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66|回复: 37

一名普通的旅游者用照片告诉你他所看到的朝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1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

10月上旬,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旅游者,踏上了那个我们的邻居、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神秘国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开始了我自玩相机以来体验最独特的一次拍摄经历。朝鲜的人们似乎对镜头有着本能的恐惧、警惕和排斥。他们对旅游者的摄影有着很多莫名其妙的规定,并且从官方到民间那种面对镜头的眼神,都给我的心理强加上一种无法摆脱的战战兢兢。中朝旅游已经开展多年,身边的同事朋友很多都去过,早就听说在朝鲜是不允许随便拍照的,甚至 “镜头可以伸缩的照相机”不许入境。为此,我特别咨询了旅行社,回答是现在已经放开,不论什么相机都可以带。但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带XGP的想法,只带了一只24-85的变焦头,为防万一,配了一架理光GX8备用,准备偷拍。事实证明我的决定真是太英明了。

四天时间,我使尽浑身解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GX8的傻瓜功能,至少有一半是盲拍,另一半中的一半是惶惶张张鬼鬼祟祟地拍,其余的才是从容地拍。从摄影的角度看,这组片子或者说这堆片子都是垃圾,但我还是认真地进行了整理,我希望大家能把这些片子看作是一种记录,我也希望我能尽量抛弃个人偏见,尽量客观公正地反映我所看到的朝鲜。

不过,这堆片子整理得很艰难,捋不出脉络,只好整本儿流水帐给大家看,可能要罗嗦一些。同时,如何命题思虑良久。成行之前已经确定的命题《走进朝鲜》看来是不适合这堆片子了。因为我身在朝鲜,却仍然与朝鲜隔绝。我看不到真正的朝鲜百姓的生活,感觉我是被装在一个玻璃瓶子里在朝鲜转了一圈儿,根本就没有走进去。最后我想,用《走近朝鲜》似乎更合适些。


早上8点,我们从丹东登上了丹东至新义洲的火车。上车之前,当然要经过一些必要的手续,海关了边检了什么的,一切都很顺利,大概在9点左右,我们的列车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了。


在丹东火车站站台上,我发现有好几个鲜花篮,仔细一看,原来是旅行社献给朝鲜劳动党主席金正日将军的,花篮彩带上写着“祝伟大领袖金正日将军万寿无疆”、“献给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将军”等等。问导游才知道,10月10号是朝鲜劳动党60大寿,这些花篮是寿礼。导游说,我们很幸运,赶上这样的重大节日,平壤会很好看。


过到朝鲜那边以后,火车上就不允许照相,一旦被发现,以前是把胶卷拉出来,现在用数码相机多,朝鲜人搞不明白图象怎么处理,就干脆没收相机,这很可怕。火车一过江桥国界,导游就叮嘱我们:火车一下桥,就不可以拍照了,现在抓紧拍-------拍什么啊啥也没有。不过从这个角度看鸭绿江大桥还是第一次,


过江第一片,新义洲.这里可能是个游乐场吧?不过一个人影也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车刚过桥,从火车尾部就跳上来两个朝鲜边防军,把我们吓一跳:怎么火车还跑着呢就跳上来了?铁道游击队啊?赶快就把照相机都收了起来。朝鲜边防的脸不是很好看,眼睛也有些发贼,我说不好什么地方不对,反正跟我们这边不是一个味道。火车在新义洲车站停下,边防了海关了什么的开始检查。并不象我原来想象的那样,这些每天跟中国人打交道的人并不懂中国话,他们好象只会说一句:检查!发音极其怪异,要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和联想才能听懂。

检查的过程有些滑稽和悲惨。先是一个女海关,检查所有女游客的手袋,她拉开所有的拉练,不放过每一个夹层,摸到东西后就想一想,想不明白就拿出来研究一番。发现一个造型比较奇特的口红,看了半天,做了一个在嘴上抹的动作,自己就笑了,再放回去。开始不知道她只检查女的,男的也都把自己的包打开,她看都不看,男人们很高兴,以为自己不用检查就过关了,于是收拾好又放回到行李架上,没想到又过来一个男海关,拉着脸说一句:酱菜!男人们又手忙脚乱地把包拿下来打开。女人们蒙了:刚检查过怎么又检查?也无奈又把包包都打开,可是男边防看都不看。这时大家才明白,人家检查是按性别分类的,倒挺人性化,于是大家自己嘲笑自己一番。

