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052012

雍正双皇戏---雍正不是胤禛/梦中老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章.120回《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爱新觉罗胤禵
  
  
  1.十四子胤禵是汰君新制梦的谕嘱执行人
  
   爱新觉罗胤禵是汰君新制梦的谕嘱执行人---所谓‘传位十四子’并非空穴来风。
  同时谕嘱胤禛辅佐胤禵,行监国之责。谕嘱告诫曰:要铁面无私才好。
  
   故曰:红楼梦通灵宝谕遇双真(第21回目)。
  
  【通灵宝谕:康熙汰君宝谕。
  【双真:十四子胤祯,四子胤禛。(胤禵,原名胤祯)
  【附:第25回目: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2.投鼠忌器---胤禵‘瞒赃’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
  判冤决狱平儿/弘历行权---乾隆登基决狱平冤。
  玄烨的众多子孙,此时仅余胤禛、胤禵、弘历等屈指可数几人---可怜金裔尚有香。胤禛十三年不见天日,只见他破衣烂衫拖泥带水满头癞疮---其风流倜傥已经一扫而光,连最简单的话也说不清楚了。
   难道十三年前,胤禵没有看透那龙衣人是个西贝货?他身为抚远大将军,为何无动于衷?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投鼠忌器胤禵瞒赃---为国之大器所忌也。
  
  【附:第25回目: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3.爱新觉罗胤禵写《新制红楼梦》
  
   雍正十三年秋,重获自由后,胤禵把他和他爹爹的汰君新制梦的前因后果,费十年之时,写成了一本奇书,名曰《新制红楼梦》。乾隆九年,大书告成。
   正如何其芳先生所说:作者把《石头记》剪成千百块,分布到《红楼梦》中。所以,前八十回手抄本题曰《脂砚斋重拼石头记》,又嫌‘拼’字太显,故改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脂砚斋、曹雪芹都是胤禵的笔名。
   为什么百二十回不一次出笼?答曰:众多的当事人都尚健在,怎么敢呢?
   后来根据胤禵生前的安排,胤禵的后人托程伟元、高鹗校订印刷,托辞:偶然得之。
   因《新制宏楼梦》中含有《石头记》/《红优梦》,故总其名曰《红楼梦》。
4. 试文字写《红楼梦》的宝玉是禵亲王
  
  第84回目: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第29回,张道士已经给宝玉提过亲了。所以,这是一句谐音句无疑。
  
  第29回:
   那张道士呵呵又一大笑,道: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第5回:
   警幻对宝玉说: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宝玉听了,唬的忙答道:仙姑差了。我因懒于读书,家父母尚每垂训饬,岂敢再冒淫字?况且年纪尚小,不知淫字为何物。
   警幻道:非也。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 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
   ‘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什么意思?
  
  玄烨和胤题之淫,孕育了汰君新制红楼梦;胤题写(淫/孕育)出了宣扬汰君新制的《红楼梦》---难道不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什么意思?
   不可口传,不可语达---难道不可以以目传情、以目示意?
  
   以目示意=以题示意=题示;
   题示=示题=禵=爱新觉罗胤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章.红楼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晴雯::袭人
  
  
  0.《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展示一对矛盾:汰君和保御
  
  第5回:
   宝玉问道:何为‘金陵十二钗正册’?
  警幻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
  宝玉道:常听人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女孩子呢。
  警幻冷笑道:贵省女子固多,不过择其紧要者录之。下边二厨则又次之。余者庸常之辈,则无册可录矣。
  宝玉听说,再看下首二厨上,果然写着‘金陵十二钗副册’,又一个写着‘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宝玉便伸手先将‘又副册’厨开了,拿出一本册来,揭开一看,只见这首页上画着一幅画, 又非人物,也无山水,不过是水墨翁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后有几行字迹,写的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宝玉看了,又见后面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难道共有12个女子?---非也!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只有晴雯和袭人两位女子,此二人代表康熙末年发生在中国的一对尖锐的、你死我活的矛盾。
  
   晴雯---心比天高,舍身为下贱---代表康熙帝及其汰君新制;
   袭人---堪羡优伶有福,谁知皇子无缘---代表公公扒麾---劫御、保御。
1. 乌云---变天:晴雯---变革社会之汰君停极情文
  
