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
发表于 2010-10-23 16:59:47
D19(5-08),23.5K,宿营4942M
昨天下午在碎石山上看见了日冕,晨起果然大风,下午五点,狂劲北风夹杂着小冰雹把左脸都快要打烂了。风暴持续一个小时后停歇,风没了先前的张狂,蓝色天空也显露不少。
推行不久便在一条沟里遇狼,先是一只狼从前方沿着土埂小跑。又觉得眼花,田埂后有一黑物闪烁,果然也是只狼,便盯着隐狼看他去向。隐狼完全现身一会后又不见了,再看前狼朝我直奔而来。我靠着车子密切注视,他开始时而横切时而直行时而扑腾,慢慢接近。心里略有紧张,或许是激动,此行首次遇狼。回头查看退路,以便紧急之需。却见另只狼像尊罗汉似的蹲着,没有理睬他,他的行动受前狼操控,只要和前狼关系搞好即可。僵持了十多分钟,前狼也没再敢靠近,左右徘徊着。受缺水影响,又这么僵持着,心里极郁闷,朝狼呵斥起来,什么两块肉过来啊,爷正缺吃的之类的。前狼一顿,后退两步,随后和后狼汇合从土埂后面远去了。
相比狗,喜欢狼,不干你时绝不吭声,干你时绝对血盆大口,哪像狗,汪汪个不停,虚张声势。
下午一点才到昨日看见的湖,不看不知道,一看气死人,这水毒的远离水域就扑鼻一股恶臭,令人窒息,白色部分也非冰雪。奇在湖边生长着一些腌菜似的植物,也是臭气弥漫。再远些的干燥地方布满鼠洞,地面点缀着稀疏的针茅草,还二度发现甲虫。这种不可思议的生态关系令人费解。
下午一场大风暴停了不久发现一根木桩,估计下面埋着水准点,木桩是地面标记。水,水,水,一天不见。
火箭
发表于 2010-10-23 17:00:24
D20(5-09),35.5K,宿营4905M
八点出头就出发,急需找水,所以使足力气快行。途中被白色盐碱骗了多次,最郁闷下了一条大沟,回途纠结,受侥幸心理驱使的频率过高了。
九点半的时候遇见一群规模较大的藏羚羊群,雌性,可能是前往昆仑山某个未知湖泊集中生育。羊群不怎么怕人,慢悠悠在前面横切,避免打扰,我放倒车子让他们先行。近十二点,发现一块平滑的黄地,干硬了得,如岩石般,其小沟壑里居然藏有一层薄雪,喜出望外。雪薄,选些稍厚的用手指轻掠。雪的密度很低,又非冰体,所以扒遍沟壑约取了一升的水,解了燃眉之急。
因一路下坡至羊湖湖盆,便想再拼一天多赶些路,早遇水。水不见一滴,天色却大变,近八点扎营。吃了一块压缩饼干,喝了点水底子,浑身无力。天黑时风雪四起,把帐篷吹的稀里哗啦,我也懒得等雪,便睡下。约十点,忽然听见有人唤“英雄……”疑似幻觉,风声作祟,可“英雄……”越发明晰。扭过头看见一丝微光,打开帐篷,天啊,居然一辆越野车停在外面……司机透过车窗兴奋的说,在饮水河迷路,然后回铅锌矿问路,矿上人说有一人骑车进了羌塘,不知去哪里了,他便跟着我的车印子一路追踪至此。而他们进入羌塘是因为一辆大车坏在前面,去修车的……由于风雪飘摇,寒风刺骨,简单交流了两分钟,他们便赶路去,说明天能遇上。临走前我讨了瓶矿泉水,一口气喝完。然后半夜难眠,既兴奋,明天可遇人,说不定能吃顿热饭,又紧张,不知他们是什么人……但至少不是坏人,又觉梦幻,看看矿泉水瓶确实无疑。
另一说,矿上人说看见我,还劝我不要前行是胡诌的。估计第一天在羊圈休息时,夜晚开车经过看见我靠在外面的自行车,随后又发现车印拐向深处,才确定有人进去了。去年我和流虻、多啦两伙皆遇矿人,他们俩甚至错路骑到矿上,因此矿人有了前事可签。
火箭
发表于 2010-10-23 17:01:01
D21(5-10),20.6K,宿营4809M
大早起,奔向热饭。昨夜雪不厚,中午即化的差不多了,再则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一路下坡,页岩地面,虽对昨夜之人不甚了解,但在这无人区深处遇人总是梦幻之事,脑海里也早已勾勒出一幅豪华营地、肉香汤热的美景,所以趁坡势强行骑车,一不留神车被片岩爆胎。
近五点来到传说中的英雄地,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大军区联合测绘会师的地方,因而取名英雄地。八十年代,中科院考察队曾横穿至此,因前路恶劣折返,直到本世纪初,中科院与商业联姻,才对羌塘进行了连续三年的大规模科考,羊湖便是最后一条科考线路。
近七点到达羊湖西侧,风暴中终于看见昨夜之车缓缓开来,后一辆卡车,共四人。昨夜说话之人李哥随即给我一杯预备好的热咖啡,感动。大风,冷,车下寒暄片刻便挤上大车。他们极为热情,又狐疑满腹,说没见过这么玩法的,说我一个人肯定带了卫星电话,还检查了证件……而我只想着蹭些补给。大餐不见,豪华营地没有,总得有些香烟。他们也是麻烦一堆,补给不多,最后给了大约三天食物,些许蔬菜和水果,散烟合两包,馕等,见此,觉得自己从未如此富过。这就是前文所说,在前45天食物克制期里意外获得的三天补给。双方都很激动,但只聊了一会,他们便要赶路从界山大阪出无人区,临走再问“真不要跟车回去?”
