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835|回复: 0

依依炊烟在何处(郑文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7 16: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那一年春天,确是有什么事错了,而且错得一点也不美的温柔。许多年过去了,那群在春天里惶然四顾的孩子,该已长大;迟疑举起的手臂,该已壮硕;只是关于春天,关于炊烟他们的谜底是否完全解开了呢?他们之后一年又一年的城市孩童,是否仍在相同或类似的谜面里呢?
我思索着那个春天,思索着那场不知要归罪于谁的错误。
也许,第一个错误要归罪于我吧?我不该受春临大地勃勃然的鼓动,兴冲冲地教同学们欣赏了两篇写春天的散文。更不该的是还让他们写一篇和春天有关的作文。如果我真的有错,我的错就仅此而已。
学生们写作文的时候,我不喜欢走来走去干扰他们的思绪,或热切地弯腰探看他们写些什么。即使是一个十几岁的孩童;即使这孩童一个小时无法写出一个字,我仍然得尊重他的创作自由。
但孩子的心思是最单纯直接的,不会写的字,不会用的形容词,都会在一声“老师”之后源源涌至。除此之外大部分时间,我静默在窗前,眺望远方春色。那片蓬勃充满生气的绿色,仿佛在质问我:“你是否也在成长?”我没有勇气回答,只有羞惭地低下头。我们在春天脱下大衣,换上春装,却只看到角质层更新后日渐增多的皱褶;至心灵,有谁能从一口井里看到明晰、真正的自己呢?我们看到的只是世俗的秩序在那里结茧,而蛹,常常是窒息的!
天真烂漫的孩子,当然还看不到这一层。他们笔下的春天,无非是对春花、春草、春雨之类的赞颂。春日里给小狗洗澡,也可以写成有趣的小品呢;骑车、放风筝、钓鱼、野餐……他们在春天做的每一件事,无一不美;粗糙的文字,凌乱的结构都无法掩饰他们童稚心灵的美丽。春天是四季之首,而孩童时光不也是人生岁月的春天吗?
春雨绵绵的夜晚,我在灯下批改这些春天的作文,内心充溢着快乐与羡慕。直到炊烟的出现,我的心情才转入另一番情境。
“春天的黄昏,我走上楼顶的阳台,看到夕阳西下,炊烟四起,成群的倦鸟正在归巢……”
只要不下雨,很容易欣赏到“夕阳西下”,“倦鸟归巢”的黄昏景象。但是“炊烟四起”,还能在我们这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的市镇里看到吗?我倒很想让学生们带我去见识一下呢。
过了一周,发作文本的下午,春雨暂歇,所有的恍惚也离我远去,我的感情仍然浪漫地想去参与他们笔下的炊烟,而我的理智却充满疑惑地想探知谜语的真相。
发作文的那堂课,照例是要讨论作文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同学们激动热情的说了很多作文中的问题,最后说起“炊烟”,同学们只是沉默地惶然四顾,那个写“炊烟四起”的学生也低下了头。他们真的不知道“炊烟”是什么,也许他们在作文范本上看到“炊烟四起”,想象那是很美的黄昏,就拿来写这里的高楼远眺了。
有个同学也许认为气氛太静默了,勇敢地举起手,大声说:“老师,我知道,炊烟就是煤气!”
我笑了,一种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的笑。或许,是为了报答那个小同学打破静默的热情?或许,是为了掩饰我的尴尬和失望?
我所知道的,以前乡村没有煤气灶,也很少用煤球,地里农作物的秸杆就是料理三餐的能源,这些干燥物燃烧时有浓烟,每一家的房顶上都立着通风的烟囱。中午太阳太足,炊烟被强光冲淡,看不明显,早晨与黄昏光线弱,炊烟缕缕升上空,远眺总有袅袅不尽的余味。男人在田里或孩童在路上看到“炊烟四起”,就知道是回家吃饭的时候了。
至于现在,炊烟还是看得见的。农民的可爱是对地里一草一木的珍惜;成堆的干燥物堆置不用,有违他们的节俭观念,煤气灶只在应急和快炒的时候用,炖大锅的菜,年蒸糕饼,仍是用大灶的,所以,炊烟的本质也已经不太一样了。
学生们的小小心灵,当然还不了解。即使同是炊烟,也会随有时代改变的。他们的无知并不是错误,但是,他们说了完全未曾目及的现象,写了无从了解的事物,这个错误是谁造成的呢?那些印了又印的作文范本,提供给孩子的是怎样的文学教育?而整天抱着作文范本在父母威压下在灯下苦读的,他可能是一个数学天才,对作文一点兴趣也没有!许多同学假日要上书法、绘画、音乐,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提高班”,有的学生一天要上三种课,比平时在学校还紧张。这些密集而又不快乐的学习,又为我们跨世纪的新人提供了怎样的生活教育呢?
我确实不知道!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的童年岁月没有任何学习的枷锁。自由是最大的爱,田野提供最宽广的学习;在依依炊烟里,我一步步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谁说他们是幸福的一代?我享受了生命之春,比我的学生们幸福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11 21: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