车里有一个欧洲团,英、俄、德、法哪国人都有,说话乱七八糟.这个团是被检查得最惨的,连背心裤衩都晾出来了,那情景,比我们在电影里看的小鬼子搜查强点儿不多。按理说这在西方是比较严重的侵犯人权的检查方式,洋人们也是最爱在这种问题上较真的,但这时没有一个人吱声,比我们还老实,看来洋人是真怕共产党,哈哈。不过,朝鲜对中国人似乎比较放松,简单地摸摸看看就过去了。我的双肩背是上下两层的,只简单看看上层,下层碰都没碰,也许不知道还有个下层?可惜这一段我没有胆量拍下来。

顺便提醒一句:去朝鲜不允许携带手机和望远镜。中国电信网络已经覆盖了新义洲。

全部检查完以后,我们换乘新义州到平壤的旅游专列。新义州车站看上去已经开始同中国有了不同的氛围,人们表情凝重,横幅上写着标语,大概是“伟大的金正日将军万岁”之类的内容。


这列专列是朝鲜的.我没有看到传说中那种没有窗户没有门的车厢。我们团乘坐的是瑞士生产的车厢,我不知道在西方这样的车厢算什么等级,在我们国内应该算“软座”,但又是6个人以间的包厢。这种车厢我以前只在外国电影里看见过,比如《卡桑德拉大桥》。车厢里的设施很好,但已经很陈旧了,并且很脏,座椅的扶手和靠背上油黑锃亮.能看出来这些座椅原本是应该有椅套的,但据导游说朝鲜的火车汽车都一样,不做套,一命到头,使唤完蛋拉倒,可能是因为缺布.


正常发车时间应该是北京时间上午十点半,但不知道为什么,十点十分左右就发车了。导游很惊讶地告诉我们,这太不正常了。正常情况下朝鲜火车是肯定要晚点的,正点发车已经反常,何况提前发车。一路上看朝鲜全是田园风光,大片的稻子在等待收割。据说今年朝鲜是大丰收,所以老百姓每月的定量都能及时供应。但是朝鲜的稻子产量很小,据说每亩只有三、四百斤,从火车上看割完的稻子,也真像是一捆捆的稻草。我站在包厢里的车窗前,双手抱在胸前,右手握着GX8,一件毛衣披在背上,两条袖子从前面搭下来,正好遮住我的相机,只留着一个小小的镜头在外面,一边按快门,一边鬼鬼祟祟。站在过道里的同事就顺便给我望风。




这些房子是朝鲜农民的住宅,这里要特别谈到一点,感觉朝鲜住宅的规划好像有个原则:不占耕地。只要有山,哪怕就是个小丘陵,住宅也肯定建造在山脚下。这一点比中国要强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龙川火车站发生大爆炸,把周围建筑夷为平地,炸死161人,其中有76名小学生,伤1300多人。由于九个小时前金正日访华回国途径此地,因此有人怀疑这是朝鲜的“皇姑屯事件”。而周边的朝鲜老百姓则以为美国终于对朝鲜开战了,这从未领教过的巨响和浓烟就是美国人投下的原子弹爆炸了。朝鲜官方在封锁两天消息以后才公布是两列运石油天然气和硝酸氨的火车相撞引发爆炸。中国无偿送去了价值1000万人民币的救援物资。这是龙川大爆炸后新建的住宅区。


在新义洲上车时,导游给每人发了一瓶矿泉水,说是朝鲜的,不渴也尝尝。我那过来一看,后面的小字写的是中国黑龙江生产的


火车上的第一顿饭是盒饭。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这个盒饭这么丰盛。有一条油炸的明太鱼,一个可能是茶鸡蛋,五、六块酱鹅肉,另外有辣白菜和生黄瓜、圆葱蘸酱。我们问导游,这盒饭是不是从丹东带来的,回答说不是,是新义州做的。并告诉我们餐车上有朝鲜啤酒,想喝自己去买。我跑到餐车上买了两瓶,大同江牌,人民币4元一瓶,还真挺好喝的呢。主食是大米饭。米饭看上去很糙,颜色晦暗,口感却还不错,有点象粘米。导游说,这是朝鲜大米,是“笨米”,想想也有道理,这稻子的品种肯定是很古老的,朝鲜又好象没有化肥