  
  晴雯---又非人物,不过是乌云而已: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月难逢---极钺难封:
  【极权统治之斧钺很难封杀。
  
  【彩云易散---美好的事物很容易破碎:
  【汰君新制胎死腹中---即将被淘汰出局的太监们轻描淡写地把她毁灭了。
  
  【心比天高---汰君新制之心比封建帝制之天高:
  【汰君新制是比封建帝制更高一级的社会制度。
  
  【身为下贱---乌云舍身化为雨:
  【若春雨滋润干涸的土地,汰君新制将造福于下贱的百姓。
  
   晴雯之歌
  
  晴雯不是人,
  晴雯是乌云,
  晴雯是变天!
  晴雯是即将来临的久旱之雨!
  晴雯舍身---为下贱!
  
  晴雯是一纸社会变革的情文。
  晴雯心比天高!
  封建社会里的天指的是什么?
  天---天子---皇帝。
  所谓变天---就是改变社会制度,就是废储、汰君、停极。
  晴雯撕禅---作千金一笑![禅shan:禅位。撕禅:废储、汰君。[金:大清国]
  
  晴雯她化作漫天的乌云,轻轻地来了,
  她废储、汰君、停极---心比天高,
  她背礼、弃忠---思想舍身为下贱!
  
  晴雯她悄悄地走了,化为一缕清风,
  只因她风流灵巧招人怨!
  
  晴雯她必将再来,那时她化云为雨,
  尽情地去洗涤那封臣肮脏!
2.袭人-龙衣人保御:堪羡优伶有福,谁知皇子无缘
  
  第5回:
  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此画此词写袭人---龙衣人:
  【劫御保御之龙衣人公公赵昌。
  
  【鲜花:赵昌貌美如花。
  【破席:破袭---破身之戏子---阉者优伶龙衣人赵昌。
  
  【温柔和顺。:
  【康熙的干儿、貌似胤禛的公公赵昌,在康熙面前温柔和顺;
  
  【枉自温柔和顺。:
  【赵昌穿龙衣冒充胤禛当虚皇,成了阉清保御的重要工具---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空云(空空盗者杨柏说):赵昌貌似胤禛。
  【堪羡优伶有福:堪羡优伶赵昌穿龙衣当虚皇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谁知康熙帝的公子无缘当皇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章.太监出来点了四出戏
  
  
  1.拼着一身剐,敢把康熙皇帝拉下马!
  
  康熙二次废储之后,为什么要严辞杜绝立储言论?
  一代开明君主玄烨敏探春,誓汰君破陈腐旧套--欲行新制红楼梦!
  岂料,近侍太监赵昌泄露天机,‘汰君放宦’引起了太监们一片恐慌。
   放公公’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众太监们先喜而后忧。
   居心叵测有阴智大本领的太监头儿杨柏乘机挑动:
   放出去以后,你们能干什么?
   咱们自宫净身为的是什么?早知今天,又何必当初?
   冻死俄死也是个死,不如----拼着一身剐,敢把康熙皇帝拉下马!
2. 杨柏用---掉包相似计---扒麾阉清
  
   杨柏说:
   有一个掉包的法子。赵昌和四阿哥胤禛有一面之缘,若同双生子,只差没有胡子---这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
   赵昌不识字?---哈哈!人虽替不得,这字却是可以替得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他隆科多不爱银子?现银不够,就以四阿哥的名义,打欠条给他---什么四百万两、五百万两,尽管写!
  
   杨柏对隆科多说:
   到时候,你就说是老烨说的:皇四子胤禛承位!
  
   奇巧得很,石头/文觉禅师笔墨乱禛!
   豪阉---豪阉清廷没商量!!
3.豪阉清廷没商量!
  
   康熙61年11月13日凌晨,康熙淫丧天子楼--- ‘虎狼药’害死了玄烨---杨柏带领众太监用乱棍打死康熙帝。诱捕并隐藏胤禛。
  
  康熙61年11月13日夜间,隆科多趁乱空口白谕宣旨:皇四子胤禛承位。
  小耗子赵昌变成香玉小姐/胤禛---登基偷国。
  为此,雍正登基伊始便谕告天下:‘处死赵昌’!
   赵昌‘死’了,比活着时还好看:穿龙衣,戴皇冠,坐宝御。
   假宝玉赵昌死而复生为皇--- 从此以后,宝御疯癫!
  
