,她不仅是M系的顶级王牌,也是整个莱卡镜头群中当之无愧的翘楚!她于1994年推出,并一直生产至今。她和上一代35mm F1.4 Summicron的区别就是那片非球面镜片。他的光学结构是5组9片 (九枚玉),后组有1片非球面镜片。它是莱卡 35mm 镜头中最锐利的一支,拍出的照片影像边缘利索,线条清晰,当开至最大相对孔径拍摄时,影像边缘仍能保持相当出色的解像力,色彩还原非常好,饱和度很高,颜色有些夸张,它很受专业摄影记者的钟爱。
SUMMILUX M 35MM 1.4 ASPH 绝对是一款让其他光学公司的同行望尘莫及的产品。她在全开光圈的时候具有超乎想象的细节分辨力,反差与色彩还原。让人根本无法相信这是用F1.4光圈拍摄的。该镜头在全开光圈时拍摄到的画面综合素质远远超越了许多日本产专业定焦镜头在最佳光圈(不一定非是最大光圈)时的表现!莱卡在1990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款35MM 1.4 镜头时采用了2片非球面镜片,但是产品上市后不久就发现这款镜头的焦点外成像存在缺陷,因此很快宣布将该产品停产。现在的新款35MM 1.4 ASPH 是用的一块非球面镜片。到目前为止,莱卡公司在同一镜头内采用非球面镜片的数量就只一片。新款35MM 1.4 ASPH的出色表现还在于她具有超一流的色彩表现能力,与老款的 35MM 1.4球面镜片相比,新头色彩更为浓艳纯净。可以说:她的高饱和度色彩还原能力使她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在莱卡M一线主力镜头群中,35MM 1.4 ASPH镜头无疑是王牌中的王牌!
买35MM 1.4 ASPH 还一定要买白的,黑的和白的比是天壤之别,材料做工都差很多,重量几乎差一倍!不过听说白的停产了,价钱又得一路飙升。
莱卡的产品有许多神话,有些过分的反而会有损莱卡的形象。著名的“八枚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莱卡在历史上第一代的 SUMMICRON 35mm 2。0 是六组八片的结构,其中最早期的即被称为“八枚玉”,被日本人神话了许多年,今年华人圈里也掀起了这股狂风。其实,“八枚玉”无非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高镜片和非球面技术尚未普及的情况下莱卡公司做的一个折中,又要纠正各种相差色差,又要反差分辨率,结果被迫用了8片玻璃才达到目的,成本高又产量低。很显然,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摄影师和器材评论家都认为后来使用高折射玻璃和ASPH的35mm 2。0 光学质素更高。而“八枚玉”和新镜皇35mm 1。4 ASPH 比就更得甘拜下风了。现在网上很多人将35mm 1。4 ASPH 形象的叫做“九枚玉”,就是为了说明1。4 ASPH 对于“八枚玉”来讲的无可战胜的王者地位,“八枚玉”必须臣服!现在应该是正式给我们的M新镜皇加冕的时候了,让我们一起为35mm1。4 ASPH欢呼吧!
我们应该给那些被“八枚玉”毒害得不轻的朋友们敲敲警钟吧!其实不光莱卡,佳能也遇到过类似的尴尬。其实在使用八枚镜片的情况下,影像质量发展的潜力已经枯竭了。玻璃的选择,特别是现代玻璃类型的采用或许有好处, 但是不足以造成飞跃性的发展。佳能FD1:2/55MM非球面设计说明了这个事实,可是由于使用八枚镜片,含一个非球面和一个浮动镜片,它非常笨重和难以忍受地昂贵。而相比之下,莱卡35mm1.4 ASPH 体积是如此小巧精致,不得不佩服德国工匠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有人总问我,为什么35mm 1。4 ASPH 比35mm 2。0 ASPH 贵那末多?光圈大那末一级有多大用处呢?太有用处了。不光单单是生产成本和工艺的问题,而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一个体现莱卡使用者世界观和哲学观的问题。严肃的莱卡M摄影师们(尤其是欧洲的)都会毫不妥协地告诉每一个新的M爱好者尽量避免使用闪光灯!其实这条理念不光适用于M,也适用于其他品牌。为什么要这样呢?简单说吧,摄影的真实意义乃在于如实地记录我们的社会和上帝创造的世界万物。摄影本来就是对我们眼睛与大脑的艺术记录,越真实越好.只有一张光,景,人都被真实记录的照片十年后再看才会让人们回味良多. 因为甚么呢? 真实! 我们的良心只会对真实的东西有反映.不是吗? 那末加闪光灯的就不真实吗?答对了!确是如此!而血统尊贵的M从来都是对闪光灯不屑一顾的。
在你摒弃闪光灯时,就会自然发现你手中镜头的光圈总是不够大:你不会总是在阳光充足的室外记录你周围的社会。世界上不论哪里,总是阴暗的地方远远多于阳光普照的场景。而只有高质量的大光圈镜头才能为你记录现场光线提供坚实的后盾。其实不光是严肃的职业摄影师需要大光圈的支持,普通M爱好者也一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伦敦泰晤士河边照议会大厦及大本钟的夜景时,会发现周围都是扛着三脚架和尼康佳能们的傻小子,而你,从白金汉包里轻巧地拿出你的M和35mm 1。4 ASPH。凤眼微斜,对着对岸轻松地举起相机,将35mm的光圈调到1。4,按下宁静的快门,你会非常轻松地用1/30, 1/60秒的高速轻而易举地手持拍下完美的夜景照片,根本用不着三脚架!周围的尼康佳能们对你投来羡慕得恨不得跪下的目光,而你,M,是不屑于和他们交谈的。是的,莱卡就是NB!