我们对盒饭里的鹅肉很感兴趣,开始以为是牛肉,一看皮不对,象鸡皮,可是鸡鸭都没有这么厚的肉,最后猜测可能是鹅肉。后来我们看见有朝鲜老百姓赶着鹅走,才基本确定是鹅肉。朝鲜的经济政策在逐步松动,农民自己养家禽家畜已经不受限制了。一路上我们看见的有鹅、鸡、羊、牛,看见过一匹马和一只狗。可惜都是偶尔一闪而过,来不及拍,只有这一张还可以。另外,朝鲜的稻田里常常会看到白鹳,说明生态环境很不错。


大概11点半左右,火车在一个叫延洲的车站停了下来。这一停就是两个多小时。我们乘坐的专列,车上没有任何服务,没有人送水,没有人打扫卫生,没有广播,象这样的停车,没有通知,没有解释和说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车,也没人告诉你都什么时候停车,只有一点是明确的:不能下车、不许拍照。乘务员和不知道什么制服的人来来往往在车厢里巡视。游客们都无聊地扒着车窗往外看。这更让我想起了那部叫《卡桑德拉大桥》的电影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车站上静悄悄的,好象进了无人区,但远处车站大门口站着几个穿军装的人。这样的景色看一会就会觉得百无聊赖。刚停车时的喧闹声渐渐停止了,导游说找个地方去睡觉,就走了。那小子有经验,大概知道这种停车时间肯定不会短。


下雨天打媳妇儿----闲着也是闲着,我就研究这个车站。车站的站房正面中间一幅金日成画像,两边各一条标语,一边写着“伟大的金正日同志万岁”,一边写着“伟大的朝鲜劳动党万岁”。这是朝鲜火车站的标准样式,一路上我们看见的任何一个火车站都是这个款式。


车站上除了一些货运车皮别的什么也没有,不过看车皮也挺感慨的,车皮破到这个程度,在我们国内不会再用了吧?


研究了半天,真是没啥研究头了,又跑到车厢另一边研究。突然发现静悄悄停着的车皮底下,藏着一个男孩,看上去有十三、四岁的样子,黑忽忽的,俩眼睛乱转,一会看我们,一会左顾右盼。我们都很奇怪他在干什么?是想跟我们要东西吗?那就过来啊,我们都准备了一些送给他们的小东西。但那孩子看着我们就是不出来。我伸头望两边一看,明白了:我们的专列两头,也就是车头和车尾,各有一个穿着军装或者是制服的人,使我们的专列与货车中间的站台成了封锁线,那孩子不敢过来。我才明白为什么站台上一个人影也看不见。我偷偷地把相机伸出车窗拍了几次,都没有拍到那两个人,但等我再往外看时,感觉其中一个好象在盯着我这个车窗看,吓得我再也没敢拍。


从新义洲到平壤,一路上看到的汽车不超过十辆吧,这是最新的一辆,看上去可能是新车。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鼓励生育,在平壤,如果生了三个孩子,孩子妈妈就可以晚一小时上班,早一小时下班。


车速突然奇慢,我们都向车外看,原来是在修路,换枕木。同时我们明显感觉车厢斜了,在向一侧倾斜。我把相机收起来,双手把紧行李架下面的栏杆,心想这速度就是翻了也没啥大不了的。当然,过一会就恢复了正常行使。不过这段正在修的路挺长,路边上插着红旗,竖着标语牌,还有板报什么的,看来这是个不小的作业组在干活。


朝鲜的时间正是吃午饭的时候,铁路边工人的饭菜都摆好了。大概是一个作业组一起吃吧,上边那个单桌估计是领导席


这是一路上看到的最好的公路,感觉相当于我们国内的乡级公路。很少看到汽车,但只要有汽车就非常显眼,因为带起的尘土非常威风壮观,可笑的是,我们的专列也常常会带起很大的尘土,我印象里我们国内的火车好象没有能带起尘土的,都是黑灰。


每一个涵洞,每一座桥梁,都会看到有人民军的哨所,而且全是女兵把守。那哨所很搞笑,如果没有一个探照灯在那摆着,有点象我们农村的旱厕,一个女兵站在里面,露出半身,可以看到背着枪。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丘陵山地确实很多,但象这样的大平原也不少,而且比我们东北的大平原一点也不逊色,气候条件也差不多。我们都在议论,这样好的资源条件,这么肥沃的大平原,怎么会让老百姓吃不饱饭呢?碰到点灾害竟然还能饿死人!朝鲜才2000多万人口啊,辽宁省人口的一半还不到!如果在中国,2000万人口就这一片平原就够吃饭的了。真是匪夷所思。