  手足情深的神仙般人品的胤禛,穿上龙衣以后,顷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却以绝然相反的另一幅德性示人:二十多个亲兄弟被一网打尽,百般地折磨迫害,呼之曰猪狗;更甚至于弑亲娘吴雅氏、杀亲儿弘时!反而对反清志士曾静高抬贵手无罪释放。
  
   自从他穿了龙衣以后,众妻妾突然间没了丈夫---美其名曰:专宠年妃!
   年妃和她的哥哥年羹尧为什么在一个月内相继而死?--道理非常简单:灭口!--这世上知道龙衣人是没有小鸡鸡的,有一个死一个,有两个死一双!
4. 雍正双皇---两个汉人扮演一个胤禛
  
  雍正不是胤禛---禛是假。
  雍正双皇---两个汉人扮演一个胤禛:
  貌似胤禛的龙衣人内侍赵昌虚皇临朝;
  笔墨乱禛的假和尚文觉禅师实头司谕。
5. 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第18回:
   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
   第一出,《豪宴》;
  第二出,《乞巧》;
   第三出,《仙缘》;
  第四出,《离魂》。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作尽悲欢情状。
  
  【脂砚斋批曰: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恶监杨柏依赖石头极文觉禅师,上演了四出大戏:
  【第一出:豪阉---豪阉清廷没商量。
  【第二出:奇巧---奇巧文觉墨乱禛。
  【第三出:仙缘---石头司谕文---仙缘。
  【第四出:离魂---大清名存实亡---离魂。
  
  【雍正13年8月23日,石头墨谕传位弘历,又演了一出:
  【第五出:离魂---石头极情悟还宝御---悬崖撒手雍正离魂。
6.高魁子贵:弘历登基,高魁乾隆!
  
  十三年后,石头为何日夜悲号惭愧?
  石头---石上---石头极---妙玉红颜面对汰君宝谕。
  
  宝玉,即宝谕也---汰君宝谕。
  稍示神灵,高魁子贵,方显出此玉那天奇地灵之宝。
  
  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石头极墨谕传位弘历戡雍,大清国起死复生。
  高魁子贵:弘历登基,高魁乾隆!
  
  雍正13年8月23:石头墨谕传位弘历---石头---雍正实头文觉禅师将平儿扶正。
  雍正13年8月23:判冤决狱平儿行权!---判冤决狱弘儿行权!
  
  为什么弘历登基伊始,便颂德之声不绝于朝?
  弘历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戡雍善后:首恶严办;从者不问,官封原职。
  所以,弘历登基伊始,便‘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一章.《石头记》作者石头极=文觉禅师=雍正皇帝
  
  
   1. 石头极:将真史隐去而劫通灵宝御之硕
  
  《石头记》:
  此开天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史隐去而劫通灵宝御之硕撰此《石头极》一书也。故曰:真史隐云云。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封臣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鸿猷之女真玄烨,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
  何我堂堂汉子,诚不若彼女真玄烨哉?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2. 康熙帝玄烨停极德,石头极文觉荒唐保御
  
  题---石头极:
  
  石头:硕 。
  硕大无朋之石也:
  历梦幻隐真史劫通灵宝御。
  他乱禛的笔墨一笔遮天,两阉大观园!
  此乃开天第一回。
  
  雍正帝实头极,龙衣人假宝玉。
  玄烨停极德,文觉荒唐保御。
  悲号惭愧,由来一梦宝谕。
  
  
  
  3.石头驱满复明,想为民造福
  
   就石头本人而言,并不愿意对众玄烨之子、胤禛的娘、胤禛的儿下毒手,可那乌雅氏不认龙衣人是她的儿子,能容他活吗?弘时嚷嚷着龙衣人不是他爹,能让他胡说八道吗?那年妃把假宝御龙衣人没有小鸡鸡的天大的秘密泄露给了他的哥哥年羹尧,年氏兄妹还有活路可走吗?
  
