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飞越迷雾

一名普通的旅游者用照片告诉你他所看到的朝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几个平壤的著名建筑吧,比较有朝鲜特色的。

这个叫做“永生碑”,是为纪念金日成将军建的,永生碑的意思就是金日成将军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朝鲜的行政建制是道、郡、里,相当于我们的省、县、乡。这种永生碑每一个道、郡、里都有一座,只是规格上可能要比平壤着座小一些。


这个是凯旋门,比巴黎那个大很多。我们在这里拍照留念,金导一再叮嘱这里车多,注意安全。我等了半天才等来这辆车,赶紧按快


彩电塔。电视就一个频道,不知道修个塔做嘛用


千里马朔像。联想到朝鲜目前的状况,这马就觉得很……那个了,呵呵


这是友谊碑,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将士的。很旧了,但收拾得很干净。这是我在平壤看到的唯一对那场战争中中国人的牺牲表示感激的东西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友谊碑旁边的草地上,一群朝鲜人在野餐,距离很远,我用GX8使劲拉,可能不知道哪没整对,拍得跟旧报纸似的,哈哈。新机器还是用不好。

这帮人跟我们团里的游客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把我紧张够戗,哈哈


我们团里有三名朝鲜族游客,其中两名是延吉人,另外一名是我的同事。他们的朝鲜语都很好,直接与朝鲜人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不过我的同事一直没有暴露,平时要么用汉语,实在整不明白就蹦几个英语单词对付,反正不让人知道他懂朝鲜话。朝鲜安全部门对懂朝鲜话的游客重点监控,因为怕他们与朝鲜百姓直接交流,我同事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别人说朝鲜话的时候他总在那装傻,不过,我看到什么标语了或者什么好奇的东西都是他悄悄给我翻译。

问题是出在延吉的那两位游客身上。我在上友谊碑台阶时发现了那伙野餐的朝鲜人,就对着他们拍,太远了,没拍好,特务又在催我跟上,就没再拍,但是那些朝鲜人看见我在拍他们了。看完友谊碑下来,我又拍了他们几张,他们又看见了。这时那伙人中间跑出来一个年轻的小伙,拦住了走在我前面大概十米左右远的两位延吉游客,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地轱辘半天,我在后面看着怎么就觉得不对劲,那语气和表情,都能感觉出敌意。我开始紧张:是不是我拍他们惹祸了?这一紧张,把拍照的事就给忘了,所以那小子的照片没有拍下来。
这时候走在前面的金导发现我们出麻烦了,赶快跑过来,也前轱辘不转后轱辘转,但好象更麻烦了。这时候那群朝鲜人也发现他们的同伴好象在惹麻烦,就那边扯嗓子喊,大概是叫那小子回去。喊不动,一个穿白线衣的男子(就是片子里那位)就往我们这跑,不知道是来劝解还是来增援。妈的那个特务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这时候才突然冒了出来。别说,特务跟导游就是不一样,金导轱辘转半天没解决问题,特务来了轱辘转了几句,那小子立刻就有点软,从表情上可以看出来。


特务好象要把这事当个事办一办,挺严肃的。那个白线衣就在那解释,看出来是想息事宁人。那个小子也彻底软了。

我问延吉那俩游客怎么回事,他俩告诉我说:那小子先是跑过来问几点了,告诉他后他就问怎么会朝鲜话?哪国的?他俩说是中国人,那小子就不乐意了,说朝鲜人为什么要跑中国去?朝鲜不好吗?等等不中听的话说了不少,其实是喝多了。


这是一个电影院,就在凯旋门旁边,在凯旋门留影时我们就想到那电影院门口看看,刚走几步就被特务给叫回来了,不让去。我就远远地拍了一张,那地方看上去挺热闹,有点节日气氛。


哪也不让去,怎么办呢?这时候导游问谁要唱歌?歌厅在马路对面。可能有朋友不知道,唱歌是撒尿的戏称,歌厅当然就是指厕所了,这里的典故我就不说了,很多人都知道的。我说我不去,可是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一看,歌厅那地方老热闹了,我赶快说我也去!就跟着导游跑到路对面去了。

