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310
UID28171
注册时间2008-5-10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财运
舍方能得,不舍不得。舍即布施。(佛家讲布施有三种: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即凡是别人想知道、想学习的合于正道的方法,只要自己懂、自己会,就热心去教,能够得聪明智慧的果报。无畏布施,即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时,能够帮助其消除恐惧,如此得健康长寿的果报。素食属于无畏布施,因为不害众生性命,众生看到你都不会恐惧害怕。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为别人,不为自己,就是布施,就是供养。)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财运跟舍有关,小时候就比较大方的孩子长大后多有钱。参“我不应该不舍得”。 太抠门儿了发不了财。有的人特别省,结果不是孩子浪费就是得病、招灾让你耗钱,甚至让骗子骗钱。实际上节省是美德,但是要平静地省,揪着心的省不行(仍是贪心)。为什麽有的人挣了钱会丢,借出去的钱不还?自然力没有人我分别,你对别人吝啬不行,对自己吝啬也不行(指舍不得的心,与古今大德无欲无求的朴素不同)。
孩子永远是你的下一代,得让孩子供你,不能倒过来。有的老人真省,过年买双新袜子都舍不得,儿女孝敬点钱觉得烧得慌,有点钱给儿女花,不知道这样断送了儿女的前程,断送了儿女积功德的机会。老人是家庭之树的根,老人给儿女花钱自己不花,大树根没水,这个家族就没落了。奉劝所有的人,有水先浇向树根,后浇树干,最后浇树叶,要孝养父母,善待自己。我发现老人舍得花钱的,家族的后代多当老板。抠门儿的人多穷命,因为不舍不得。有的人往寺庙捐钱,是因为贪寺庙能给自己带来财运,而看到别人穷困却不能帮一下,(布施是为了戒除贪心,不贪才能得,而这麽做仍是贪心)“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行善,方是功德”。有的人信佛贪,请个佛像、念珠等等的,都当成宝贝,这就是吝啬心出来了(当然对佛像、经书应该恭敬,但恭敬不是贪心),自然力一看,你已经有那麽多宝贝了,不可能再多给你财富。
有个老人特别省,我到他家一看,下不去脚,全是破烂堆,他还说:“我勤俭节约。”他供的佛里三层外三层,好几十尊往那里一堆,感觉好像是卖佛像的。我说:“你家佛真多。”他很高兴:“是,我家佛是多!”“你们家倒霉事也多。”他说:“是,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你贪心啊!你攒破烂,你舍不得,有舍不得的心财运就不行。”他问:“我怎麽变财运?”“你把家里的破烂舍一舍、卖一卖,支援国家建设。”他问:“灵吗?”我说:“灵!”他把破烂卖完了,他儿子多年没找到工作,结果找着了,他说:“原来舍的概念不是往寺庙舍。”那就把舍理解窄了,无所不舍!过去禅宗慧可断臂求法,甚至要自己的命都给,舍到无限就能成佛。什麽都不能舍,感情不能舍,爱人多看别人一眼都生气,看重什麽为什麽所伤:看重感情为感情所伤,看重孩子为孩子所伤,看重破烂为破烂所伤——让你永远吃破烂、穿破烂、攒破烂,最后自己也是破烂(有些人穿破烂、吃破烂,而将所有拾破烂换来的钱帮助别人,这非但不是吝啬,而是高尚的菩萨行为)。人要活得轻松自在,看破、放下,以吝啬心虐待自己也不行,要善待万物。很多人要麽就节俭过了,自己一点儿钱舍不得花,要麽就贪过了,只舍得给自己花钱,不给别人花钱,两种都属于贪心(吝啬是另一种贪心),都不行。不舍得给自己不能证明无私,只能证明心眼儿小。有个居士今年都89岁了,跟我说:“周老师,人家给我十块钱我都受不了。”我说:“你心眼儿小,你拿那个当钱了。钱来了不要当钱,去也不要当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来去没感觉才是人生对钱财的宽度(奢侈、浪费更不行,古人讲‘有钱善使用,死后一场空’,一定要善使用)。” 若挣钱就高兴,那麽进财就窄了;若出钱舍不得,进得也窄了。真正觉悟的人把一切都看淡。
我曾讲过贪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我讲这个太极图,出去是个鱼尾巴,回来是个大脑袋,你要贪了小便宜,等到明年吃亏就比今年大,若是后年吃亏就更大,越滞后吃亏越大。什麽叫贪小便宜?把单位的信封信纸等东西带回家,单位分东西时先挑好的,为讲价跟做小买卖的争吵(古人曾训诫“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