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497|回复: 2

我们都是雷锋的“传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5 18: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今晚报   作者:姜 樾  2012-03-03 13:35


  临近“学雷锋日”,昨天中午,记者走进本市武警六支队的警营,正巧遇到二大队八中队的指导员李涛带着几名战士从富宜里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回来。他告诉记者,不管是新战士还是老战士,个个都甘愿像雷锋那样积极奉献、乐于助人。

  关爱孤寡 犹如父母

  警营里的小伙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在想念家中父母的同时,也把社区的孤寡、独居老人看做自己的父母。与八中队结成“对子”的富宜里社区李桂林老人,没有儿女,老两口年逾六旬,生活比较困难。李涛和战士们特别牵挂,除了年节送慰问品和打扫房屋以外,他们还时常会去陪老人聊家常,给予精神安慰。“只要战士们来了,老人就特高兴,就像亲人回家了。”李涛回忆,去年的一个晚上,老人感觉腹痛难忍,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接到老人电话,他和一名战士立即赶来,背上老人,随后打车送到医院,深夜治疗结束,又把老人送回家中。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李涛和战士来到84岁的王宝琴老人家。“你们又来了!快请进!快请进!”老人乐呵呵地打开门,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喜悦。王大娘说,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在外地,一个身体不好。多亏战士们隔三差五地来探望聊天,帮忙干活,她才不寂寞。

  吝啬对己 慷慨对人

  回到警营,记者注意到,许多战士生活都很节俭,不愿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元钱,但在捐助困难人群时却又非常“大方”。七中队七班的班长李学华是一位即将复员的老班长,他的节俭在战士们眼中就像雷锋一样。两位班内战士告诉记者,老班长身上从来不带钱,每月除了买日用必需品以外,几乎没有什么花销,总是把钱攒起来寄到宝坻农村生活困难的家。然而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吝啬”的老班长却给汶川灾区捐了两千多元。去年给西部失学儿童捐款,别人捐100元,他却捐300元,还主动询问:“捐一次够不够?”朴实的李学华向战友们坦言:“灾区的人和失学的孩子比我更需要钱,把钱捐给他们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值!”

  助人解困 义不容辞

  在攀谈中,记者发现武警六支队的战士们还总是义不容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去年十月的一个中午,在蓟县老家休假的汽车运输中队战士高飞,在水库附近看到一辆菲亚特轿车停在路边,一对老夫妇正在车旁焦急地打电话。高飞上前观察发现,该车右后车轮爆胎。而两位老人既没有工具也没有力气更换备胎,此地又极为偏僻,根本没有汽车修理厂。高飞见状,赶忙跑回家拿来千斤顶和扳子等工具,担当起义务修理工,帮两位老人换上备胎。

  八中队一班的战士刘俊昌在小白楼附近的胡同巡逻时,突然发现一栋老旧的小二楼上飘下多件衣服,抬头一看,原来是窗外的晾衣绳断了。小刘毫不犹豫地捡起所有衣服,并一一抖干净,快步送上楼去。户主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太太,对他表示感谢的同时,又请求他帮忙重新绑好晾衣绳。小刘注意到要探身出窗才能绑绳子,很不安全。但想到自己身穿戎装,不仅代表着武警的形象,更代表着人民子弟兵的形象。小刘随即冒险跨上窗户,帮老人绑好晾衣绳。

  采访结束时,武警六支队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永不过时,作为武警战士更要薪火相传。
发表于 2012-3-5 18: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根本没有雷锋这个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6 20: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雷锋这个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发扬“雷锋精神”是好的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5 22:4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