35MM 1.4 ASPH,夜景通吃,我看行!
2:NOCTILUX 50MM 1.0


我本人和我许多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的同行们都是坚定的M大光圈的烧友,都是暗光迷,都对闪光灯嗤之以鼻!我们虽然都对35MM 1.4 ASPH赞赏有加,可是遇到一些光线条件特别特别差的场景,1.4的光圈仍然显得有些吃力,这时我们就会祭出夜景王NOCTILUX 50MM 1.0。
NOCTILUX 50mm 1.0 是一只非常传奇的镜头。她最早出现在1966年莱卡的全盛时期,当时的规格是NOCTILUX 50MM 1.2,是六片四组结构,而且使用了两片手工研磨的非球面镜片。使用者无不诧异于她的最大光圈下的影像世界,因此成为莱卡专业地位的标志。目前的NOCTILUX 50MM 1.0 是在1994年上市的,对第一款做了较大的改动,宣称取消了非球面镜片,而实际她的最后一片镜片就是一种特殊的非球面―一种介乎于标准非球面和FLOATING ELEMENT之间的一种变种非球面,有些莱卡理论家说这是因为莱卡还没有为此新品种镜片想好起什么名字。
这是这片神奇的镜片使得NOCTILUX 50MM 1.0 将弱暗光下的世界如许神奇美妙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2003年第一次测试这只镜头也是在伦敦,我学着莱卡英国公司首席光学测试员CHARLES FENECH的样子也去拍街道两侧的阴沟,时值深秋,阴沟里有许多落叶,50mm 1。0 竟然把它们如此真实艳丽地表现出来,我简直震惊了,无法用语言描述我的狂喜心情。我早知道NOCTILUX 50MM 1.0 速度快过人眼,能够表现暗光下人眼都看不到的景物。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NOCTILUX 50 1.0 不光是展示给了我们人眼看不到的大千世界,而且还表现得如许魅力无穷。她在最大光圈下的成像是极其让人心醉的,对于我这种暗光现场影像表现的狂热分子,简直是让人癫狂!是的,这是我搜肠刮肚想出的唯一可以形容 50 1。0 的词语。她在全开光圈的时候是会把你的灵魂带入伊甸园的!当然,也有很多职摄选择NOCTILUX 是为要控制景深,但我不认为控制景深是NOCTILUX 的魅力所在,我自己反而觉得用35MM 1.4 ASPH 来浅化景深(SHALLOWISE THE DEPTH OF FIELD)已经是足够了!NOCTILUX 的景深非常的浅,如果你对准一米外MM的鼻子对焦,那末她除却脸之外其他部位都会虚化的。
NOCTILUX 50MM 1.0 现在的市价是25000左右,而且身价会继续飙升,她可能是M系镜头里升值幅度最大的一只。很多M友们对此不太理解,问我为什么,其实主要原因很简单:成产成本。现在要设计一款光圈为2.0,光学误差极小的标准镜,是相当容易的事。这种标准镜(50mm SUMMICRON-M正是最佳范例)有极高的反差(contrast)、清晰度(definition and clarity),良好的细节,甚至已达到现有底片所能记录细节的极限。但是假设我们将光圈设计加大一格到f/1.4,我们就必须开始面对「无法完全矫正」的难题了。耀光(flare)和变形(distortion)无法完全矫正,因此对色还原度也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如果我们胆敢进一步把光圈设计再加大一格,结果就会出现一些令人讨厌的光学缺陷:诸如横向色差(transverse chromatic aberration)、彗星像差(coma)、球面像差(spherical aberration)等等。
因而实验室测试NOCTILUX时,在1.0最大光圈下,底片中心9mm为直径的圆形范围之外,就不免就会测出一些像差数值。像是彗星像差、球面像差、以及横向色差等等,同时也有一点枕状变形,以及全开光圈下可见的暗角。这些像差在缩小一格光圈时,就几乎完全消失。实验室中所测得的数据,只是这次测试报告的一小部分而已。绝大多数的时候用肉眼观察,这些光学问题并不是很容易察觉的。