导游介绍说,朝鲜的农业还是集体经济,有国营农场和类似我们过去生产队那样的组织,还在吃大锅饭。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品种老,农业科技又跟不上,产量低得可笑。原来我们看的朝鲜电影里的农业机械化根本就没搞起来,我只是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两次拖拉机拉稻子。这可能是生产组在割稻子的场面。中间那个黑疙瘩是车窗玻璃上的把手,偷拍,不敢太讲究,凑合看,哈哈


白菜最早是从中国引进的,大概是在明朝的时候吧?但现在没有人不知道辣白菜是朝鲜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大特色。可是,我没有贬损朝鲜的意思,怎么我看到的白菜都是扒拉颗呢?好几百年了,连个白菜也种不好吗?真愁死我了。


整这种没用的玩意倒是很在行。


天渐渐黑了,没法拍了。朝鲜的夜晚是真正的黑天,一点亮儿也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我们好象走进了一片不毛之地。火车到哪了?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到平壤?不知道,怎么又停车了?不知道。啥也不知道。按照日程,我们应该在下午四点半左右到达平壤,可是五点半了,还一点到达的迹象也没有。导游说,等看到有亮光时就快到了。于是我们就都瞪俩眼盼着亮光出现。盼啊盼,就盼睡着了。等醒来一看,快七点了,火车还在晃悠。

这张是天黑前拍的,黄昏,草屋和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点半,火车终于晃进了平壤火车站。算一算,我们早上8点从丹东上车,晚上7点半到平壤下车,整在车上憋了一天。大伙都兴冲冲地往车下挤,兴奋得不得了,相信都有种49年的感觉。

这是平壤火车站,导游说了,只要到平壤一下火车,就可以随便拍照了。可是在车上偷拍好象习惯了,还是不太敢放开了拍。站前广场上汽车不少,大部分是日本车,很多右舵的,包括我们乘坐的中巴车,好象叫什么五十零,我不太懂。趁导游去办手续的空挡,我大着胆子离开旅游车,拍了几张车站夜景,但要想拍全景,得跑出去很远,想想就算了,没拍。


朝鲜的地接导游来了,一上来就是三个。一个姓金,金导;一个姓崔,崔导;还有一个姓什么忘了,说是个录象师,专门给我们录象的。我心里就有点犯嘀咕,金导肯定是个导了,那俩是干什么的?特务也用不着派俩啊,我们这个团才十个人。金导对我们说:平壤的饭店已经全满,只好临时改变日程,先去妙香山,请我们再忍一下,到妙香山吃饭。问:到妙香山多远?答:大概180公里,行车两个小时。我靠,还得熬俩点儿。没辙,说变就变,跟着感觉走,这就是朝鲜。

现在可以随便拍照了,但一点心情都没有了。车左拐右拐的挺颠簸,平壤的市区很暗,很多路灯不亮,或者亮着,跟没亮差不多。导游说是为了节约用电,金导说不是,于是导游就唱:哄黑呀~屋里点灯外头黑呀!哄黑呀哄黑呀!屋里点灯外头黑呀、外头点灯屋里黑呀、不点路灯全都黑呀~哄黑呀哄黑呀~~唱得全车哄堂大笑,导游一边唱还一边问金导这是不是朝鲜最有名的民歌?气的金导哭笑不得。

平壤到妙香山是高速公路,感觉还可以。不过出平壤市至少被警察拦了5次,看了车号是旅游团的车才放行。后来导游告诉我,朝鲜居民是不允许随便旅行的,从一地到另外一地去要开路条才行,平壤就更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了,晚上出城是需要手续的,而外地人想进平壤看看,据说手续比出国还难办。