   石头驱满复明,想为民造福。若那‘龙衣人不是胤禛’,‘禛是假’的口风传了出去,天下不乱才怪呢---令天下大乱,大违石头的本意。杀烨子、灭隆科多等,最直接最根本的理由也只有一个:灭口。
  
   为国泰民安计,对不住了,隆科多兄,你虽然空口传白谕助俺劫通灵宝御建有奇功,但是你多嘴多舌的,说什么真啊假的,是要坏大事的,俺只好送你去见阎王爷了---这是没有法子的事情,谁叫你管不好自己的舌头呢?
4.借通灵:宦儒联袂劫御---13年后石上还御---雍正‘离魂’
  
  因此,有了石头历梦幻隐真史劫通灵宝御、辖陛舞文的故事。
   十三年后,石头极看到康熙的汰君宝谕后心愧情悟---悬崖撒手还宝御---墨谕传位弘历戡雍---雍正‘离魂’。
  
   石头极---文觉禅师---真龙天子雍正帝,以他乱禛的笔墨,果敢的气魄,一笔遮天---神不知鬼不觉地两阉大观园!此乃开天第一回!
  
   雍正13年8月23日,撒手还御之后,石头极把他在葫芦庙中写旨、作文、为僧,并因此而更名为文觉禅师辖陛舞文的故事写成一书,曾题名为雍正秘史、优宦镜、风月鉴、红优梦、情僧录、实头记等等,最后定名为《石头记》。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一八章. 文觉禅师幽灵如是说
  
  27.起用胤祥
  
  我对康熙众多儿子们逐个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我选定康熙十三子胤祥做雍正朝的高级顾问。为什么用他?因为我发现他既有本领又有参与国家事务的经验。最要紧的是,近十多年他一直被康熙软禁着,郁郁不得志。
  我把这个想法对杨柏说了。
  杨柏冷笑道:你用康熙的儿子做高级顾问,这玩笑是不是开大了?那赵昌是可以和胤祥面对面相见的吗?这可是要捅大漏子的!
  呵呵,怎么能让赵昌和他见面?那赵昌谁的面也不能见。连老四的亲娘、妃子、孩子统统不能见。
  胤祥既然当了高级顾问,你又不让他们见面,难道他不起疑心?
  这个好说,就说老四悲伤过度,嗓子哭哑了,身上不舒服,谁也不见。再说了,封他做亲王,用他做高级顾问---令他一步登天,他会感恩戴德的。
  
  我将雍正的真相告诉了胤祥,胤祥是何等的聪明,他很快就想明白了,只有保住雍正才能保住大清,他同意了做雍正朝的高级顾问。
  
  以后的实践证明了俺当年起用胤祥是完全正确的。也多亏他的帮忙,俺才把那大清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俺令胤祥同时掌管九职。他善于理财,俺就让他总理国家财政(户部)。短短几年,减了不少省份的浮税,国库库存却翻了数倍,不但解决了康熙留下国库空乏的危机,并且筹措了调度西北用兵的庞大军费。很多人只知道康乾盛世,其实康熙晚年财务和国库都成了烂摊子 。俺刚接位时,国库只存银八百万两,到雍正六年却高达四千多万两。这都是胤祥的功劳啊。
  胤祥总理刑部解决了数千积案,同时花了很多精力治河,又协助俺整理最棘手的旗务。康熙晚年,经济、军事、浮税、刑狱等均已出现危机,哪一件都极为棘手,胤祥能同时治理那么多棘手的国家大事,不易啊。俺甚至连内务、家务,修建养心殿,以至选地建陵等,事无大小,都交胤祥负责。
  呵呵,说来惭愧,看看俺这个实头、石头极当的---多少棘手的军国大事,那还不都是胤祥的主意,不过用俺这支笔来旨命天下罢了。
  
  胤祥的功绩和品行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俺亲自把这八个字书写匾额赐给胤祥。
  何谓胤祥之‘忠、敬、诚、直、勤、慎、廉、明’?
  
  胤祥的忠:公而忘私,视国事如家事,处处妥帖,能代朕劳,不烦朕心。
  胤祥的敬:小心兢业,无纤毫怠忽。
  胤祥的诚:精白一心,无欺无伪。
  胤祥的直:直言无隐,表里如一。
  胤祥的勤:黾勉奉公,夙夜匪懈。
  胤祥的慎:一举未尝放逸,一语未尝宣漏。
  胤祥的廉:清洁之操,一尘不染。
  胤祥的明:见理透彻,莅事精详,利弊周知,贤愚立辨。
  
