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5270
UID12436
注册时间2005-9-8
最后登录1970-1-1
人气值 点
在线时间 小时
|
有人说,怀旧是一个人衰老的表现,我则不大以为然,觉得怀旧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标志。因为原来很多不经意的事物,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们才能更深刻地感知、领悟它的价值和意义。
近年来,我常常怀念起我们村大庙里的那棵老槐树。这种怀念,已经成了我的一种情结。它已经在我的脑海深处扎下了根,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模糊的老槐树形象在我的内心深处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了。它已经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一个苍老而鲜活的生命。它就像一个慈祥而又仁德的老祖父,朴实又善良,顽强又无私。它一直关怀着我们,呵护着我们:它普降恩泽给我们。我的童年、我的少年,就是在它的“怀抱中”成长起来的。今天,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它的精神和品格仍然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大庙是我小时候读书的学校。据庙碑记载,这座大庙是明朝万历年间本村出生的宦官张思爱所修。大庙分前后两座大殿,大殿的两侧是耳房,然后是对称的东西厢房。中间的院子有半亩地大小,老槐树就生长在这院子里。古庙古树,古色古香,环境幽雅,确实是一个读书的好所在。
老槐树主干的直径足足有一米多,十来岁的小孩子需要三个人才能合抱。它的树龄也应该和庙龄一致吧,也就是足有四百年了。老槐树的树冠极大,几乎遮住了整个院子。老槐树春天发芽长叶,初夏便是浓阴密布了,槐花开了,乳白色的,一簇簇的,挂在浓密的枝叶间,喷洒出淡淡的芳香。每天,我们在它身边追逐嬉戏,在它的绿阴下乘凉、开会、唱歌和跳舞:雨后我们还能捡到许多蝉蜕。有时,我们还背着老师,偷偷地爬到它粗壮的“身上”坐在它宽阔的“肩膀”上,读书或休息,老槐树负载着我们,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喜鹊常常站在它的“头上”,唧唧喳喳报着喜讯;麻雀在它的枝叶间,跳来跳去,自由自在地追逐着。四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万只各色各样的鸟儿光顾过它,访问过它。
从五六岁到十四五岁,十年间,我和村里其他的孩们一样与老槐村朝夕相处,老槐树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老槐树所表现的品格——春的生机与奔放,夏的浓郁,秋的成熟,冬的苍劲,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古人说“格物致知”,每天“读着”老槐树,不知它给了我多少思想的营养。
老槐树,它铭刻着我们村四百年的历史,它是我们村四百年历史的“见证人”。它见证了明末,见证了整个清代,见证了民国和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它见证了四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我们村老百姓四百年的喜乐悲哀。天灾人祸,它一定和村民一同哭泣过;太平年景,它也一定和村民欢歌笑语过。老槐树不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吗?我越读它,就越感觉它的内容丰富,越体味它,就越感觉它的魅力无穷。
万万没想到文革中淳朴憨厚给人以四百年恩泽的老槐树也惨遭不幸。庙毁了,树伐了,连那块庙碑也给砸了。一个苍老而又鲜活的生命被无辜残害了,一部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书”被任意撕毁了。我为老槐树的不幸遭遇而痛心。
然而,在我的心目中,老槐树并没有死,它的形象、精神、品格依然是鲜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