妙香山大宾馆可能只有一个,叫什么名我还给忘了,反正朝鲜就三家顶级酒店:平壤的高丽大酒店、羊角岛大酒店和妙香山的这个酒店。一进大厅,感觉是很气派。




房间设施比我原来想象得好,灯只有一个可以亮,太晚了,也懒得找人修,卫生间是那种整体的,还算利落。但要说这是一个国家的顶级饭店,恐怕就有点逊色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后来发现,屋里有蟑螂。这引起了我们对这个顶级酒店卫生情况的怀疑,于是我们把灯挪近,仔细检查床单枕巾,结果发现床单上有小地图以及明显的不洁留痕。这很叫人上火,想看看电视吧,就这破电视模样就不让人愉快,还只有一个台,听不懂但能大概看懂,就是向领袖表忠心的节目,可是到10点多钟就把信号给关了。想不睡觉都不行啊


这是餐厅,环境还是不错的。


由于我们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准备吃不饱,所以继中午的盒饭以后,晚餐又一次感觉到有点惊喜。不仅能吃饱,每人还有一瓶啤酒。不过,菜量确实很小,跟国内没法比,看着都不敢下筷子,怕一不小心就给夹没了。我们这个团是十个人,分两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八人一桌,也许是因为我们五个人吃的是八个人的量,所以觉得还是可以吃饱的。




一夜无话。这是早餐,也能吃饱,就是面包片太硬,感觉跟王景愚吃鸡一样。

看见那小碗辣白菜了吧?早餐里没有的,同事问了一下,服务员就给端了这小碗过来,我们还挺高兴的,没想到吃完了跟我们要钱:人民币5元。哈哈,正好五片,一块钱一片。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饭说完了哈,给大伙介绍俩人:一个是咱们团的导游,这个导游是应该提出表扬的,在朝鲜混得挺熟,能忽悠,咱们这个团跟着他净占小便宜了,一点亏都不吃,还能让谁都高兴。这小子对朝鲜战争知道的特多,我开玩笑说抗美援朝就是他指挥的,呵呵。旁边那个小丫头是餐厅服务员,那碗辣白菜就她端过来的。人很好,老是笑咪咪的,辣白菜要钱的事也不怪她,酒店就那么规定的对不?要不是说话听不懂,我就把她带回来了,当然,要先请老婆批准以后,哈哈


还得补张片子,是在妙香山住的宾馆的外景,这是早上起来的时候拍的,当时雾很大,本来是想上山拍点日出什么风景,没拍着。而且现在妙香山也不让上了,说是什么划成禁区了,好象跟核武器有点什么关联,搞不清楚他们那些事。在宾馆门前我们走得远了点,好象也有胸前挂着牌牌的人跟着,也许是我多疑了。


再补一张,是妙香山的小风景。这里得坦白一点,这张片子我稍微的加工了一下,否则没有这么好看。也许是我没有走到看风景的地方,就我看到的妙香山并不象我听说的那样美,不过是自然植被保持得很好,小河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当然是指上游,到了宾馆这,全部污水都直接向小河里排放,没有什么防治污染的措施。唉,也就是仗着宾馆少吧。


再给大伙看看我们团的包车,高的那辆是我们团的。跟朝鲜的绝大部分日本车一样,是二手车,右舵。


上午参观的内容是金日成父子俩的礼品展览馆(正式名称我记不住)。首先参观金日成的。有专门的讲解员,给我们团配的讲解员年龄不小了,但能看出来,年轻时是个非常典型的朝鲜美女,即使现在仍然风韵犹存,举止风貌都很优雅得体,训练有素。她首先给我们介绍的是这扇大门,说用什么什么木头,做工怎么怎么好,分量怎么怎么重,然后请我们游客自己把门拉开,我们就选了一位岁数最大的游客去开门,真的很重。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左侧的那位西装汉子就是金导,总是一幅不苟言笑的样子。

不过很遗憾,金氏父子的这两个展览馆都没有片子。不怪我,人家不许拍。进门就先把照相机什么的全给收走了,每人发个鞋套,绒布的,结果全团加导游什么的十几个人集体去擦地板,哈哈