NOCTILUX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1966年开始,莱卡多少代人前赴后继,默默奉献,锐意进取,终于使1994年推出的新一代NOCTILUX完美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使其成像又有了质的飞跃。1966年第一代NOCTILUX 50 1.0 ,也就是那只著名的双非镜(现在已经炒到6万多还很不好找)我也试过,和1994年新一代NOCTILUX比起来,只能说是昨日黄花,没有任何优势了,之所以那末贵完全是市场行为。
另外,值得提起注意的是,新一代NOCTILUX对于耀光的抑制能力非常强。在照片中,几乎找不到什么「非影像」的光源。这是以Velvia底片和50mm SUMMICRON镜头比较的结果。同时以两支镜头拍摄(场景为由一板墙缝中所散逸出来的强烈光线),SUMMICRON在画面中央出现了些许的反射(50mm SUMMICRON向来以抑制耀光能力而闻名),而NOCTILUX完全看不到有任何耀光的现象。NOCTILUX在反光强烈的环境下与暗部区域,粒子与色彩阶调,都有很纤细的层次表现。当然,这也是耀光抑制力优越的表现。在同样严苛的环境测试的SUMMARIT,耀光情形就相当严重。
说实话,严格按照纯技术指标来讲,NOCTILUX 50MM 1.0 比起35MM 1.4 ASPH 来,还是略逊一筹。那末她为什么能够登上神坛王座,连35MM 1.4 ASPH 都比下去了呢?就是因为只有她才能完成M的终极影像哲学:真实再现所见,所见即所拍。35MM 1.4 虽然光圈已经够大,然而在某些弱光条件下她就有些吃力了,这时就只有祭出NOCTILUX 50MM 1.0来。有人会问,闪光灯肯定是不能使,今天充斥在摄影界的电子闪光灯,遇到阴暗场合就自动打光,结果完全扼杀了摄影艺术的表现:捕捉阴影。阴暗部位的阶调的美感,可以说是一位摄影家展现功力的正字标记,那末我们用慢速呢?这样1。4 也就可以胜任所有弱光条件了呀?答曰:不可!理由很简单:不真实!慢速出来的效果不是我们眼睛看到的。世间能够追赶上我们人眼速度的镜头只有NOCTILUX 50MM 1.0。以前佳能出过0。95的一只镜头,然而那只头色彩还原和莱卡比天壤之别,尤其是对肤色和金属质感的还原。英文NOCTILUX是一个组合词,NOCTI是拉丁文词根,意即夜晚的意思,LUX可作奢侈讲(希腊词根),也可作勒克斯照明单位讲,我个人认为NOCTILUX不如意译成“夜景王”比较形象。她的出世就是为了征服所有弱暗光线,使每一个拥有她的人切齿体会什么是莱卡的终极哲学。至于最大光圈时的魅力及迷人的焦外成像等不过是附产品而已。
NOCTILUX 50MM 1。0,浑身上下光芒四射!没有任何缺点!如果有我也将会穷极一生来追寻。
黑暗王者NOCTILUX, 我看行!
3:APO 90MM 2.0 ASPH


再说APO 90MM 2.0 ASPH。 90年代初期,莱卡在35MM 1.4 ASPH的改款上意识到市场对于非球面镜片使用效果的强烈肯定,因此开始全面地将各焦段镜头非球面化。于是新款的APO-SUMMICRON M 90MM 2.0 ASPH非球面镜头在1998年上市,取代了1980年发表的老款SUMMICRON M 90MM 2.0.她不仅拥有非球面镜片,而且是M系列中的一款有APO完全消色差的功能。这是M‘系列镜头里第一只AA头,即同时使用了非球面(ASPH)和消色差校正(APO),因此成为了一只划时代的镜头!该镜头完全在德国生产,是正宗的德国血统镜头(她的前款90MM 2.0 球面镜头是在加拿大生产的)。这只AA头在影像品质的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原产品所确立的标准。该镜头在色差修正上有了明显改进,色彩表现更为细腻,渐晕现象在这只镜头上表现得十分细微,只有极为敏锐的眼力才能发现渐晕的存在。
APO SUMMICRON M 90MM 2.0 ASPH的五个镜片中包括了2片高折射玻璃与2片特殊折射率玻璃,以及一个研磨方式制造的非球面镜片。这只镜头在影像质素上比之前款有极大的飞跃,在全开光圈的时候已经比前款镜头收缩2-3级光圈表现要好了,而且整个画面非常均匀,色彩饱和度与细节分辨力比之前任何一款M系列中焦镜头都要高!用传统方式收小光圈换来影像质素的看法已经不适合于AA头。受惠于APO完全消色差设计结构,与前款镜头比,在色差的修正上有更加明显的效果,色彩表现与还原更加逼真细腻!