二十天来,奇迹遇人一小时,获三天补给,下次再遇奇迹是53天后了。恍然如梦,那夜羌塘风雪听见“英雄”的呼唤,今生难以忘却。就地扎营,水果狠吃一半,缓过神来,决定休息一天,太累了。
火箭
发表于 2010-10-23 17:02:01
D22(5-11),0K,宿营4809M
有了额外三天补给,休息一天并不觉浪费了。两棵小卷心菜、两根小葫芦瓜,若干西红柿,个头还挺大,74天里唯一蔬菜,算上后期,将近80天了。依河,依湖,以为水不缺了,没想盐碱味甚重,可怜了蔬菜。更糟糕的是靠近水源是稀烂泥地,取水提心吊胆,而稍微洁净的冰又远离岸边。
闲扯一句,盐水的冰是淡是咸?很多人困惑这个问题,答案是即不是淡水也不是咸水。冰是单晶体,理论上,一旦结冰就盐水分离了,但在实际中,冰体中含有大量盐泡及混杂物,所以他不咸不淡。
下午准备把脏袜子洗掉,找水却是大问题,因为近不了水,稀烂,陷人,后找到远离水域的沟壑之水,同样稀烂不已,悲愤。下午做针线活,缝补裤子、羽绒服,裤子裂大口,是材料在恶劣气候下老化所致,后期更是溃烂的连犀利哥也不会瞧一眼。但还是得一针一线,不能马虎,为了减轻负重,我没带一条备用裤,连轻薄快干裤也没,包括鞋。现在回想,不可思议。
湖边转了不少地方,但都不远,羊湖东面的独尖山清晰可见,他是羊湖的标志,谋杀了不少快门。晚上又狠吃一顿,撑得弯不了腰,幸福的再点支小烟。
晚上变天,狂风大雪,估计明天走不了了。并不急,趁势好好休息。为了快速穿越寒旱带,多天来起得比太阳早,一天推行超过十二小时,休息时间超过五分钟就觉得是犯罪,再不缓口气迟早会跨的。身上已多处不适,尤其右腿,血痂已和内衣相连。上陡坡停顿时全靠右腿抵住脚踏不至下滑,久之便斑斑,刚结痂又被抵破,反反复复。而意外补给给了我一个难得喘息时刻,感恩。
火箭
发表于 2010-10-23 17:02:40
D23(5-12),0K,宿营4809M
睡了懒觉,掀开帐篷,一片白茫茫,分不清湖与地,今天终于不需喝羊湖的水了。纠结的是,雪融,沙土粘性十足,一抬脚两斤泥,这不是一个好兆头。羌塘的年温差不大,日温差大,顷刻可冰雪,顷刻也可晒的人皮开肉绽。白天的绝对温度高,意味着冻土消融将提前。
温度也不仅是温度表里的,他是一个多因素,受空气温度、湿度、光辐射、风速,四大因素结合才是一个真实的温度,体感温度,还得加上运动量。今天闲暇,做了个简单对比。下午两点时,测得帐篷里的温度居然高达32℃,裸浴都行,但到了有风的帐外还是得穿羽绒服。然后趁天气还不错,取了扳手弄货架,转瞬一朵大云遮天蔽日,风速加快,五分钟大概,我的手就冻麻木了,一不小心还伤了手,赶紧丢下扳手,跑到帐篷里避寒。纵观整个旅程,这种温度的体感差异就更大了,有时间再细说。
蓝精灵
发表于 2010-10-23 17:31:20
接着欣赏
我本善良
发表于 2010-10-23 20:14:12
期待下文
火箭
发表于 2010-10-26 19:12:09
D24(5-13),28.1K,宿营4805M
八点半就出发,天寒地冻,原本想多赶些路,谁知在河湾里绕了四个小时才出来。早晨沿着地图上的河界走,尽头是一片湖滩挡道,四处探路,无法通行,逼近十一点,地面有些融化,一想起昨天一脚两斤泥的画面,头皮发酥。赶紧往回绕,选了一处稍硬河床强行推到对面山脚。山脚土质不似湖畔泥泞,却十分松软,一直耗到下午三点钟,才推行十公里。