  最难得的是---凭胤祥之明察秋毫,难道没觉察出那龙衣人赵昌是个冒牌货?他却一语未尝宣漏其中的猫腻,其投鼠忌器之心、其爱国爱民之心,可以与日月争辉矣。
  可惜啊,雍正八年胤祥就病死了。他极度地郁闷和夜以继日的操劳怎能不病!还有,俺很怀疑杨柏暗中在胤祥的饮食里下了慢性毒药!---胤祥之死,八成是被杨柏毒死的!
  胤祥英年早逝,俺若遭到千钧之击。俺那些被赞许的德政,还不都是是胤祥的主意。俺若秘而不宣,良心何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5.石头极情悟还御有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一是宫廷之花---胤禛之妻、弘历的娘、娘娘钮祜禄氏效西施,笑脸阴功侍石头,令空空盗人文觉僧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海誓山盟。
  
   二是弘历的乖巧,他明知龙衣人不是自己的爹,偏不说破,反而千方百计地去讨好石头等候时机。文觉认了弘历做干儿,亲自调教他。
  
   三是无法收场:眼前无路想回头。
  
   四,见了康熙的汰君宝谕后羞愧得无地自容。
  
   五,到了雍正13年,赵昌已经认识了几千个字,读了几本书,本事长了,翅膀硬了,已经不把石头放在眼里,开始冲撞实头了。
  
   六,雍正末年,杨柏和文觉矛盾尖锐,杨柏暗中寻找乱禛的笔墨,想抛弃文觉。
  
   最后是听了效颦钮弘历娘的话:将平儿弘历扶正---实头悬崖撒手还宝御---墨谕传位弘历戡雍。
6.《石头记》作者石头极=文觉禅师=雍正皇帝
  
  雍正十三年8月23日:
  石头/文觉禅师墨谕传位弘历戡雍后,当真去庙里做了和尚。
  之后,便开始写‘庙词’---《石头记》。
  
   《石头记》情僧录,录的是《风月鉴》
   《风月鉴》---雍正史。说白了,《石头记》就是雍正自传。
  
  《石头记》:此开天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
  
  石头:隐真史借通灵宝御之硕。
  石头:假谕存封臣怀闺秀 [闺秀:娘娘--弘历娘钮祜禄氏。
  
  石头极---将真史隐去而劫通灵宝御之硕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石头极文觉佛乱禛的笔墨---果然是假谕蠢阉,果然是佛阉荒唐。
  
  石头---雍正实头极=文觉禅师。
  石头---女娲补天之石头---天之分子---天子。
  《石头记》作者石头极=文觉禅师=雍正皇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二章. 《汰君宝谕》今在何方
  
  
   1.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康熙的汰君宝谕和雍正的《石头记》今在何方?
  宝玉的下落:
  
  第120回: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游兮,鸿蒙太空;
  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青埂之峰。:
  【青石铺成的空中之路。[埂:田间之路~~天间之路---桥。
  
  【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谁与我游兮,污水与从。[污水:浑河水---永定河水。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我所居兮,永定河之卢沟桥中。
  
2. 西象记,庙词同熙谕!
  
  第23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第79回目: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西象记,庙词同熙谕!---
  【桥西石象为记之卢沟桥,珍藏着‘庙词’同‘熙谕’。
  【庙词---文觉禅师写的《石头记》。
  【熙谕---康熙帝写的《汰君宝谕》。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穴文龙,辉屈河东狮!
  
  【文龙---真龙天子康熙帝的《汰君宝谕》和雍正帝的《石头记》。
  【穴文龙---《汰君宝谕》和《石头记》被埋在卢沟桥下‘卢穴暗’中。
  
  【河东狮---影射---桥东石狮为记之卢沟桥。
  【辉屈河东狮!---《汰君宝谕》的光辉,辉屈‘河东狮’!
  3. 可怜金谕旨,终陷淖泥中!
  
  第5回:
  虎兕相逢大梦归。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虎兕相逢大梦归。:
  【浒,狮象逢,大梦归!
  
  【浒---‘在河之浒’。
  【狮象逢---以西象东狮为记的卢沟桥。
  【大梦:两大奇梦---新制红楼梦(汰君宝谕)和双皇红优梦(石头记)。
  【狮象逢,大梦归!---以西象东狮为记的卢沟桥,是两大奇梦的归藏之地。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谕带临中挂,金旨穴里埋!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可怜金谕旨,终陷淖泥中!
  