作为M系列非常成功的一款镜头,她大大拓展了M系列在各个领域的用途。而质量优异的大光圈的设计使她在报导,人像,风景摄影上都是非常受欢迎。APO-SUMMICRON M 90MM 2.0 ASPH 的画质如此出众,使得莱卡不仅仅把她用在M系列上,也在2002年推出相同光学结构的APO-SMMICRON R 90MM 2.0 ASPH,使得莱卡R系列相机也能分享她的高素质。该镜头的成像质量毋庸置疑,属于最出色的一类,她的出现实现了莱卡整个M镜头群中大光圈镜头的全面革新与升级。90MM AA 头也就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中焦镜皇”,现在尚无任何中焦镜头敢于与其比肩。
具体测试数据我就不罗唆了,谈一点实战体会。90MM AA 拍人像简直是绝了,光线充足的时候还体现不出她的独特魅力,当日落西山或在光线昏暗的室内条件下,即在亮度为500-800烛光/米平方时(4000烛光/米平方是标准的日光条件,而1烛光/米平方是在烛光下),她依然能拍出完美的人像(2.0光圈,400度或增感时),有时候甚至我的眼睛都告诉我说这样的光线下根本不可能完成正确曝光,然而冲出的胶片却让我一次一次拜倒在这枚AA神镜面前。对于我这种既追求完美影像质量,又追求莱卡极致哲学(绝不用闪光灯,只用现场光)的M摄影人来说,这已经足够足够了。
这只镜皇目前的市场价已经涨到RMB 19800(黑色),身价也是一路看涨,她的银色版本也停产了,很是让人遗憾。我买这只镜头的时候刚逢她银头停产不久,身价顿升,囊中羞涩的我只好买了黑头。2002年在伦敦测试莱卡M顶级镜头时都是银头(NOCTILUX 50MM 1.O 不是,她只出了黑头),那个手感啊,真是比黑头强很多,尤其重量银头要比黑头重很多,非常凿实,这是因为外镜筒的材质不一样(银头是纯铜镀铬,而黑头是铝合金喷黑漆)。此外我总感觉做工也是银头比黑头精细。当然黑头也有她的优势,那就是:轻,不坠手。不过我还是建议莱卡影友们买进白头收藏,绝对比黑头更保值。
AA神镜!我看行!
最后再费几句话,所有M的追随者们面对M顶级镜头与日俱增的身价都会有自叹囊中羞涩的感觉(赖昌星式的大款除外)。那末我们有时就必须在她们之间做出抉择。我认为如果只购买一枚镜头的话,那么没得挑,35mm的定焦镜头是不二之选。徕卡M 35mm/F1.4 ASPH镜头,一直以来都为众多徕卡迷们所推崇,可以说已经成了M顶级镜头中的王中王! 不仅拥有适中的焦距段,而且畸变几乎为零,可以适应各类拍摄题材。至于成像质量,用户们给予的评价是——相当杰出!当然了,如果影友们经济实力允许,最好是把这三只镜皇全部买下。我相信到那时我们都会扪心自问:今朝拥有,夫复何求?!
全都买,我看行!

原作者:许宁ADAM NING博士(MBA PH.D)留英治学多年。早年加入英国皇家摄影学会。 2002年在英国以一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即位50周年巡视普林斯顿组照开始在英国摄影界小有名气。现为皇家摄影学会资深会员(CORPORATE MEMBER);伦敦LONDON TOWN莱卡俱乐部常务理事,伦敦大学摄影学会副总裁,牛津大学摄影协会常务理事等。
发表于 2009-9-20 20: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图无真相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20: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明月松间照于09-20-2009 20:28发表的:
无图无真相


图找桃白要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0 21: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莱卡就是毒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啥叫莱卡啊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3 12: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24 09: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路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5: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