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02
UID20977
注册时间2007-4-19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10-10-4 17: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镇区东北交汇成十字,河上的石桥联袂而筑,显得十分别致。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这两座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两桥皆重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又由里人捐资重建。1957年永安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永安桥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1984年春天,曾经在上海油画雕塑室工作,后赴美留学的青年画家陈逸飞,前往周庄写生。当时昆山至周庄的公路尚未筑通,只能走水路。他不能在画板上一一写生,便用照相机记录周庄。在盘桓了一个星期,所带胶卷全部用完之后,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描绘双桥的油画《故乡的回忆》是他这次水乡之行的收获之一。这幅作品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于纽约的十月金秋,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画廊展出,中国江南的小桥流水把美国观众带入了神话般的境界,引起轰动。
1994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油画《故乡的回忆》买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一时传为佳话。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胜似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1985年5月10日联合国邮局以陈逸飞水乡古镇周庄为题材作品,为首日封,在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发售,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九百多年的繁荣史,是水写就的。依水而筑的古镇,是碧澄而流长的水,使它变成了一件文物,变成了一个敞开的博物馆,变成了一部耐人寻味的历史。
因所在位置不好只能拍到单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