  【金谕旨---大清皇帝谕旨---康熙帝的《汰君宝谕》。
  【淖泥---污水---浑河水---无定河水。
  
  【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呈出佳笺,上有卢沟桥拱顶之苍穹!
  
4.卢沟桥: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卢沟桥下拱洞的内壁上为何有那么多的口形石穴?
  桥梁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红楼梦》第51回<广陵怀古>,为我们指点迷津: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卢沟桥西数第七孔及第八孔共有六个暗穴:芦雪庵---芦穴暗。
  康熙的汰君宝谕珍藏在卢沟桥西数第七孔东壁居中之芦穴暗中。
  ----此所谓‘谕带临中挂,金旨穴里埋’也。
  卢沟桥下其余的五个‘芦穴暗’中,珍藏着《石头记》原稿以及120回《红楼梦》底本等等。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三章.五岁上福临,逐鹿中原败闯王
  
  
   1.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朝之末,特务横行、朋党相争、宦官弄权、皇帝昏庸、自然灾害频繁,赤地千里人吃人。人民大众被逼到绝路,唯有起义造反尚存一线生机。
  崇祯元年(1628)冬,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陕北。
   崇祯16年(1643)闯王李自成夺取西安,建立大顺国。
   崇祯17年(1644)3月18日,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外城;4月25日晨,明朝最末的一个皇帝朱由检,吊死于煤山,大明王朝结束。
   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大顺官兵大肆抢掠奸淫,很不得民心。
  
   崇德8年(1643)8月26日,福临在沈阳登基。
   福临,五岁上,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上,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其余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多尔衮等措办。
   在这明朝灭亡、大顺政权迅速腐败的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口,敏捷果敢的多尔衮,抓住了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欲取李自成而代之,立即调动大批兵马日夜兼程向三海关聚集。
  天赐良机,恰逢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此时,任辽东总兵、镇守三海关、已经投降李自成的吴三桂,因为李自成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转而投降了多尔衮。
  吴三桂率领三海关守军并多尔衮的清军,入关和李自成的大顺军决战。大顺军的将士们为自己所掠夺的财宝所累,皆不愿拼命战斗,岂有不败之理?!
  可叹李自成的大顺朝,在北京城仅仅停留了一个多月,便从历史上消失了---发人深思啊!
2.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是也?非也?
  
  《红楼梦》第5回,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根并荷花---中华民族同根同源。
  【一茎香---一个皇帝高高在上,作威作福。
  【两地生孤木---桂---吴三桂。
  【香魂返故乡---中华民族魂兮归来。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统治的138年(1661-1799)中,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发展到了空前的水平,国力之强大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
  疆域之大,空前绝后,领土14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领土最多的国家。
  人口快速增长,到乾隆末年,已经达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国库充盈,存银一度达到了七千多万两,以至于乾隆帝为了银钱太多化不出去而发愁。
  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终岁不闻兵戈之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四章.甄英莲---中华民族真应联
  
  英莲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其重要而且关键的人物,她贯通整部《红楼梦》,从第1回甄士隐丢失英莲,一直写到第120回英莲产难遗子。
  第5回中,英莲独占《金陵十二钗副册》。
  这唯一的、伟大的、经历多种磨难的英莲究竟是谁呢?
  
  
  
  1. 甄士隐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
  
  第1回: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年方三岁。
  
  【甄士隐:禛士隐---影射被隐之胤禛。
  【嫡妻封氏:帝器封氏---大清国帝器---封建礼仪帝制。
  
  【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修花观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的人品:
  【这位神仙似的甄士隐,和清心寡欲、恬淡逍遥的胤禛是何等的相似啊!
  
  【甄士隐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胤禛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寓意:
  【英莲影射天下百姓、影射中华民族。
  
2.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道:舍我罢,舍我罢!
  
  第1回: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所梦之事便忘了大半。又见奶母正抱了英莲走来。
  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内,斗他顽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
  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及至到了他门前,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士隐听了,知是疯话,也不去睬他。
  那僧还说:舍我罢,舍我罢!
  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
  那僧乃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
  【康熙61年11月12日夜半,太监到胤禛府上传旨说:康熙病重,谕令速至。胤禛跟了过去,下马后,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胤禛大叫一声!---胤禛遭闷棒暗算。
  
  【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
  【中华儿女---江山如此多娇。
  
  【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
  【僧者,文觉僧;道者,盗国者杨柏;那僧则来头文觉,那道则柏祖蓬头。
  
  【看见士隐抱着英莲,那僧便大哭起来,又向士隐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舍我罢,舍我罢。:
  【石头极文觉僧说:还我江山!
  