其实我根本没注意歌厅在哪,我也根本没想唱歌,过了马路就开始拍,我知道特务肯定在后边监视我呢,所以也不敢用D100,就拿GX8盲拍。这间房应该是歌厅来着,拍完一看怎么跟个小卖部似的呢?我看着导游进去的啊。导游回来跟我说,第一次发现朝鲜公厕要钱了,不过一听导游说中国话又不要了,外宾嘛,免费撒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张是我在歌厅附近盲扫的几张,看看平壤老百姓的真实状态。
休息的平壤人


有一种传说,说模样长得不好不允许在平壤生活,影响国家形象,而英俊漂亮也可以作为进入平壤的一个条件。我们在平壤一下火车就向金导提出这个问题,问是不是真的。金导说没有那样的事。但我在平壤确实没看见过很难看的人,不说平壤美女多,至少绝大部分都是比较顺眼的吧。


照相点。
朝鲜刚刚开始有数码相机,在妙香山那个宾馆里,有一个类似广告的牌牌,上面贴着数码样片,招徕顾客,价格高的吓人。样片里有一张一个女孩拿着一个很象女式性感内裤样的东西嫣然微笑,我们就问金导,她为什么拿着内裤照相?金导说那不是内裤,是个包包。我们说包包在哪,怎么看不见?金导说没有拍上,只拍了包包的拎带。我们都哈哈大笑,我们导游就骂我们思想肮脏,非得让老金下水。
这个照相点肯定是胶片摄影.


这小子也没少忙活,后来知道是为了挣钱,也算是朝鲜人的真实状态吧。

旅游要结束的时候,金导对我们说,他已经全程录下了我们的游览活动,并且配音剪辑制作好,哪位想要的话告诉他,一张碟人民币150元。说了好几遍,还真有一个人要一张,后来说只要一张合不上,就算了。其实,我们看那小子辛辛苦苦的也挺可怜他,买张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也宰得太狠了点,咱们的钱也不是风刮来的,再说,这一路,有啥可拍的啊。而且,钱也不是那小子个人挣,朝鲜没有个体户,都是给单位挣的。
后来导游告诉我,当初就不要他来,十人的团还配个什么录象啊,可是金导说那小子刚借调到他们单位,想表现一下,就让他上吧。


这里是平壤万寿台广场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场上人不多,但都衣着很整齐。我希望能拍些真正的百姓,整整在自然状态下的百姓,所以我也不听导游的介绍,到处撒莫。
母子俩


上来MM了,哈哈

关于MM,色狼们都是很注意的,我当然也不例外。在平壤,除了觉得平壤的女孩女人大部分都很顺眼以外,还有个突出的感觉,就是在朝鲜没有时装的概念。男人都是西装或者甲克再就是军装,女人一般有三种服装,一是西装类的正装,一本正经的,颜色比较单调;二是民族服装,颜色十分鲜艳,在外人看来款式都大概齐一样;三是各类职业装,比如警察、服务员什么的。感觉这些服装也许是从祖太奶奶那辈传下来的,而且到25世纪也不会过时。很少能看到现在所谓的时尚风格的装束,这跟韩国年轻人的装束比较起来,很难想象是同一个民族。一个朋友跟我讲过一个笑话,说他四、五年前和一哥们去朝鲜,他哥们穿了一件花衬衣,被朝鲜警察给抓起来了,扣了两个多小时。后来才明白,朝鲜警察说他哥们是流氓,所以抓他。男人穿花衣服就是流氓,这种荒唐事在今天的朝鲜可能不会发生了,但朝鲜人的服装确实是很单调的,正象6、70年代外国人看中国人一样。朝鲜是多亏了有民族服装的点缀


突然发现一对美女,远远看去非常漂亮,于是镜头跟踪半天,心里说给个正脸给个正脸……就是不给我正脸,急死我了


正脸没盼来,她俩却也不走,总是不远不近地围着我们溜达,后来还在我们不远处的石凳上坐下了。赶快偷拍两张,一看机器设置还不对,又调……


调完机器抬头一看,我们团的几个游客把她俩围上了,说是要跟她俩合影。两MM非常大方,非常自然,似乎很高兴很友好地答应了,我也赶快上前抢了一张。

后来有人告诉我,她俩是专门供外国游客合影的,那是工作。外国人到朝鲜去,肯定都喜欢跟穿朝鲜民族服装的女孩子照个像什么的,一个朝鲜人也不让游客接触也不是那么回事,就安排几个专门干这个的。我心里这个郁闷,拍了半天原来是俩“像托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日成塑像,也是我们要参观的重要内容。这是全景,但塑像前的广场很大,我身后还有很大一块。