后面十八公里是个奇迹,源于羊湖北岸异常平整坚硬,多数可小骑。在羊湖岸边骑车的感觉非常美妙,湖水波澜,远山淡淡,风也知趣,此行最难忘的一段骑行。6.40分就停下了,一番游玩,登上了竖有铁塔的山坡,还发现了中科院考察队前几年竖立的“金字塔”。初见山坡上有道金光时,蓦地想起一位朋友,曾问我为何喜欢羌塘,我说火山多,有宝石,有金子……越近山顶,金光越闪,心想,莫非真是金子?果真带块金子回去,看你以后还敢说我吹牛。
晚上扎营在湖边,全天吃馕,之后,再度自力更生。入黑,又如昨日狂风大雪,加固帐篷,这可是咫尺湖畔,好比玩火自焚。进入五月中旬,季风交替,羌塘深处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天气越发没了规律,已连续四个晚上风暴起。
火箭
发表于 2010-10-26 19:13:03
D25(5-14),22.3K,宿营4867M
破冰,水袋里打点盐水底,然后把雪压实一点点装入。雪装水袋个人体会,雪一定要压实,手指捏成团,要有挤出水的感觉。新雪、风化雪、粉雪密度皆很低,只有水的十几分之一,若不压实,即便水袋装满,小口水矣。苦的是手,压实两升雪就会冻僵,但值得。二是水袋里打点液体水做底,会利于雪融化。若是轻度盐碱水,被冰雪稀释后也会好很多,另外盐碱水冰点低,比净水更利于冰雪融。三是就寝前将水袋放在头部垫子下,既做了枕头,也保温了,否则翌日定是冰坨一块,浪费汽油还不算,问题是根本倒不出冰来。
今天直奔独尖山,那年科考志愿者称之鹰嘴山,地图上,独尖山。据说山顶确有鹰窝,或者鸦居?天气差,大风,时而冰雹。又是傍晚时分,风速骤然增剧,密集雪子遮蔽视野,能见度数米。此般天气,皆顺风放倒自行车,蜷缩在包后。趁风雪小了些,赶紧扎营,生怕更猛烈的下一波。果然如此,搭好帐篷,按了两下快门,这天就完全黑压压起来,连续第五天风暴。
火箭
发表于 2010-10-26 19:14:09
D26(5-15),31.3K,宿营4903M
今天的状态超常,大雪涌进帐篷,雪漫四处。路硬,红土面,抖抖鞋子里的雪就穿上走人,也没吃饭,准备待到土软之后才吃。时间就是效率,适用于羌塘。雪一直到下午两点才化掉大半,路也神奇的这才干软,一点不湿,雪留无痕,极不真实,数小时前还是一片白茫茫。草地上残雪与白云恍惚,美,却极易视觉疲劳,迷了天空与大地。吃饭时选择一处羚羊多的地方,边吃边看,藏羚羊初始有些羞怯,慢慢的也就放松警惕,认为我不是披着羊皮的狼,靠得近了些。
公藏羚羊终于回归草原,还夹杂着母藏羚羊。此季尚是生育季节,母藏羚羊应在别处做月子,为何公母混群了?这点,看的有些不明白。或者,羊们也有羊的私生活,人类并不知晓全部秘密。还疑惑的是,羊湖东侧与西侧地域环境雷同,为何野生动物一夜间冒出似的,星星点点在草原随处。或许,节气就差那么一天,局面就大不相同,或许,巧合,缘分。下一坐标,耸峙岭雪山,凡向雪山行,皆有沟槽循。天高云阔,望山而去,意识似乎先行到达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