  【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
  【普天之下的穷苦老百姓,有命无运,累及爹娘。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雍正朝,天下百姓空对有名无实的大清国。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好防佳节中秋后;便是阉消祸灭时---
  【雍正13年8月23日,石头极文觉禅师悬崖撒手---还御戡雍。
  3.英莲中华记:英莲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
  
  第4回:
   这且别说,老爷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
  雨村笑道:我如何得知。
  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
  雨村罕然道:原来就是他!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却如今才来卖呢?
   门子道:这一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养在一个僻静之处,到十一二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天天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其模样虽然出脱得齐整好些,然大概相貌,自是不改,熟人易认。况且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所以我却认得。
  
  【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
  【这胤禛算来还是石头极---贾雨村---文觉僧的大恩人呢!---
  【只因为石头极文觉禅师的字,酷似胤禛的字,所以杨柏请他入宫司谕旨命。
  
  【英莲他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从胎里带来的。:
  【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中华记---英莲象征中华民族。
  
  4.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第5回:
  宝玉又去开了副册厨门,拿起一本册来, 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明朝末年,连年大旱---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根并荷花一茎香:
  【中华民族虽然人口众多,同根同源,却只有一人贵为皇帝凌驾于众百姓之上。
  
  【平生遭际实堪伤。:
  【战乱、饥荒、礼教....明末,赤地千里易子而食农民起义....
  
  【两地生孤木---桂---影射吴三桂。
  【自从两地生孤木---自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致使香魂返故乡:
  【中华民族魂兮归来---清,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国泰民安远胜明末。
  
  5.英莲---华应联---华迎联
  
   福尔摩斯说:
   英莲,眉心中有米粒大小一点胭脂记---中华记。
   英莲通贯《红楼梦》一部大书,独占《金陵十二钗》副册。英莲命运坎坷。她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
   平生遭际实堪伤的英莲,被偷窃、被拐卖、被争夺的英莲,写的是我中华民族,写的是天下百姓。
   华生问:金陵十二钗副册为什么只有英莲一人?
  福尔摩斯笑道:因为她是唯一的。《红楼梦》第一回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华生说:是甄士隐丢失了英莲。
   福尔摩斯说:
  如果上述判断---英莲象征天下百姓---是正确的,那丢失英莲的甄士隐指的是谁呢?
  答案一目了然,《红楼梦》的时代背景既然是雍正朝,那丢失英莲的当然是胤禛了。
   华生说:那胤禛不就是雍正皇帝吗,他未曾失去过天下啊!
   福尔摩斯笑道:
   问题就在这儿,胤禛究竟有没有失去过天下?
  那位穿龙衣的究竟是不是胤禛?
  若是,他穿上了龙衣之后,为什么性情突然大变,前后判若迥然不同的两个人呢?
  他登基之后,他的亲娘吴雅氏为什么要触柱而死?吴雅氏之死究竟是自杀还是谋杀?
  他将自己的亲兄弟一网打尽,那个视兄弟若手足的胤禛哪里去了?
  他穿上龙衣之后,忽地不近女色了,那个风流倜傥的伟丈夫胤禛哪里去了?相反地他却对反清义士曾静高抬贵手网开一面。
  ---这位雍正爷难道是疯了?又或是他根本就不是胤禛?!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8 21: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五章.甄士隐---禛士隐---胤禛被隐
  
  
   1.甄士隐丢失了英莲,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第1回: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霄佳节矣。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得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就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
  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妥,再使几人去寻找,回来皆云连音响皆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看看的一月,士隐先就得了一病,当时封氏孺人也因思女构疾,日日请医疗治。
  
  【霍启丢了英莲:
  【大清祸起---丢了英莲---丢失了天下百姓---丢失了江山。
  
  【甄士隐丢失了英莲,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康熙的儿子们丢失了天下,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2.无非抢天夺帝,鼠窃狗偷,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第1回: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
  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急得士隐惟跌足长叹而已。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
  偏值近年水旱不收,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鼠窃狗偷,民不安生,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士隐只得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
  
  【葫芦庙中炸供,致使油锅火逸,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葫芦庙中炸供起火---清皇宫中公公扒麾祸起。
  
  【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
  【公公扒麾劫御得逞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
  
  【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
  【只可怜爱新觉罗家,早已成为一片瓦砾场了---大清国名存实亡!
  