说这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参观内容,是因为安排了我们向金日成献花。不知道别的旅游团组是否也都安排了这个内容,我们也不敢问不献行不行,人家让怎么整就跟着怎么整吧,可是鲜花却要我们自己花钱买,一束花要30元人民币,我们合伙买了一束。在丹东车站我看到的鲜花篮,就是献到这里的。

我们买了花,才把我们带到了广场上,之前已经宣布了纪律:不许在塑像前抽烟,不许模仿领袖的姿态动作等等。到了广场上我们才看到,已经献的花一片一片的,花篮摆在塑像前,花束放在塑像脚下。


站成横排,献花,然后做这种功课。我在金日成礼品馆已经做过一次了,这回轻车熟路,又复习一回。


朝拜完毕的朝鲜人


在我们参观平壤的时候,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21世纪的太阳金正日将军正在五一广场阅兵,检阅他的天下无敌的人民军队。我国政府派吴仪副总理协助检阅,哈哈!那天吴仪穿了一身大红套裙,十分惹眼。阅兵没看见飞机。

下山时(金日成广场是在一小山丘上)看见一群群的学生在做火把,我们上来时就在他们中间穿过,他们已经在太阳地里晒大半天了,为了晚上的火把游行。这一点在中国怕是做不到,成千上万的火把组成各种图案和文字,就中国人这组织纪律性,不烧着人也的弄出火灾来。中国要是搞,估计电池厂会发一笔横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8: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那张是上去的时候拍的,这张才是下来的时候拍的,学生门正在组装火把。


万景台金日成故居。

金导介绍说,金日成故居坐落的这座山原来是有钱人家的坟地,金日成的爷爷是给人家看坟地的。但现在这山上除了金日成故居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我问金导:不是说这里原来是坟地吗?还有没有别的陵园什么的?金导看了我半天说没有了。我问都哪去了?我们导游接过去说:都迁走了呗。

我问的都是废话。


这幅画立在万景台景区入口的路边,画的是少年金日成告别爷爷奶奶走上革命道路的情景


金日成的爷爷奶奶


金日成的爸爸妈妈


未完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0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居的解说员


参观故居完毕,我们登上万景台,眺望平壤城,平壤上空的污染也不输给谁。
万分抱歉,我忘了把万景台拍下来了,光顾站在台上看风景了,呵呵,罪过。
不过万景台名气大,其实也就是个大凉亭,有4、50平方米左右吧。跟我们公园里的凉亭比起来,大小不说,人家那可是真干净啊,凉亭里的水磨石地面,擦得跟我们家里的地板一
样。


当天最后一个项目,参观平壤地铁。平壤地铁从68年就开始建,到87年开通,全长35公里。最深处达120米,号称是世界上最深的地铁。我们参观的这段是110米深,下去要用三分多钟,下去后蹲在地上也看不见扶梯的顶端。

据说平壤市地下全掏空了,叫做“要塞化”,一旦战争爆发,全体市民可以全部转移地下。我心里说,原子弹是崩不着你了,可你在地底下吃什么啊?


车厢内,咱也坐坐朝鲜的地铁


无论飞在天上还是行在地下,金氏父子的像万万不能不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壤有轨电车。

小特务向我介绍说,平壤的交通问题通过四种办法解决,一是地铁,二是公共汽车,三是有轨电车,四是出租车。前三种我都看到了,出租车却一直没看见过。朝鲜的燃料问题解决不了,老百姓能用得起出租车?我是怀疑的。