这两个馆都是建在山底下的,好象地下宫殿,解说员告诉我们金日成这个馆有200多个展室,他们叫“200多个展馆”,每个展室都很大,有五六百平吧。说是要把每件展品看一分钟,需要几年时间,所以我们只能挑一些看看。金日成的展馆还是比较有分量的,礼品都象个礼品样,送礼品的人也都有点分量,最可笑的是金正日的展馆,有一个展室,解说员告诉我们,那是金正日一天收到的礼品。原来那天是金正日的生日。按理说一个国家元首过生日,要想收礼的话应该不是什么难事,问题是收谁的礼,也就是说送礼的是代表着什么,是代表国家代表政府或者本身是什么大人物比如总统了国王了至少也得有个外交次长的帽子在头上,给一国首脑祝寿总得讲个身份地位的对等关系吧?当解说员说:“这是中国辽宁省赠送的礼物”时,我就跑到跟前去细看,别的礼品上洋文咱不认识,中国字咱还认识几个,结果发现是辽宁的一个什么公司总经理送的,还有一个岫玉的工艺品小摆件,是我们导游他们旅行社送的,我们就埋汰导游,我说你还能行不啊?就拿这么个破玩意糊弄人家啊?导游说我们哪有钱啊!哈哈哈哈

参观金日成礼品馆的最后一个内容是……我真说不好那个内容该怎么称呼。就是有一个专门的展室,里面有一尊金日成的蜡像,一比一真人大小,栩栩如生。金导、解说员和我们的导游都开始神情肃穆起来,在展室外面让我们排成两队,第一排先走,第二排紧跟上,整整衣领,脱帽,不许说话。展室外有一专门的工作人员,轻轻拉开展室的大门,我们都静悄悄依次进入,再面向蜡像站成两横排,解说员开始向金日成蜡像致祝词,然后给我们口令: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鞠躬完毕,又静悄悄依次退出。差点没晕过去。

别的看不着了,看看我们擦地板的鞋套。嘿嘿


出了金日成的展览馆,我想拍一张大门的照片,门口的哨兵不让我拍,这有什么啊还不让拍,真是憋气。我就拉着解说员说我们想和你合影留念,她答应了,我就把我们同事推倒她身边,把大门当背景拍了一张,到底心虚,没拍完整。


然后我们又参观金正日的礼品馆,同样还是给人家擦地板。两个展览馆参观完以后,我个人有种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可怜,也可悲。为什么呢?这两个馆全都修在山底下,如同地下宫殿,又如地下工事,原子弹都炸不透。建筑用料十分讲究,傻子都能看出来耗资巨大,我们问金导,建这两个馆投资多少,他摇头,不知道是不能说还是不知道的意思。就朝鲜这样一个穷的叮当响的国家,花费如此巨资去建两个豪华的地下礼品展览馆,却不把这钱用来多造几颗大浦洞导弹,肯定是有其政治目的。我想,他们无非是想向世人说明朝鲜并不孤立,金氏父子有很多人拥护和崇拜,全世界人民都在向往着社会主义朝鲜。你看,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多国家给他们送礼呢?也没有别的什么来证明了,只好把这些礼品都划拉到一块做个证明吧,不是很可怜很可悲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而已。

这是金正日礼品馆的正门,能看出来,整个展馆的建筑都在地下。


金正日礼品馆里有个纪念品商店,也没什么可买的东西,还贼拉贵,跟我们当年宰老外一样。商品都是用欧元计价,他们说8欧元等于100元人民币。我在国内打听记得是1欧元等于10元人民币,不知道是不是汇率变了。


朝鲜地陪三剑客:左:金导,中:录象那小子,右:崔导。

崔导是个假导,其实是朝鲜安全部门的工作人员,就是我们老百姓说的小特务,哈哈,咱给他曝曝光。
这个小特务挺气人的,老看着我们,倒好,肯定走不散了。还偷听我们说话,他懂汉语。我们说话声音越小,他越往我们跟前凑,好几次我们正在说话,一回头看他伸个耳朵在后面听,心里很不爽。后来我们干脆说话就扯个嗓子喊着说,他也不往跟前凑了。

晚上我们在宾馆里没事,就把从国内带来的酒和小食品拿出来腐败,请金导和小特务也参加,他们很高兴。大伙都坐好了,就差小特务了,我们导游问金导:你们那个情报员哪去了?怎么还不过来?金导满脸尴尬地说:什么情报员?胡说。导游指着我们说:不是我说的啊,是他们都这么说!金导更尴尬了,我们就都笑。过了一会还没来,导游就说:别等了,他挨个屋安窃听器呢,咱们先喝吧!大家又是一阵大笑,气得金导一句话也说不上来,本来他说中国话也费劲。由于常跑朝鲜,导游跟金导很熟悉,是老朋友,但那个小特务导游是第一次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8 05:45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