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724|回复: 0

话说绿豆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5 12: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天是吃绿豆糕的时候。

  北京的吃食,是极其讲究的,一招一式不能乱。元旦要吃驴肉,谓之“嚼鬼”;立春要吃萝卜,谓之“咬春”;三月要到天坛城根儿采龙须菜吃,图的是沾沾仙气儿;四月要吃京西的大樱桃,谓之“尝一岁百果之先”;五月不仅要吃粽子,还要吃新玉米,叫做“珍珠笋”;中秋节不仅要吃月饼,还要吃河里的肥蟹和湖中的莲藕;重阳节吃花糕,那是一种双层、三层乃至更多层的点心,中间夹着枣栗等果仁,意思是“层层登高步步高升”;到了春节,除了饺子之外,荔枝干、龙眼干、栗子、红枣、柿饼等杂伴儿,是不能够不吃的,意思是“百事大吉”……一个民族所有的祈祷与祝福,都蕴涵在那随节气变化而变化的吃食之中。

  不说别的,单说吃中的点心,在旧京城中更是什么时令吃什么,不能乱了套的,比如开春要吃榆钱糕、藤萝糕和玫瑰饼,夏天要吃绿豆糕、山楂糕、茯苓夹饼,春夏之间要吃豌豆黄……你说这是老北京人穷讲究也好,是物质不丰富时节的品种的单调也好,那确实是讲究,是和季节联系在一起的风俗与民风,是漫长农业时代的一种文化的积淀,透着现在越发缺少的和泥土、和自然相近的亲切感觉。

  现在,谁还这样讲究呢?人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随心所欲,谁还要看看月份牌,在乎季节的变化?以前那几百年乃至上千年老茧一样磨出来的讲究和风俗渐渐失落了。别看现在我们吃得越发的花样翻新,离乡土和大自然却越发远了起来,知味之士,越来越少。

  我想起那年刚刚入夏,我特地跑到稻香村买了半斤绿豆糕。稻香村是北京一家老字号,可以说是南味点心铺的开山鼻祖,多少年来做出的各种应季点心的味道一直很地道。而之所以只买了半斤,是我知道家里人除了我还记着到了夏天要吃这一口,而且还爱吃这一口之外,别人对它并不那么感兴趣,摆在我家里,好像只是为了照顾一下我的情绪而已。

  其实,夏天吃绿豆糕是有讲究的,但是,只要我对家人一说起这个讲究,必定遭到嘲笑:看,我爸又说起他那讲究来了!儿子先要嗤之以鼻。但它确实是有讲究的呀,我问他为什么夏天要喝绿豆汤?这道理是一样的,绿豆产于我国,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可以查到绿豆就是一种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我的话没起一点作用,只被认为是推销我那半斤绿豆糕的广告词。

  那半斤绿豆糕,我吃了两块,没两天就到新疆去了一趟,一去去了半个月。回到家一看,绿豆糕竟然原封未动。儿子不怀好意地笑着说,我爸爱吃给他留着!有什么办法呢?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孩子,热衷于洋味的吃食,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哈根达斯的冰淇淋蛋糕,就是比我们传统的吃食好卖;情人节的巧克力、过生日的西式蛋糕,就是比我们腊月二十三的糖瓜和带红点的寿桃更受年轻人青睐。

  是人心不古,还是我已经彻底落伍?过去的民俗浸透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血液、情感和智慧,莫非都必定要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流逝?人们在进入网络新时代的时候,在点击着这个世界并改造着这个世界的同时,必然也要将自己的胃口来一番改造不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7 14: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