一天的游览终于结束了,导游说安排我们去一个中国菜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吃饭。这饭吃得很热闹,正好有三个团碰到一起,大概有四十人同时吃饭,这下饭店可就乱了套了,服务员顾东顾不了西,不是少上菜就是上错菜,我们的导游很狡猾,本来他就跟饭店比较熟悉,浑水摸鱼连蒙带唬带忽悠给我们这桌多上了好几个菜,不够吃就接着忽悠,结果同一个菜有上两次的有上三次的,酒也不限量了。可是别的桌倒霉了,气得三口两口吃完全撤了,就剩下我们这伙了。

我想起临去时导游就跟我们说过,朝鲜不是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接待能力很差。如果我们在同一时间组织2000人的旅游团去朝鲜,朝鲜全国的接待工作就得瘫痪。当时我觉得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现在看可能真是那样。一个饭店,同时有40人就餐就乱了套,这在中国根本不可能。就是四桌呗。

看看别人都走了,导游就比划着逗小服务员:给我们唱个歌?唱个月亮代表我的心?我们正说你别逗人家小女孩,却没想到几个服务员立刻就把麦克拿了出来,把电子琴也搬了出来,啥过度也没有就唱。哇塞!那叫一个好听!不光是唱,叫我说还带着表演,那表情做派不输给专业。我问导游:她们到底是服务员还是演员啊?导游说,朝鲜的饭店都这样,服务员说唱就唱,演唱水平都很高。其实他们饭店是带这种服务的,就是给客人唱歌。


有卡拉OK不用,就用电子琴伴奏


随便拉一个服务员就能唱


唱到高兴处,还翩翩起舞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说到了朝鲜饭店的服务员会唱歌,那就再多说几句。一般我们早上中午吃饭都很匆忙,要赶时间,只有晚上饭可以悠闲一些,反正平壤也没有什么夜生活,多在餐厅泡一会也可以打发点时间。第二天晚上我们是在另一家饭店吃饭,我们终于吃到了朝鲜的冷面。大概在七八年前,我单位一同事去了朝鲜,回来说朝鲜的冷面没办法吃,除了面就是水,还特咸,连片白菜都没有。这次我就特意不要别的,只要冷面,我心想即使不好吃也要尝尝,就当忆苦思甜了。菜仍然是很少的一点点,但串换这互通有无也勉强够吃了。样还不少,盘子碗的摆了一片,也都是尽量按照中国菜的烹调手法做的,不好吃,不如朝鲜菜好吃,有啤酒和白酒,啤酒就是我在火车上喝的那种,大同江牌,白酒是朝鲜的烧酒,好象20多度。我喝的啤酒。

冷面用一大不锈钢碗,跟国内很象,看看内容,感觉很不错,吃一口,非常好吃。我问导游,这冷面配料比国内的还好,朝鲜的冷面都这样吗?导游说:你是外宾!朝鲜人吃不着的,他们哪来的又是肉又是菜的?

瞧,一大帮人就围着这几个菜,呵呵


等菜都上完了,刚才还在上菜的几个服务员就开始给我们唱歌。有了前一天的经历,就没觉得太惊奇。几个小丫头很可爱,上来就来了一段志愿军军歌:“修赳赳气娘娘,挂过鸭拉家……”她们笑嘻嘻地唱,把我乐得没背过气儿去。她们轮番上场,把他们会唱的中国歌都唱了一遍,一首“五星红旗”引来全场掌声不断。在国外听到“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歌声,那感觉真的不一般啊,眼泪都快下来了。


我有点惊讶的是她们还会唱中国的流行歌曲,后来唱的两首歌我都没听过,年轻的游客听了就拼命叫好。不过,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头一天那个饭店的服务员,那是典型的朝鲜味儿,这几个服务员是现代歌星的派头,又扭又蹦的,倒挺热闹。

后来我发现,朝鲜的卡拉呕K里有很多韩国歌,也有不少人在唱。看来朝鲜在政治上控制严格,但在文化艺术的传播方面,好象没有中国当年那么左。


晚饭后,我们又驱车一个多小时赶到黄海南道沙里院(沙里院是发音,不知道是不是这三个字)。沙里院是黄海南道的首府,相当于我们的省会城市,看上去不如我们的县城,晚上漆黑一片,没有声音。即使在早上上班时间,应该是最活跃的时间里,也感觉死气沉沉的。我们住在一个据说是沙里院政府招待所里,规格是不高,但很舒适,很卫生,比妙香山哪个顶级宾馆的感觉要好得多,电视晚上不关信号,只是晚了就停水,卫生间有个大塑料桶在白天接满了晚上备用。
这是第二天早上拍的招待所外景。