  【鼠盗蜂起,无非抢田夺地:
  【公公扒麾---鼠盗蜂起,无非抢天夺帝!
  
  【因此官兵剿捕,难以安身:
  【因此官兵剿捕康熙的儿子们,烨子们难以安身。
  
3. 那僧便强从胤禛手中将通灵宝御夺了去
  
  第1回:
   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
  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
  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
  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
  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
  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
  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说着,取出递与士隐。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幅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
  【汰君放宦---果是罕闻。实未闻有宦累之说。
  
  【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
  【新制红楼梦---其情痴色鬼,掀御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之帝制、礼教不同矣。
  
  【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
  【那盗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毁了汰君新制,岂不是一场功德?
  
  【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
  【1,你且同我到康熙天子宫中,将蠢物通灵宝御交割清楚。
  【2,你且同我到康熙天子宫中,将蠢物袭人赵昌交割清楚。
  
  【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
  【雍正朝,用两个汉人冒充一个胤禛---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
  
  【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
  【因:康熙废储,欲汰君放宦。果:杨柏文觉联袂扒麾保御,毁了汰君新制。
  
  【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若问此蠢物赵昌,倒与胤禛有一面之缘---两人一样的脸面---赵昌貌似胤禛。
  
  【原来是通灵宝玉,那僧便强从士隐手中夺了去:
  【原来是通灵宝御,那僧便强从胤禛手中夺了去。
  
  【太虚幻境:
  【1, 太虚宦境---太监居住的地方---皇宫。
  【2, 太虚幻镜---雍正朝,打着大清的旗号,冒用胤禛的名字、脸面、字面,假谕存档入鉴---是一朝真正的历史,却是---太虚幻镜。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假作禛时禛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4.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第1回:
  甄士隐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人氏,虽是务农,家中都还殷实。今见女婿这等狼狈而来,心中便有些不乐。幸而士隐还有折变田地的银子未曾用完,拿出来托他随分就价薄置些须房地,为后日衣食之计。
  那封肃便半哄半赚,些须与他些薄田朽屋。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等事,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封肃每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们不善过活,只一味好吃懒作等语。
  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有积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士隐知投人不着,心中未免悔恨:
  【康熙的儿子们,知道江山易主,心中未免悔恨。
  
  【急忿怨痛,已有积伤;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雍正朝,爱新觉罗氏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
  
  5.甄士隐失踪了---禛士隐!
  
  第1回:
  士隐便说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当下烘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封氏闻得此信,哭个死去活来,只得与父亲商议,遣人各处访寻,那讨音信?
  无奈何,少不得依靠着他父母度日。幸而身边还有两个旧日的丫鬟伏侍,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发卖,帮着父亲用度。那封肃虽然日日抱怨,也无可奈何了。
  
  【士隐便说一声‘走罢’,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康熙61年11月12日夜半,胤禛跟太监去后,再也没有回家。
  6. 甄士隐:真示胤/胤示真=胤禛
  
   福尔摩斯说:
  ‘甄士隐’三个字---也是一个简单的密码:
  1,是用谐音、反照法写成的:甄士隐:真示胤/胤示真=胤禛。
   2,甄士隐---禛士隐---胤禛被隐去了,被打入了永不见天日的地牢里。
  华生笑道:所以说---‘假作真时真亦假’呢。
   福尔摩斯笑道:
  假作禛时禛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丢失了英莲之后,一连串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啼哭、寻死、大火将家烧成一片瓦砾....
   华生嘻嘻笑道:既然英莲影射天下百姓,难道那天下的百姓能够丢失了?
   福尔摩斯笑道:
  其实啊,那英莲、那天下的百姓并没有丢失,丢失的仅是通灵宝御而已。
  故曰:鼠盗蜂起,无非是抢天夺帝!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爱宝坻社区

GMT+8, 2025-2-6 12: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