招待所的早餐很不错,量也相对足,可以添粥。这里说一下,朝鲜人是没有喝粥的习惯的,在朝鲜只有病人才喝粥,早饭就吃大米干饭。粥都是针对中国游客的习惯专门做的。

这张片子拍的时机有点问题,大家都快吃完了我才想起来拍,盘子都空了,好象不够吃似的,注意看右上角那三个座位是还没吃的,量还是比较足的。当然,吃完以后几乎所有的盘子都跟洗过一样干净,哈哈,夸张了


我自己这份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14: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走时回头扫了房间一张.房间里的家具都是韩国的,很漂亮.注意那个落地窗,是塑钢的,感觉质量非常好,开关很顺滑,手感厚重不糙.外面是阳台,可以通到其他房间.据说朝鲜的宾馆阳台都这样,已防有事多一条逃生的路.在我国的宾馆好象不能这样,即使这样设计了,也要用铁栅栏什么的焊死,同样也是为了安全,只是防范的内容不一样,我们主要是防贼.这点看,朝鲜的社会治安应该不错.


吃完早饭,我们就杀奔板门店。路况尚可,不太平,开快了就颠得受不了。一路上除了几辆军用吉普就没看见别的车了。军用吉普还是当年苏联的嘎斯,我们走到快三八线的时候停车办手续,就是要进入军事管制区了,我们就都下车透气儿,马路很宽,一辆车也看不见,我就耍活宝跑马路中间坐着。一会来了一辆吉普,我慢悠悠站起来往路边躲,猛然听那吉普的轮毂嘀里咣啷乱响,好象要掉下来一样,吓得我撒腿就跑,躲得老远去了,大伙看我一顿大笑。人家那吉普就那么响着正常行驶。

过了三八线,公路两侧不时会看到长方形类似门柱样的东西,高三米左右,一米到一米五见方,公路两边相对而立,一般是三到四对为一组,钢筋混凝土造的。开始我们猜不到那是干什么用的,后来发现那些水泥柱子根部好象都是活动的,于是猜测可能是路障,把两侧水泥柱向公路上一推倒,横在公路上,正好能把公路封死。后来发现公路旁边的荒地里有规则排列的大石头,我一眼就看明白了那是反坦克石障,于是我们肯定路边的大水泥柱子就是路障。山坡上也不时能看到碉堡,导游说那是朝鲜战争时留下的,现在山上也有不少哨所,但我们是看不到的,哨兵能看到我们。

在朝鲜战争之前,三八线以南属于南朝鲜,朝鲜战争以后,朝鲜把国界向南推进到现在的军事分界线。就是说,三八线不是现在的实际国界。三八线以南的开城现在也属于朝鲜。

这个雕塑是在路上拍的,地点离平壤不远,宣传朝鲜南北统一的。


这是版门店谈判的会场


停战谈判的谈判桌.

左侧是朝鲜一方的谈判代表,右侧是美国的谈判代表.我没注意,坐到美国那边去了.

很想拍朝鲜兵讲解的场面,不让拍.等讲完了,让我拍空桌子.讲解员是个朝鲜小军官,讲一句金导给翻译一句.有点不爽:通篇没提志愿军的事,只在最后带了一句:\\\\\"中国也派出了好儿女支援了朝鲜.\\\\\"在介绍谈判代表的座位时,指着左侧中间的椅子说:这是当年朝鲜人民军南日将军坐的位置,这是中国代表的位置.就完了,感觉比较别扭.


这是停战协议签字的地方,最里面是美国代表的桌子,外面是朝鲜代表的桌子.

这个签字的地方当初是一顶帐篷,据说是因为美国不愿意留下什么证明,所以坚持要在帐篷里签字,不到房子里签,签字完了以后就把帐篷一拆,不留下给后人纪念的东西.朝鲜人民只用了七天时间就建成了这间房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8 05:57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